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怪人不知禮,知禮不怪人”。我國曆來被稱為“禮儀之邦”,文明禮貌已成為一種固定的行為準則。禮貌的行為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助於社會和諧與穩定。但是,有一些常見的“禮貌”是沒有好處的,正在逐步改變我們的孩子。你中招了沒?
一、過分謙虛
謙卑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許多人都認為驕傲和自滿會使人們得意忘形,帶來禍患,而謙卑可讓人們受益。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許多父母常常只談論缺點,甚至不提優點,以防止孩子產生驕傲心理。
當朋友問起時,為了表現謙遜,父母常常説“哪裏哪裏”等詞來掩蓋孩子的優秀。時間一長,孩子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認為他是“平庸的”,這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
二、謙讓弟弟妹妹
隨着生育計劃的放鬆,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孩子。一些父母對剛生寶寶的到來充滿喜悦,卻忽略了對大寶的關愛。當大寶和小寶寶發生衝突時,父母通常會要求大讓小。
對於敏感的孩子而言,這種行為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受到這種思想傷害的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讓着別人,逐漸失去“爭先爭優”的意識。
三、主動問好
有禮貌的孩子在見到大人時會主動打聲招呼,並儘可能多地幫助周圍的人和事。但是對於陌生人來説,孩子們會害羞膽怯,不敢主動打招呼。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和其他人打招呼。這時,父母的強制要求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陰影,從而增加心理負擔。因此,父母需要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主動介紹雙方,彆強迫他們有禮貌。
四、展示本領
對於父母來説,孩子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都值得記錄和炫耀。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父母會強制要求孩子在某些聚會中表演樂器演奏、舞蹈動作等的原因。
一方面,這可以鍛鍊孩子抵抗壓力的能力。另一方面,父母和孩子可以得到親戚和朋友的稱讚。但要注意,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歡被人操縱。父母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並在孩子的同意下做出決定,否則會損害親子關係。
五、同輩攀比
在生活中,父母總喜歡把同齡的孩子拿來比較,以督促孩子學習。但是,這種方法在加重了好勝心的同時,也會導致孩子自卑。父母需要注意孩子的獨特性,適當地鼓勵他們,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並努力幫助他們糾正缺點,而不是盲目地跟別人比較。
總之,禮貌是和諧社會的潤滑劑,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在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禮貌教育必須及時和適當,為孩子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嗨,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是你們的小可愛。
好了,喜歡的關注我不迷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