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 這是第3507篇原創首發文章字數 3k+ ·

內容提要:

普通人不喜歡去醫院,首相們更是如此,就醫有可能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終結。

但凡涉及健康,各國領導人團隊的應對幾乎如出一轍:保密或否認。這跟政體關係不大,更多地與權力和人性本質相關。

社交媒體發達的年代,保密不再那麼容易,如果你看到活力四射、陽剛十足的領導人,那很可能來自一場精心的公關設計。

當然,疾病並非是政治前途的終結者,有時也會助政治家一臂之力。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已經先後有兩位知名首相倒下了。

一個是上個月剛剛辭職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雖然撂倒安倍的直接原因是他的舊疾——潰瘍性大腸炎。上月17日和24日,日本媒體報道安倍晉三連續兩週赴慶應大學醫院就診。之後,有關其健康狀況惡化的消息滿天飛。安倍內閣成員側面證實,新冠疫情以來,安倍已經近150天無休無止地工作,引發宿疾。

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安倍支持率從最高62%一度跌至34.1%。

被新冠疫情直接擊中靶心的是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他不僅住進了醫院,還進了ICU。在新冠疫情成為全國危機之時,在最需要政治領袖展現領導力之時,唐寧街突然羣龍無首,全英上下一陣騷動。

無論是對英國還是日本的公眾而言,當首相被發現住院後,他們最先接觸到的往往是漫天的流言,而不是坦承相告。

安倍就醫的新聞發佈後,自民黨骨幹議員、首相官邸發言人也做了諸多回應:

“他的(安倍)健康狀況沒有問題。”

“他(安倍)稍微休息一會都會覺得有罪惡感。”

“這幾天狀況好像特別好。”

“他不可能辭職。”

……

公眾看的內容不止這些。

人們發現,安倍近期出席活動時腳步沉重。舉辦的記者會也多以簡短為主,説話也顯吃勁。

鮑里斯確診新冠肺炎後,他本人和內閣成員都在努力淡化病情。

“他只是輕微症狀,”

“我還能繼續工作。”

“我要領導全國抗擊疫情。”

“無須擔心”。

……

直到4月2日,在首相官邸的午間記者會上,發言人才一改安撫人心的措辭。首相一週來病情惡化的事實才慢慢浮出水面:他正在持續地發高燒、持續地咳嗽。

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 今年4月5日,英國首相鮑里斯因確診新冠肺炎住院

還有人爆出首相咯血,這一條被唐寧街10號否認。

首相病情完全曝光之前,官方回應總是似是而非,發言人的多數表態引發的流言和猜測永遠比答案多得多。

普通人不喜歡去醫院看病,首相或其他領導人更是如此,就醫很可能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終結。

無論是哪個國家,若涉及領導人的健康問題,則其不僅僅是一個隱私和公眾知情權的問題,同時也是一種最大程度保護領導人權力的努力。區別在於,這些努力,有時候成功,有時候會失敗。

不得已的諱莫如深

英國政治家戴維·歐文曾寫過一本書《病人和掌權者》(In Sickness and in Power),他梳理了1906年到2008年這102年來,西方世界的國家元首執政期間的健康狀況,他發現,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富蘭克林·羅斯福、肯尼迪、尼克松、小布什,法國總統密特朗、希拉剋,英國首相丘吉爾、布萊爾等,都曾在健康問題上有過隱瞞或撒謊。

理論上,在西方國家,這正是執政團隊滿足公眾知情權,促進信息公開化,促進社會發展的一次機會。但事實上,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更願意選擇保密,如果保密不成,否認也是普遍的反應。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1944年第四次參選時,除了腿疾,其實已經檢查出高血壓、心臟病等一系列疾病,公眾要是知道這位總統已經病入膏肓,很有可能他會止步於那次大選。

肯尼迪當選美國總統時才43歲,但其實也沒有看上去那樣富有活力,他有包括愛迪生氏疾病(注:又稱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在內的多種疾病,需要依賴類固醇及其它藥物。當時有競爭對手曾指出肯尼迪的病史,但被醫生巧妙的背書一帶而過。

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 最初參選時,誰也沒有注意羅斯福是一個需要輪椅的候選人

法國總統密特朗1996年死於前列腺癌,距離他結束第二個任期僅一年,他和他的醫生將這一致命疾病隱匿了十多年。

英國首相丘吉爾1953年第二次中風時已經半邊癱瘓,由於在內閣會議上沒有聲張,以至於內閣成員都沒有注意到他的病情。

現代英國政壇,鮑里斯也不是唯一一個在任上住進醫院的首相,布萊爾兩次接受心臟手術,特雷莎·梅的糖尿病和脱歐一樣,令她精疲力竭。

前幾年,非洲生病的領導人更傾向於海外就醫,因為那些醫院更注意保護病人隱私。2016年,委內瑞拉前領導人查韋斯前往古巴就醫,也被反對派認為,因為古巴比委內瑞拉更具保密性。

政治一定程度上説,就是誰得到什麼,首要的就是獲得和維持政治權力。無論哪國的領導人,都需要竭力保持健康或者保持健康的形象,這背後有情有可原的隱私顧慮,更多的還是“不得不”的政治考量。

