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她們,被不合格減肥藥坑慘了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綜合

  ● 含有西布曲明等違禁成分的減肥食品仍在一些渠道銷售,同時還有很多打着減肥旗號的“三無”產品潛伏在社交平台中

  ● 衞生、市場監管等多個政府部門應建立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對違法違規減肥食品的監督查處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消費者要增強健康知識和法律意識,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虛假宣傳,也不要一味追求減肥產品的功效,對於過分宣傳減肥功效的產品,一定要慎重購買

  □ 本報見習記者 孫天驕

  □ 本報記者 陳 磊

  近日,上海鐵路運輸法院對被告人郭美美等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依法進行公開宣判,最終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被告人郭美美有期徒刑兩年6個月,並處罰金20萬元。根據法院判決,被告人郭美美等在明知他人銷售的減肥糖可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情況下,仍對外銷售。

  我國早在2010年就已經宣佈國內停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西布曲明製劑及原料藥。然而,《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含有西布曲明等違禁成分的減肥食品仍在一些渠道銷售,同時還有很多打着減肥旗號的“三無”產品潛伏在社交平台中。購買和使用了這些產品的消費者不僅沒有減肥成功,等待她們的反而是一場人生災難。

  受訪專家認為,政府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對違法違規減肥食品的監督查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電商平台要對入駐商家加強資質審核,加大日常管理和檢查力度,不給不法商家留有任何違法獲利的空間。

  減肥食品暗含違禁成分

  消費者身心健康皆受創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孫芸永遠不會忘記一款名叫“私人定製植物肽”的減肥藥,因為這款減肥藥幾乎毀了她。

  2019年,23歲的孫芸大學畢業時,有一副標準身材,身高1.63米、體重116斤,但她並不滿意。“當時網上有各種身材挑戰,馬甲線、人魚線、反手摸肚臍,讓我覺得自己的身材屬於‘微胖’,就想着快速瘦下來。”孫芸説。

  有一天,孫芸偶然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張寫着“吃一片包瘦3至5斤”的減肥藥宣傳圖片。這讓孫芸心動並與該電商聯繫。對方回覆稱:“絕不反彈,不用運動,不傷害身體,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保證一定會變瘦。”

  孫芸立刻下單,一盒30粒藥丸,價格1280元。對方還推薦了瘦身霜、減肥酵素、減肥果凍等其他配套產品,美其名曰“搭配服用效果更佳”。經其推薦,孫芸又花300元購買了一盒減肥酵素。

  收到貨後,孫芸按照對方説的服用要求吃下一粒藥丸。沒過多久,她感到一陣劇烈的腹痛、頭痛。“過一段時間,一會兒情緒高亢,一會兒又特別沮喪,還會莫名其妙地想哭,心慌氣短、渾身發抖。第二天早上會吐,不停地反胃、噁心。”

  孫芸找電商反映上述情況。對方回覆稱,這是正常現象,是脂肪在燃燒,身體在適應,過兩天就好了,如果實在忍受不了,可以一天吃半粒或者隔一天吃一粒。

  將信將疑之下,孫芸按照隔一天吃一粒的方法又堅持了一段時間,不但症狀沒減輕,身體反而越來越差。她整宿睡不着覺,心悸,甚至還出現刻板行為。“比如,我會坐在梳妝枱前一遍又一遍梳頭髮,還會拿着手機漫無目的地上下滑動。這些行為根本不受控制,我父母看到之後都被嚇到了。”

  孫芸的姐姐孫清也吃了同樣的減肥藥。孫清當時身高1.70米,體重120斤,但她還是想借助藥物快速瘦到100斤以下,於是選擇了和孫芸同款的減肥藥。

  孫清頂着減肥藥給身體帶來的所有負面效果,連着吃了10天,暴瘦18斤。孫芸回憶,孫清雖然瘦了,但狀態異常憔悴:“整個眼圈凹進去,黑眼圈特別重,面色蠟黃,一點血色都沒有,看上去就像生了大病一樣。”

  姐妹倆以為自己心理出了問題,結伴去看心理醫生。經一系列心理檢測和諮詢,心理醫生告訴她們,她們的症狀和心理疾病完全無關,很可能是因為吃了含有違禁成分的減肥藥。於是,孫芸買來試紙檢測,發現自己服用的減肥藥中有西布曲明成分。

  姐妹倆隨即停止服用減肥藥,但至今已經過去兩年之久,減肥藥帶來的副作用並沒有消失。孫清的體重一度增至160斤,至今仍時不時感到頭疼和心悸;孫芸的體重也反彈了15斤,時不時偏頭痛,經期不規律,還大量脱髮。

  孫芸曾拿出減肥藥的包裝盒仔細查看,竟然發現產品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被打成了“生產日計”。“這絕對是‘三無產品’!我當時竟然沒有第一時間發現。”孫芸説。

