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保護有了法治護身符!期待更多市民一起守護中軸線

中軸線保護有了法治護身符,《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10月1日起已經正式施行。條例明確,要對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古樹名木,按照文物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古樹名木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予以嚴格保護;違反本條例規定,對北京中軸線保護區域內的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古樹名木造成破壞或者損毀,未經審批在北京中軸線保護區域內進行工程建設,或者進行其他影響北京中軸線傳統風貌、歷史格局的活動的,依照文物保護、城鄉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古樹名木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給予處罰。

中軸線保護有了法治護身符!期待更多市民一起守護中軸線
一列復興號高鐵從北京中軸線上的永定門城樓前駛過。 鄧偉/攝

遺產保護與老城生活一脈相承,歷史印記與現代發展息息相關。作為城市的靈魂和脊樑,中軸線是古代和現代北京城市空間的統領,既見證老北京城的初始創建和歷史沿革,也展示出優秀的歷史傳統文化和東方建築風采。保護、傳承、利用好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一代代北京人的歷史責任;中軸線的保護、文物騰退開放與申遺,是推動老城保護和復興的重要契機。即將實施的條例,堅持統一規劃、統籌管理、整體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明確了多層次的保護主體和保護責任,構建了系統、規範、有效的保護管理機制,以法律為中軸線保護和申遺罩上了堅硬的鎧甲。

伴隨保護條例實施的腳步臨近,“穿越”中軸線的活動日漸豐富。8月底,名為“時間的故事”數字互動體驗展落户北京鼓樓,讓這座剛剛完成修葺的古老“時間建築”,以更加親民的面孔走進現代化的北京。9月初,在“北京中軸線青少年行知計劃”中,孩子們跟隨專家的講解,徒步丈量北京中軸線上的歷史文化建築,從中感知城市設計的整體感、穩定感和歸屬感。9月底,“書本里的北京中軸線”展覽與數字體驗與市民見面,其中曬出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知識點,如曹操因建設鄴城而被研究者稱為“中國都城中軸線的締造者”。國慶假期裏,景山公園舉辦的北京中軸線古建騰退利用展示成果文化展覽,受到遊客追捧;蟬聯北京網紅打卡地的壽皇殿建築羣和觀德殿上新的《紫禁之巔·天高地迥古都園林繪畫展》吸引了遊客參觀。市民遊客在中軸線這個重要遺產點景山度過了別有特色的“文化長假”,豐富了遊客打卡中軸、感受中軸獨特魅力的遊覽體驗。平日裏,也常有市民在這條“户外跑友最愛路線”上熱情奔跑,感受北京的魅力。

瞭解是保護的第一步。親手觸摸中軸線的真實肌理,準確認知中軸線的突出價值,才能更好地參與中軸線的保護工作。應接不暇的線上活動,無論是平台籌劃還是市民自發,都有利於多角度、全方位展現北京中軸線及各標誌點的歷史文化內涵,共同營造起保護首都歷史文化遺產的濃厚氛圍。市民對當代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參與,也與保護條例的精神相互契合。保護條例明確了遺產保護的公眾參與機制,並鼓勵、支持公眾積極投身遺產保護。例如,市民可利用市文物部門建立的遺產信息平台查閲信息、共享研究成果,也可通過開展研究、宣傳政策、捐助資金、提供場所和服務等多種方式參與保護利用,還可成為志願者,講好中軸線故事,為遺產保護貢獻力量。提升共同保護中軸線的社會共識,有利於傳承古代規劃建設的巧思,傳播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傳遞保護歷史文化足跡的發展理念。

每名市民都是中軸線的守護者,是中軸線故事的講述人,也是中軸線價值的受益者。為中軸線保護立法,既體現了文化遺產保護觀念的改進,也助力北京把準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提升城市人居環境和居民幸福指數。做好做活中軸線文章,就是維護文化的豐富性,發揮文化的創造性,就是保護北京千年文明脈絡,將精彩紛呈的北京故事繪聲講好、久久傳揚。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辛音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軸線保護有了法治護身符!期待更多市民一起守護中軸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