歐洲大陸國土狹小,而國家數量眾多。從柏林坐飛機去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只需90分鐘。從飛機窗口俯瞰比利時大地像一塊綠色的地毯,密集的公路和哥特式的建築像是編織在地毯上的圖案。不得不承認,比利時是一個美麗的國家。
比利時國土面積3萬平方公里,北部是低地平原,土壤肥沃,是重要的農業產區,盛產小麥、土豆;中部是丘陵地區,是重要的工業區和糧食產區;東南部是阿登高原區,土地較貧,人口稀少,但森林資源豐富。
從氣候上看,比利時屬於温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平均温度在10度左右,夏季最高温度也不過三十度。全年多陰雨天,一年之中有200多天是陰雨天氣。
比利時現有人口1150萬,人口密度在歐洲和世界都名列前茅,平均每平方公里有400人,比日本還高。最近十多年來,比利時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儘管政府對多孩子的父母進行補貼,但大多數人還是不願意養孩子。因此,比利時也是歐洲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國家。另一方面,比利時的外籍人口日益增多,在布魯塞爾和安特衞普這兩大城市,可以碰到各種膚色的人,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個外國人。
西歐無窮國,比利時既是歐洲富國,也是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大工業主要集中在布魯塞爾、沙勒羅瓦、安特衞普等城市。在70年代之前,冶金、煤炭與紡織業是比利時工業的三大王牌,如今有色金屬、機械製造、原子彈、電子、化工、鑽石加工扥工業迅速發展,已成為其經濟支柱產業。
比利時冶金業發端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按人口平均鋼廠量曾排行全球第二。上世紀70年代初期,比利時鋼鐵總產量3000萬噸,超過當時的中國。後來由於經濟危機的打擊,產量逐年下降,目前只要六七百萬噸,總產量在全球能排入前25名之內。
在過去,因為煤炭資源開採較多,比利時的煤炭資源已消耗個七七八八,礦井越來越深,開採越來越困難,多數已經停產。比利時政府積極尋找替代能源,如大力發電核電。目前,比利時有7座核電站,發電量佔全國發電量的六成以上。
機械製造工業是比利時的重要部門,電機、鐵路、機車組機、軍火等技術水平曾居世界先進地位。二戰後,航空、電子、核能、3D打印等新工業相發展起來。特別是在航空航天領域,像我們耳熟能詳的空客、波音、陣風、獵鷹7X、阿麗亞娜4號和5號火箭發射裝置,以及SPOT5地球觀測衞星等,都使用了比利時的技術。
此外,在化工、可再生能源領域,比利時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它擁有全球第二大化工和塑料產業集羣,世界上每3個大型風力發電廠就有一家採用了比利時企業的技術。
比利時耕地面積約135萬公頃,牧場佔到一半。糧食作物面積40萬公頃、經濟作物12萬公頃,甜菜、土豆、蔬果加起來17萬公頃。農業從業人員只佔總人口的2%,其中肉類、馬鈴薯、雞蛋、牛奶不但能滿足自身需求,還有餘量對外出口。由於機械化水平高,加上科學種田,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比利時農田單位面積產量並不低。
以土豆為例,依靠研發與科技進步,比利時曾創造出土豆每公頃產量51噸的世界紀錄。每年的土豆加工量超過300萬噸,其中9成用來對外出口,薯條、薯片、土豆泥等相關產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數據顯示,2019年比利時GDP總量達5300億美元,全球排行前30名,人均GDP超過4.6萬美元,人均收入比日本、法國、英國還高。5300億美元的GDP規模放在中國,與2019年安徽省經濟體量相差無幾。如果把比利時視作一個省級行政區域,其經濟總量在中國能入第12名,排在它前面的是上海、湖南、福建、浙江等經濟強省!
對於這樣一個國小人少的經濟強國,其成功之道,有太多值得借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