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比打罵帶來的傷害還大,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社會不斷飛速發展,孩子們也擁有了較好的生活條件,但是他們的心理健康卻得不到家庭以及社會的重視。在網絡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關於小學生因為逃避作業而選擇自殺,或者因為和家人鬧矛盾而自殺的新聞。每每看到這些新聞我們都會覺得心痛不已。心痛之餘,我們需要從這些事件中不斷反思我們的教育方式是否妥當。

養育孩子,不僅是提供物質方面的滿足,還需要關心孩子的情感健康。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是否有做了一些忽視孩子情感的行為呢?我們一起對照看一看。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比打罵帶來的傷害還大,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生活中,父母的這些行為都是對孩子的“情感忽視”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白天工作已經十分忙碌,好不容易回家希望能擁有更多私人時間。不是不關心孩子,而是我想安靜地刷一下手機和看看新聞,爸爸説。不是不關心孩子,而是我想專心地追這部正火熱的連續劇,不然和朋友聊天都沒有談資,媽媽説。不是不關心孩子,我有檢查他的作業,我有照料他吃飯洗澡睡覺。但是這真的足夠了嗎?

小陽回家後,奶奶劈頭蓋臉地問,期末考試怎麼樣了?當媽媽回來的時候,也問小陽拿試卷來看看。吃完飯的時候,爸爸也在“關心”小陽考試排名如何?有沒有退步?有沒有偏科?小陽考試不算理想,在全班排名中間,因此他不太願意把自己的考試成績拿出來討論。小陽爸爸説:“看你平時敢不敢偷懶,一定是你不夠認真!”小陽媽媽幫忙打圓場:“沒事的,一次考試而已嘛,下次好好複習,細心檢查就好了。”但是小陽卻沒有從爸媽的“安慰”和“鼓勵”中釋懷,反而越來越難受了。

家長關心孩子的成績無可厚非,但是更需要父母去關心的應該是孩子的心情和情緒。如果不能感同身受地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 把孩子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都“雲淡風輕”地抹去,不但不能幫助孩子重新振作,反而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比打罵帶來的傷害還大,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低質量的陪伴就是身體在陪,但是靈魂不在身邊。這樣的陪着其實也是一種“情感忽視”,也會傷害的孩子情感。

當我們答應陪伴孩子一起完成一份拼圖或者手工的時候,我們真的有全身心準備好了嗎?你有提前安排好工作,推掉應酬準時回家嗎?你有把手機靜音放在一邊,把家裏的電視和洗衣機都關掉,營造一個安靜的氛圍嗎?你有為了這個親子活動提前準備好所需要的所有材料嗎?如果我們根本沒有做好這些準備,口頭答應説的“好!沒問題爸爸陪你一起完成!”便是一張空頭支票。

如果要陪,就請高質量的陪伴。不然請不要心不在焉,孩子能夠感受到你的敷衍,也會模仿你的待人模式。

“情感忽視”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比打罵嚴重的多

打罵傷害孩子是我們肉眼的看見的,但是“情感忽視”傷害孩子的是我們難以察覺的。即便當我們發現孩子的問題,也已經根深蒂固,難以糾正了。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比打罵帶來的傷害還大,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很多父母反映,當孩子到了高中以後,就不太願意和父母談心。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知道,交了什麼朋友也不清楚。到了大學以後更是難以溝通。每次回家都是關上房門,極少時間能夠和爸爸媽媽聊聊天。即便是聊天也停留在日常作息的關心中。“今天吃了什麼?不啊喲太晚睡了,熬夜對身體不好。”

這種冷淡的親子關係背後其實就是“情感忽視”造成的後果。當我們在孩子需要我們關注、需要我們的愛時,卻用冷淡、敷衍、沒時間來搪塞。當孩子長大後,便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父母。

童年期情感忽視,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回應所造成的傷害。和打在身上的傷痕對比,童年期情感忽視是十分隱秘的,難以察覺的。它對孩子長大以後的性格、為人處世、情緒、人際關係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童年期情感忽視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一種可怕的冷暴力。被冷暴力對待過的孩子,性格更加偏執、極端、悲觀、消極、自卑。嚴重的孩子還更有可能有抑鬱、攻擊性行為,甚至自殘。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比打罵帶來的傷害還大,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想要避免“情感忽視”,家長可以這樣做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我們不要將負面的情緒驅趕,而是應該嘗試去接納它,面對它,與負面情緒共存。壓抑憤怒、假裝不在意、告訴自己不準不開心......這些都是無用的,家長不應該認為孩子哭鬧就是做錯事,孩子和大人一樣,擁有傷心的權力,擁有憤怒的權力。當孩子哭鬧的時候,一味制止,只會適得其反。

端正觀念,我們都有不開心或者煩躁的時候。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時刻,家長需要認同他們的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平和下來之後,家長可以去和小朋友聊為什麼情緒失控,幫助孩子一起找到情緒失控的原因。如果孩子不會表達,家長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去了解“前因後果”。告訴孩子,當媽媽遇到玩具被損壞的情況,也會十分生氣,生氣的頭髮都要豎起來,整個人都要爆炸了。媽媽心裏住着的憤怒的“大怪獸”就會跑出來搗蛋。媽媽要打敗這隻“大怪獸”,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如果還不能打敗它,我們可以握緊拳頭或者用力跺腳發出響聲,嚇跑它。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比打罵帶來的傷害還大,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情緒、處理情緒有許多方法,相信家長們也會有很多想法。讓我們保持學習,讓不斷進步,成為一個聰明又能幹的家長。如果你有更多關於育兒或者教育方式的想法,可以和我們一起討論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50 字。

轉載請註明: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比打罵帶來的傷害還大,很多家長卻不自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