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璐)生態環境部10月27日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報告稱,中國積極主動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強化人體健康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開展健康影響監測響應,全國 31個省份87個城市設立167個空氣污染(霧霾)對人羣健康影響監測點。
中國積極主動開展適應氣候變化各項工作,編制實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加強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強化自然生態和經濟社會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提升關鍵脆弱區域氣候韌性,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我國強化監測預測預警和影響風險評估,提升氣候風險管理能力。積極推進温室氣體觀測網國家級站點遴選和佈局設計工作。加快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加快推進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等業務應用系統建設,災害監測預警、會商研判、應急指揮調度等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構建了區域性乾旱、暴雨、高温、沙塵、颱風、雪災、低温凍害等多種氣象災害長時間序列災情數據庫,推進風險普查數據庫建設,完成全國氣象災害危險性區劃和風險區劃。
推進28個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在總結30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經驗的基礎上,自2021年起,繼續在45個城市開展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促進低碳韌性城市建設,深入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全國已建成綠道8萬餘公里,城市公園22萬個,增強了城市生態承載力和宜居性。
強化人體健康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開展健康影響監測響應,持續開展空氣污染(霧霾)天氣對人羣健康影響監測與風險評估,全國31個省份87個城市設立167個空氣污染(霧霾)對人羣健康影響監測點,組織開展極端天氣事件對人羣健康影響、氣候變化對寄生蟲病傳播影響等研究,開展區域人羣氣象敏感性疾病專項調查,開展氣候變化健康風險評估策略和技術研究。
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為引領,將適應氣候變化戰略融入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格局,做好青藏高原等重點地區的適應氣候變化工作,形成區域協同適應格局。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