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案例|“海之韻”與“葬之禮”的融通

局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案例|“海之韻”與“葬之禮”的融通

編者按

社會組織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和依託。為培育和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有效參與社會治理,上海市民政局在加強社會組織規範管理的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和推動局管社會組織創新和探索參與社會治理的領域、手段和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日前,由上海市民政局社會建設處發起“市民政局局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創新項目”(簡稱為創新項目)徵集活動,共收到39家社會組織57個項目的有效申報,最終確定慈善、救助、殯葬、殘疾人、兒童、養老、社工、社區等領域共11家機構送呈的11個項目入選,各項目業已於2020年底悉數結項。我們梳理彙編了各項目案例的詳細內容,將項目過程、成果及箇中故事一一呈現給大家,供業界學習交流所用,案例內容均由入選項目機構提供。

項目名稱

“海之韻”與“葬之禮”的融通——

上海海葬禮儀創新項目

主辦單位:上海殯葬文化研究所

項目關鍵詞

上海是我國近現代殯葬業的發源地,也是我國舉行海葬最早、海葬遺體數量最多、海葬設備設施最健全的城市之一。然而,上海海葬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海葬儀式流程較複雜、海葬用品文化含量不高、海葬紀念手段簡單等。本項目旨在通過優化海葬儀式,提升海葬服務的文化內涵,凸顯海葬活動的儀式感和尊崇感。

項目概況

1991年3月至今,上海海葬工作推進30年間,共有4.7萬餘名市民選擇海葬。從1991年的287名逝者,到2019年的5210名逝者;撒海活動船次從最初的一年2次,到2019年的一年92次,選擇海葬的市民逐年增加。近年來,上海墓葬用地日趨緊張,逼近生態和環境承載力極限,不佔土地、不保留骨灰的海葬亟需提升服務水平,為人們提供墓葬的替代選擇。

本項目旨在通過優化海葬儀式,提升海葬服務的文化內涵,凸顯海葬活動的儀式感和尊崇感;通過優化撒海方式,杜絕骨灰撒海過程中的揚灰問題;通過文創思維推動海葬用品設計,優化海葬用品,強化海葬活動的人文關懷。在此基礎上,推動“不保留骨灰、保留人生文化”的海葬改革得以持續化、常態化推進,以落實“綠色殯葬、人文殯葬”建設理念。

本項目完成了1套海葬儀式和1套海葬整體流程的創新,組建了1支海葬“生命關懷社工”和志願者團隊,出台了2本《服務手冊》(家屬版和工作人員版)和1本《海葬服務指南》,設計了2款“記·如在”手帳,製作了2款可降解容器,申請了“記如在”等3大類、15個門類商標,完成了“記如在”等11個域名的註冊。此次創新項目的成果每年將服務長三角地區海葬逝者5千餘人,惠及海葬逝者家屬2萬餘人次。隨着海葬影響力逐年累進,市民海葬意識的不斷增強,預計未來項目成效還將進一步放大,輻射帶動長三角海葬事業高質量發展。

局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案例|“海之韻”與“葬之禮”的融通

項目過程

籌備階段:

摸清海葬服務需求。項目組在上海飛思海葬服務部開展了3次調研,飛思海葬服務部提出通過海葬儀式的創新,帶動海葬常態化發展。與30餘位海葬者家屬訪談,家屬們提出了優化的建議。

梳理基本情況。項目組廣泛蒐集古今中外的海葬相關文獻資料,開展集中閲讀並進行全面梳理,總結歸納出海葬活動的一般規律。此外,安排人員全程跟隨海葬活動,在活動現場進行實地考察。

2020年6月至12月:

主要開展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創新海葬儀式,二是設計生產海葬裝置,三是組建海葬“生命關懷”社工和志願者團隊,四是開發海葬系列文創產品。

項目組組織召開海葬儀式創新研討會3場,參會專家32人次;組織召開海葬機械裝置與可降解海葬容器開發設計研討會1場,參會專家9人次;召開組建海葬“生命關懷”社工和志願者團隊系列會議4場,參會39人次;組織召開海葬文創產品設計專家研討會4場,參會專家40人次。

目前,該項目設計的海葬儀式已經進入模擬使用階段,海葬車船票、宣傳插畫、海葬告知書等文創產品也已應用於海葬服務中。

局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案例|“海之韻”與“葬之禮”的融通

案例故事

憶海如生

外婆生前的心願就是能夠海葬,迴歸大海。她逝世以後,我們遵從她的遺願,為她辦理了海葬。可是,我們也有一些疑慮,一是海葬能夠為外婆舉辦像樣的儀式嗎?二是外婆海葬以後,我們又該怎樣紀念她呢?