  28歲的劉小婕來自湖北武漢,2015年大學畢業前找工作多次碰壁,她認為與自己160斤的體重有關,於是下定決心快速減肥。她經閨蜜推薦,入手了一款減肥膠囊,斷斷續續服用了半年左右。

  “這段服用減肥食品的經歷給我的身體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傷肝又傷腎,我到現在都腎虛。服藥以後,人明顯變黃了,腳後跟出現乾裂,到了冬天甚至會乾裂出血,特別疼,幾乎無法落地。月經也失調了,當年做體檢時還查出甲狀腺結節。其實我之前的體質很好,一點小毛病都沒有,吃那個減肥膠囊把我的身體徹底毀了。”劉小婕説。

  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的張君今年25歲,她在3年前通過電商購買了一款號稱是泰國減肥糖的產品。服用後,起初瘋狂想喝水、上廁所,後來就整天不想吃飯,也感覺不到餓,還伴有貧血的症狀。“最嚴重的時候,只要低頭再抬起來,都會覺得頭暈眼花。”

  後來,張君上網搜索了這款產品,發現其原料表裏直接寫明含有西布曲明。“當時年紀小,太傻了,竟然能被這種有非法添加成分的減肥食品騙了。”

  違禁成分仍在暗線流通

  合法成分不能保證無害

  孫芸和張君提到的西布曲明,是較為常見的減肥藥非法添加成分。

  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介紹,西布曲明是一種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抑制食慾的藥物,雖有一定減肥功效,但可能會有高血壓、心率加快等副作用,嚴重時可致人死亡,我國早在2010年就已經宣佈國內停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西布曲明製劑及原料藥。但目前仍有一些不良商家在減肥類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購買西布曲明原料或含有西布曲明的成品藥並非難事。

  記者在多個社交平台上以“減肥”“西布”“瘦身”等多個關鍵詞進行搜索,均能在搜索結果中發現聲稱自己“有貨源”“進口貨”的信息。

  一個名為“減肥藥代理”的社交平台,擁有1.6萬個關注、6.9萬個帖子,首頁多個帖子都稱自己有靠譜貨源。

  一些用户暱稱即有玄機,或取諧音或拼音首字母字樣暗示有“西布曲明”,例如“xb印度進口”“西部小小B”等。部分賣家直接曬出白色麪粉狀物品照片或視頻,稱自己是“一手貨源,歡迎代理商來談”“懂的來”。

  這些賣家非常謹慎。記者添加一個名為“AA一手廠家直銷(瘦身)”賣家的網絡賬號,與其取得聯繫。

  賣家通過記者的好友申請後,表示自己既有成品也有原料,發來大量藥品圖,稱想做膠囊或愛心型藥片都可以,還有糖果包裝。在記者詢問“是否是西布”後,賣家立刻警覺起來,改用語音回覆:“打字不要提這個,你是不是不懂。”

  該賣家甚至提出要核實記者作為買家的身份,查看記者的網絡空間。沒發現端倪後,賣家才建議:“看你不懂這行,不建議你直接買原料。你可以拿散裝的先用着,聯繫客户,等客户多了穩定了,再找我拿原料自己加工。”

  賣家表示,如果要帶包裝盒,25粒一盒賣98元,批發價另談。“前期投資別嫌貴,我們賣給客户一般都是298元或368元一盒。”

  除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等有害成分的減肥食品外,減肥食品市場上不乏含有合法添加劑的減肥沖劑、減肥酵素等食品。然而,添加成分合法,並不意味着食用後對人體無害。

  朱毅告訴記者,市場上酵素等減肥食品火爆,但若想要達到宣稱的效果,立竿見影瘦身,就可能添加了一些瀉藥,哪怕是合法添加的蘆薈、決明子等,以及中藥用到的大黃、番瀉葉等,長期服用也很可能會導致結腸黑變病。

  “這是一種非炎性病變,一些人沒感覺,一些人會引發便秘、腹瀉、腹痛、腹脹、肛門墜脹等不適。目前認為黑變腸黏膜的息肉和癌變幾率可能增高。”朱毅説。

  這也意味着,無論是否含有非法添加成分,過於依賴減肥食品進行減肥,都可能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

  減肥食品宣傳無孔不入

  網絡銷售自有話術體系

  儘管減肥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但目前這類食品的宣傳無處不在,如彈窗廣告、社交平台推廣、購物網站首頁推送……

  記者在瀏覽一些網絡平台的熱搜時發現,在相關熱搜新聞之下,總有人在評論後悄然轉向稱自己服用了某減肥食品。

  例如,在某起明星被警方通報的熱點新聞之下,名為“請叫我妍粑粑”的網民留言稱:“謝謝朝陽羣眾,貴圈真的太亂了。那時候還為參加他的粉絲見面會,每天喝瘦身飲,瘦得特別多,改變梨形身材……”隨後,該網民自己回覆該條評論稱:“瘦身飲是我前段時間用噠,俺網絡空間有發過!”

