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中國品牌的固有印象中,自主品牌“偏科”嚴重,SUV車型尚可,但轎車領域卻不盡人意,如今已經有不少中國品牌的中級車在市場中“歷練”,但是大多數產品都乏善可陳,表現平平,一直沒有一台真正意義上能和合資轎車抗衡的產品,那麼這次北京車展上亮相的全新第三代奔騰B70卻是一把利刃,綜合產品實力它都是一款超越合資車的產品。
新車基於FMA架構打造,作為中國品牌在北京車展最新亮相的轎車車型,在外觀、內飾、空間、配置和動力等方面,都有着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那麼下面我們就詳細的對這台車做一個解讀,同時我們來看看它是不是具備與熱門合資品牌的產品有一較高下的能力。
我們挑選在同級別中銷量最好的兩個代表來做比較,東風日產軒逸和上汽大眾朗逸。首先我們從外觀上作比較,先説奔騰B70,在外觀上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外觀設計是這三台車中最有亮點的,設計基於光影哲學之性感曲面,讓整車看起來非常流暢,採用了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在具有科技感的同時,也進一步的降低了風阻。相呼應的大燈和尾燈有着更高的辨識度。
而上汽大眾朗逸的外觀設計偏向於家族化設計,這種設計風格其實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對於最求年輕時尚、個性的年輕人來説,顯然它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也許就是憑藉着“傳統”,上汽大眾朗逸才會在同樣傳統的中國賣的如此之好的原因吧。
而東風日產軒逸有着“小天籟”的稱號,設計上相比朗逸有更多的看點,這體現在車身細節上的設計、顏色與線條的搭配,我個人認為軒逸是目前東風日產品牌中設計最為協調的一個。在整個汽車歷史上經典的車型,有非常多都出自“標軸”或“短軸”車型,現款天籟因為要保持在同級別車市場中的地位,軸距自然不能短,加上這一代日產車型的設計趨於扁平、寬大,視覺上天籟的車身略顯修長,而軒逸的車身比例就恰到好處。
外觀總結:
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外觀設計明顯比兩位對手跟家年輕化,設計感也更強,更符合當下年輕羣體的購車需求,能為用户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回頭率也更高。
再説內飾,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內飾設計運用了時下最流行的設計元素,包括雙聯懸式大尺寸液晶屏,而且懸浮式面板兩側大幅度向車門處延伸,尤其是右側車門亮面黑色面板上還印有星點狀特殊紋理。換擋桿也是時下流行的電子檔杆,為中央通道節省空間的同時,留出一塊大小非常可觀的儲物空間,而且整個中央痛的非常整潔。另外,還有一個頗具賽車風格的平底雙幅方向盤,整套內飾充滿着科技感。
而東風日產軒逸和上汽大眾朗逸的內飾設計同樣偏向自己的家族化設計,大眾自然不用説,外觀和內飾的高度統一是一項傳統,雖然少了一份驚喜,但大眾給人的感覺永遠是非常中性,沒有距離感。
東風日產軒逸的內飾設計最為整潔,內飾中大量原型和方形結構的搭配,讓整套內飾看起來更加運動,加上三幅式平底方向盤和內飾顏色的搭配,雖然少一點科技的味道在裏面,但乾淨利落的內飾設計總能讓駕駛者保持一個好心情。
在空間對比上,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車身尺寸為4810×1840×1455mm,軸距達到了2800mm,無論從車身尺寸還是軸距上都遠遠領先與兩位對手,同時軸距也直接代表着車內空間的優勢,所以空間部分全新第三代奔騰B70沒得説!完勝!
內飾及空間總結:
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無論從內飾設計、科技配置和車聯網方面都全面超越了對手,在駕駛過程中,駕乘人員可以通過語音控制來操作各項功能,簡化了操作,從而得到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體驗。長軸距帶來的空間優勢可以讓用户有更舒適的駕乘體驗。
動力部分其實我報完數據大家就知道是誰穩贏了,但是在報數據之前,其實我還想聊聊駕駛感受層面的東西,雖然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現在還沒有進行動態試駕,從搭載的科技配置上來看,合資產品在這個價位絕大多數都沒有可比性,全車有多達14項ADAS功能,可以實現L2級別自動駕駛、全自動泊車等,另外新車還可以通過APP遠程解鎖、空調控制、燈光控制和車窗控制等等,1.5T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169馬力,最大扭矩258牛·米,而上汽大眾朗逸1.4T車型(動力最強)最大功率150馬力,最大扭矩250牛·米,東風日產軒逸的1.6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35馬力,最大扭矩159牛·米,所以這個環節很明顯,奔騰B70有絕對優勢。
動力系統總結:從數據上看,全新第三代奔騰B70在數據上最突出,可以為用户帶來更強勁的動力,動力儲備在高速超車、紅綠燈起步時,可以讓駕駛者更加從容。
全 文 總 結相對於兩位對手,全新第三代奔騰B70採用了品牌下最新FMA架構,對於車輛綜合性能的提升作用顯著,同時更多全新設計元素的融入也讓兩款車型顯得更加年輕化與運動化,在剛剛落幕的北京車展上,同樣是引來了不少人的注意。其實我們在追一台車的消息,從它有諜照,到官方公佈新車計劃,再到發佈官圖、實車亮相,一步步很像在追一部劇,現在全新第三代奔騰B70只差一個“大結局”,就是它最終的售價。今天的“對比”其實並不是真的要比出個高低優劣來,只是把中國品牌的一個新車,和已經在市場中交了優秀答卷的合資車比較一下。這一比就知道,其實目前的“國產車”有很多方面,比如科技配置、車聯網、智能交互系統是超越了合資很多的,另外合資品牌多年的造車也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大家在選車的時候,也要更加理性,切忌“一邊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