上海新型的海葬服務徹底打消了我們的疑慮,我們體會最深的是海葬流程的精細化、海葬服務的人性化和海葬產品的精緻化。在辦理海葬業務的流程中,配套有專業的海葬服務手冊,並且還有一本輕薄的海葬服務指南,通過問答的形式,讓我們迅速瞭解到海葬服務的流程,因此整個過程進行得非常順暢。儀式過程中,當專業樂隊演奏起輕柔的音樂,海葬儀式人員依次為外婆上香、獻花、誦讀祭文。當外婆的遺骨與美麗的花瓣一起,緩緩沉入海里的時候,海葬工作人員也和我們一起向外婆鞠躬,讓我們感到外婆的生命得到了真正的尊重。海葬結束後,工作人員遞給我一本“記·如在”手帳,這本手帳是海葬文創系列產品中的一項,海葬活動配套了相關的文創產品。我把外婆的照片和一些遺物都放入到了手帳中,每當思念外婆的時候,我都可以把想對她説的話寫在上面。

(分享人:上海市第481次海葬 錢女士)

引入多元化社會力量為海葬活動保駕護航

上海海葬組建起了1支專業的“生命關懷社工”和志願者團隊。運用專業能力,為我們海葬工作人員以及海葬家屬,編撰了《服務手冊》(家屬版和工作人員版)和1本《海葬服務指南》。服務手冊更加明確了海葬工作的職責要求,對標服務手冊,我也深知自己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增強。

我還參與了應急救護員培訓,獲取紅十字救護員證。單位還購買了自動體外除顫儀安裝在海葬活動用船上。這些措施確保我們提供更安全的海葬服務。

(分享人:上海飛思海葬服務部 李斌)

項目經驗

本項目的經驗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以系統性思維做創新。海葬葬式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本項目堅持以系統思維推進海葬葬式創新。項目全面梳理了目前上海海葬活動的各個流程和海葬活動過程中的人員配置、海葬裝置、補貼設置、空間佈置,並對各個方面進行了統籌,保證各項創新的協同性和可落地性。

根據新的海葬服務流程和內容,項目組編制了《海葬服務指南》《海葬服務手冊》(家屬版)《海葬服務手冊》(工作人員版),確保新的海葬活動服務清晰、責任清晰、任務清晰。

根據海葬的工作安排,重塑了海葬服務的七個流程,對每個環節的主要任務進行了分解,推出八個海葬禮儀環節,針對不同環節設計了儀式人員的串詞和動作。例如針對海葬活動中的揚灰問題,重新設計了海葬服務裝置與可降解海葬容器,推動海葬方式和海葬器具一體變革。

第二,以社會化思維做服務。針對目前海葬服務力量短缺,哀傷撫慰、緊急救助等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本項目堅持以社會化的思維思考海葬服務,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來共同推動海葬服務品質的提升。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與上海市社工協會合作,成立專委會,推出“生命關懷社工”和志願者服務團隊,為海葬市民提供專業的心理撫慰、哀傷輔導、矛盾調處、困難救助等增值服務,目前已有兩支隊伍舉行過啓動儀式,正在進一步細化合作運營的具體模式;引入紅十字會組織,提升海葬服務的緊急救護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項目還探索引入慈善基金會,擴大海葬補貼的覆蓋面;探索引入公證組織,保證海葬活動的公開透明。

第三,以文創的思維做產品。針對目前的海葬產品層次不高、缺乏文化內涵的痛點,本項目堅持以文創的思維做產品,提升海葬服務品質。

項目設計了兩款“記·如在”手帳,這也是國內第一本殯葬主題手帳。手帳內含家風家訓、家族譜系、人生對話等12個欄目,具有遺物整理、照片保存、祭祀提醒等功能。通過這樣一本手帳,逝者的人生文化得以保存,家屬的無限追思得以寄託,推動了海葬紀念從精神層面向物質層面轉化,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逝者海葬後家屬無從紀念的困局。

此外,項目組還以海葬為主題設計了2幅海葬宣傳插畫,並將其運用於可降解海葬容器的設計過程中,使最終設計的海葬容器能夠兼具實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文化功能。

機構簡介

上海殯葬文化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是國內殯葬行業第一家專門研究殯葬文化的專業機構。20年來,文化所密切關注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殯葬服務、殯葬消費、殯葬文化等需求,研究殯葬行業中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積極為殯葬改革出謀劃策。文化所構建“小實體、大網絡”機制,運用殯、學、研結合的模式,擁有一支業內外研究殯葬問題的專業隊伍,涉及殯葬、藝術、繪畫、文學、哲學、生死學、社會學、人類學等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團隊先後完成民政部、上海市科委等60多項課題。此外,還籌建上海殯葬博物館,編輯出版專業殯葬文化雜誌、殯葬學科叢書和殯葬年鑑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40 字。

轉載請註明: 局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案例|“海之韻”與“葬之禮”的融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