  隨後幾天,記者又在不同的熱搜新聞評論中,發現了“端書同學”“大大叔男”等多名賬號用類似的表述,吸引人關注他們宣傳的“瘦身飲”。

  記者點開這些賬號發現,所有賬號首頁的最新兩條博文均一模一樣,都發了3張完全一樣的健身房對鏡自拍照,並配文稱:“最近又瘦了好多,同學聚會又被誇了,開心。”這些賬號推薦的網絡賬户都是同一人——名為“嬛嬛小公舉8”的電商。

  “嬛嬛小公舉8”的網絡空間裏充斥着各種減肥文字,同時配有各種產品零售的轉賬和收款截圖。她主推的減肥產品,分為598元的普通套餐、1100元的特效套餐和1700元的加強版套餐。

  這名電商推薦產品自有一套話術體系。

  在記者向其詢問減肥套餐如何購買之後,她發來一個問題列表,説要“根據具體情況看看寶貝適合哪款產品”,問題列表裏的問題包括:身高、年齡、體重、是否用過產品、用過幾種產品等。當記者以不同賬號加其好友、填寫截然不同的信息之後,她推薦的都是同一款產品。

  記者詢問“這個對身體會不會有副作用”時,其回覆稱:“我們的產品是國家QS認證食品級的,百分百沒副作用。”

  隨後,記者以該套盒上印有的商標名“卡芙輕”在中國商標網上檢索後發現,申請人為浙江伊梵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然而,無論是“卡芙輕”還是“浙江伊梵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許可獲證企業信息查詢平台上,搜索結果均為“無”。

  減肥食品電商的套路還體現在買前買後的“變臉”。買時一口一個“姐妹”“親親”,轉錢後立刻變陌生人。孫芸對此深有體會,她看完心理醫生並用試紙檢測出違法添加成分之後再聯繫電商,發現自己已經被對方刪除好友。

  孫芸讓自己的閨蜜再次添加該電商為好友,發現其已經改賣減肥奶茶,但是網絡空間的文案和配圖,還是原來的風格。

  建立健全聯合執法機制

  增強監管加大懲處力度

  對於減肥食品市場亂象,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介紹説,從消費者投訴來看,減肥食品市場主要存在虛假宣傳、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等問題。

  在他看來,為了謀取更多經濟利益,有的商家不惜通過誇大減肥食品功效等手段,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有的商家為了追求立竿見影的減肥效果,甚至在減肥產品中添加違禁成分,嚴重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不僅會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會擾亂減肥食品市場秩序,影響行業的商業信譽,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陳音江説。

  為什麼這種亂象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任超認為,其根源在於消費者需求迫切、違法成本低、維權難度高。“售賣者被發現之後,通常面臨的是罰款和較輕的刑事責任,與售賣產品的暴利相比懲罰力度不足。相比之下,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舉證是個大難題。”

  “相關商家要求消費者拿出檢驗報告以證明產品含有非法添加成分,但這對普通消費者來説並非易事。”任超介紹,更重要的是,減肥食品網絡銷售存在監管盲區,造成網絡食品經營門檻偏低,相關信息審核並不嚴格。

  任超還提到,為了規避政府相關部門的檢查,商家非法添加違禁成分的手段越來越隱蔽,一些“企業”甚至有專門的研發團隊專項研究添加物;有的在藥店櫃枱上擺放的產品通常是合格品,但實際賣給消費者的卻是含有違禁成分的產品,這都給監管增加了難度。

  陳音江同樣發現,目前減肥食品的銷售渠道越來越隱蔽。“以前主要是線下銷售,無論是虛假宣傳還是產品質量問題,相對來説更容易監管。現在多是在網上銷售,有的甚至是通過網絡平台一對一交易,無論是平台還是監管部門,很難將其納入日常監管。”

  對於減肥食品的監管問題,任超建議,衞生、市場監管等多個政府部門應建立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減肥食品的監督查處力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減肥廣告誇大、虛假等問題也應從嚴處罰,市場監管部門可以責令經營者停止發佈廣告並處以相應罰款。

  陳音江則稱,電商平台要對入駐商家加強資質審核,加大日常管理和檢查力度,依託大數據技術開展研判分析,一旦發現平台內商家虛假宣傳或消費者投訴,應該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並與市場監管部門保持數據共享,不給不法商家留有任何違法獲利空間。

  “消費者要增強健康知識和法律意識,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虛假宣傳,也不要一味追求減肥產品的功效。對於過分宣傳減肥功效的產品,一定要慎重購買。如果權益受到損害,要及時收集好相關證據,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陳音江説。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孫芸、孫清、劉小婕、張君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