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哀悼予逝者尊重,用理性助生者前行

3月27日下午,“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遇難者集體哀悼活動在事發地搜救現場舉行,現場工作人員全體面向遇難飛機方向肅穆而立,默哀三分鐘,以此寄託對遇難者的哀思。

以哀悼予逝者尊重,用理性助生者前行

目前,指揮部仍在全力組織開展飛機殘骸、遺骸遺物和各類物證資料的搜尋工作,繼續做好各項善後處置工作,並同步開展事故調查。

空難發生七天來,位於事故現場的工作人員克服惡劣天氣與複雜地形,一寸一寸刨泥土搜索,一捆一捆扛竹排鋪路,最大限度保護了現場,目前已成功找到第二個“黑匣子”,為後續事故調查奠定了基礎。網上網下,許多人也通過各種方式為同胞祈禱,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幾天來,坊間和網絡上還出現了大量與空難相關的説法與猜測,乃至流言謠言,諸如“民航最後一課教的是坦然赴死”等許多言論,都是網友憑藉着自己的一知半解、道聽途説所想象出的情節。有些推測十分煽情,收穫了大量感動,但無助於事故調查,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蹭熱度”。 儘管對如此慘痛的事故,所有人都迫切想要得到一個答案,但必須看到,缺乏信息數據的任何揣測都對獲取真相無益。事實上,絕大多數災難都包含了太多人們無法想象的特殊情況與難以預料的“蝴蝶效應”。 因此,相關調查也是一項專業性極高的工作,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比如,2009年法航477號航班墜入大西洋,正式調查報告的出爐距離空難發生已經過去3年;2014年發生的馬航MH370失聯事件,最終的調查報告4年多之後才發佈;即便是零傷亡的“5.14”川航緊急迫降事件,其調查也足足進行了兩年。

本次東航空難,同樣需要公眾對調查抱以應有耐心,絕不能只想着儘快得出一個簡單結果。

事故調查的最終目的,是最大可能吸取教訓,給出安全建議和應對措施。由於飛機事故的特殊性、複雜度,空難調查往往是多國機構共同參與,也誕生了英國航空失事調查局(AAIB)、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委員會(NTSB)等專業調查機構。這些機構在工作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調查的專業性,建立了嚴格的信息對外披露機制,即提供專業技術知識,但不公開發表任何評論,被稱為“不許説話”原則。 比如,馬航MH370航班失蹤後,面對各路媒體的追問,參與調查的NTSB、AAIB都表示評論權屬於馬來西亞當局,自己無權置評。世界頂尖的專業機構都謹慎至此,大眾更應當秉持理性、科學的精神,不高談闊論自己的一知半解,不隨意轉發真偽不明的各路消息,不要令網絡空間成為“口水”戰場。 等待一份完整、科學的事故調查報告,是對航空安全工作最好的反思;不隨意渲染情緒和臆想揣測,是對逝者最大的尊重。我們相信,官方必然會將每一個環節都分析清楚,把空難的事故調查辦成鐵案,護佑每一個乘客的安全。

來源:北京日報 評論員 鮑南

流程編輯:TF01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28 字。

轉載請註明: 以哀悼予逝者尊重,用理性助生者前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