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連悍馬、奔馳大G都上純電版,純燃油車成絕唱只是時間問題?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綜合

最近,在大眾對外高調宣佈停止新一代燃油發動機研發後,媒體又挖出了戴姆勒註冊EQG 580和EQG 560的商標,連奔馳大G也要上純電版啦?那麼茶哥夢想的大排量燃油越野車,是不是連影子都沒摸到,就已變成了二手車市場的“硬通貨”?

其實早在3月底,有媒體扒到梅奔給EQ純電全車系宣傳照中,意外暴露了一款從未公佈的神秘車型。當時就有人猜測,但這台尚未宣佈、之前從未透露的神秘車型,就是純電動大G。不過根據排位在EQS、EQE轎車中間和造型大小來看,這車型應該是EQE SUV更加合理。

不過此番官方註冊商標,卻是板上釘釘的事,這讓本來多心的市場更吵成一團了,相信也會讓不少情懷車迷感到迷惑,買得起大G的都是高端玩家了,他們對駕乘感受的追求應該遠比一個牌照敏感,再者純粹越野SUV要有非承載式車身、三把鎖、大排量好脱困,現有技術下,攜帶大電池包的大G可應對越野路況,但沉重的電池組也讓車身笨頓,再者,荒山野嶺地,哪裏充電啊?

誠然,10個買大G的消費者,可能9個不會開去越野。但別忘了去年2.0T的G350上市,車迷朋友們失落的反應:大G你可以賣很貴,可以加價排隊,但得堅持V8大排量。

早在2019年,戴姆勒首席執行官Ola Kllenius已表態,有計劃生產電動大G:“未來會有零排放的奔馳G級EV版本”。他也透露,集團內部甚至考慮過今後不再量產G級,是因為戴姆勒的電動化過程,給了這個系列車型未來繼續存在的新希望。而去年10月,梅奔官方戰略也再次確認了這一消息。

但茶哥認為即便大G再供不應求,與戴姆勒集團銷量相比,所佔的比例確實很少。隨着梅奔加速電動化,大G、甚至是AMG這些高性能家族,“過電”只是遲早的事。特別是去年以來歐盟碳排放法規更加嚴格,戴姆勒最後關頭增加了BEV和PHEV車型銷售而剛好達標,而大眾和路虎則因為未能完成,各自面臨1-1.5億歐元的鉅額罰款。

所以就此看來,大G的電氣化就來得順理成章,即便幾年後推出EV車型,它也不是第一輛不用化石燃料的大型硬派SUV,路虎品牌接下來五年內也會推6款純電動車型,衞士也很可能推出EV車型。而悍馬EV已經全球首發,預計2023年開賣。

從已公佈的資料能看出,這輛HUMMER EV SUV延續燃油版硬派SUV的風格,車頭採用經典的七孔格柵,車身還是高腰線窄側窗設計,而越野的增強套件,比如車頭底部的銀色防擦護板,車位外掛的越野備胎,並不因為是EV車型就減少。

而動力方面,我們目前只知道悍馬EV配備了1前軸,2後軸共三個電機配置。系統可以產生830Ps,0-100km/h加速能在3.5s內完成,採用通用 Ultium電池組,最大續航里程可達563公里。

可以説純電越野SUV的恐怖馬力和扭矩,來自多個電機的協同,而能跑多遠則關鍵看搭載多大容量的電池包。上述茶哥提到,悍馬EV採用的是 Ultium電池組,最高可放置200kWH的電池容量,不過又會涉及到搭載大電池包影響自身越野性能的問題,當中的平衡可考驗工程師對車輛和市場的把握了。

之前每當茶哥稿件中提及車企“電氣化”轉型,網友多少會潑冷水,認為電動車“沒靈魂”,説市場上沒有燃油車了才會考慮新能源汽車。這種説法有一定道理,茶哥尤其對大排量自吸性能車念念不忘,每逢有機會試駕V8大排量新車,最留戀的必是發動機低沉的轟鳴,和一踩油門無延時的提速。

當然這些在新能源車身上不難找,可以説5秒內破百的BEV/PHEV比比皆是,V12發動機聲浪也可以模擬,將在上海車展前全球首發的奔馳EQS純電跑車,最近也把“3D聲音場景”作為獨特的賣點,其中就有 “Roaring Pulse”(咆哮脈衝)這個模擬高性能車的音效。

所以我們即便多不願意,都必須承認汽車電動化的時代來了,而且進程比我們想象的快。可以説在2020年之前,推動電動化最不遺餘力的是新造車勢力,誠然從今年開始,傳統燃油車品牌ALL IN“電動化”程度,讓茶哥吃驚:先是奧迪宣佈停止研發下一代燃油發動機,後有大眾集團(沒錯,是整個集團)停止新一代燃油發動機的研發工作,轉而繼續開發現有燃油發動機的潛力,並將動力系統向電氣化轉型。

那麼,純燃油車型的“絕唱日”又會在什麼時候呢?無論國內還是世界潮流,都指向2025-2035年在售汽車全“帶電”。

去年10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將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汽車產業基本實現電動化轉型。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路線圖的權威指導性非常高,最近不少自主品牌投入PHEV車型,就提到文件提出到,“PHEV”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出行的主導力量。而在歐洲,非常嚴苛的“歐7”排放標準也最快在2025年生效,可能是壓死燃油車的“最後一根稻草”。

茶哥之言:

最近還有一個比較觸動茶哥的消息,“一汽-大眾擬斥資4億元,向特斯拉購買雙積分,每分3000元”,作為燃油車銷售大户,大眾的雙積分不夠很正常,向銷售純電車大户特斯拉購買分也情理之中,但2019年底還是800元一分,今年就上漲到3000元,傳統車企在電氣化轉折上,付出的努力要遠比我們想象的大。

當然,作為普通消費者,“碳達峯”“碳中和”這些概念我們大可不必瞭解,但新能源汽車的浪潮,已成世界大趨勢,無論你多麼不願意,總歸也是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