2016年,希拉里已經宣佈要參加當年大選,但是因為在911紀念儀式上的一次站立不穩,就引發關於健康問題的諸多流言。一開始她的團隊稱是中暑,之後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次肺炎。

由於社交媒體和遠程診斷技術的發達,隱藏健康狀況的難度越來越大。委內瑞拉前領導人查韋斯在病重期間,開設專門博客,以便公眾追蹤病情進展,上面分享的內容包括診療方案、拜訪醫生,以及選舉活動的部分視頻。明眼人看得出來,總統正在恢復健康的暗示比他的施政聲明要顯而易見得多。

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那些順勢而為的包裝

隱匿病情的壞處顯而易見。

美國曆史學家、《總統是個病人》的作者馬修·艾爾吉爾(Matthew Algeo)表示,“對於總統來説,很多時候他們沒有得到最好的照顧。”而且,他們對任何知道自己病情的核心人員都抱有幻想,特別是他們僱用的家庭老醫生。

他在書中特別提及了美國第22任和第24任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1893年他在朋友的一艘遊艇上秘密實施了癌症手術,克利夫蘭隱瞞癌症手術的原因有三:這是個人隱私;他強烈不信任媒體;癌症本身存在巨大的敏感性。

疾病,特別高齡背景下的疾病,對於政治而言是一個高風險因素。

1944年11月,羅斯福-杜魯門組合贏得大選之後5個月,羅斯福便去世了。如果這對組合放到今天,羅斯福很可能不會成功贏得他的第四個任期。

如果肯尼迪的健康問題在競選前披露,也可能會讓他失去競選資格。鮑里斯·約翰遜在確診新冠肺炎時特別是被送進醫院時,媒體討論最激烈的莫過於誰來領導政府抗擊疫情。

健康因素除了影響個人政治前程,有時還會引發政局動盪。

寫過《獨裁者手冊》的紐約大學政治學教授布魯諾·德·梅斯奎塔曾撰文指出,九年前發生在阿拉伯世界的動盪,其背後不僅與經濟的每況愈下、民眾的不堪重負有關,也與各國掌權者的身體狀況有着密切關係。

這場動盪的開端看起來始於2011年1月4日,一個名為默罕默德·布阿齊齊的突尼斯小販自焚,繼而引發突尼斯全國民眾的抗議,但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當時的總統本·阿里的健康情況堪憂,他和家人逃亡沙特並在下台幾周後突然中風陷入昏迷。

在也門,總統沙利赫被反對派打傷並撤往沙特就醫成為沙利赫政府倒台的轉折點。

如何消除年齡和疾病的不利影響呢?特別是社交媒體時代,保密越來越難的時刻,順勢而為也是一種選擇。

比較典型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有一段時間常常會看到普京赤裸上身策馬奔馳,在西伯利亞密林中打獵,這些形象不僅是為了展示健康,更展現了一種陽剛氣概,與曾經暮氣沉沉或者被酒精困擾的前政府分道揚鑣的意圖也很明顯。

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 奧巴馬準備在波多黎各穆尼茲(Muñiz)空軍國民警衞隊基地準備登機,2011年6月14日

奧巴馬的順勢而為則是展示一種美式風格。人們總是對他從空軍一號旋梯上一路小跑的姿態記憶猶新,同時在各個社交平台上,你也都能看到他和第一夫人米歇爾的甜蜜互動,確實是一個充滿人性且具有活力的領導人,但這些離不開他身後的公關團隊嚴格的形象管理。

其實,形象管理不僅涉及他個人還包括整個政府,據媒體披露,他的第一任期用在政府形象宣傳的費用達到44億美元。

疾病:並非總是不良資產

良好的健康狀況對領導人來説是一種重要的資產,但並不能一概而論。

美國曆史學家羅伯特·達勒克(Robert Dallek)説,讓候選人失去競選資格的疾病中,癌症是最致命的,其它疾病還未必。比如羅斯福,雖然他身患殘疾,但擔任總統12年,疾病非但沒有影響他的決策能力,還讓經歷大蕭條的人們從他戰勝脊髓灰質炎的挑戰中獲得精神力量。所以在選民心理上,羅斯福反而獲得支持。

年齡和健康的確會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但也要看到現代醫學可以延長人的壽命,讓人保持活力。

特朗普2016年競選總統時,創下了年齡最大總統候選人的紀錄,今年77歲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如果獲勝,則會打破特朗普的競選年齡。

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 拜登以77歲參加大選,他小心地選擇了年輕的哈里斯作為競選搭檔

時至今日,領導人的健康問題和他是否能夠執政的關係相比於之前,某種程度上關聯性也在減弱。

資料來源:

57% of Japanese are unhappy with coronavirus response: poll(theJapantimes)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spent some $5.3 billion on PR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image(business insider)

The hidden history of presidential disease, sickness and secrecy(WaPo)

Obama’s Orwellian Image Control(NYT)

「 圖片 | 視覺中國 」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81 字。

轉載請註明: 當首相住進了醫院:流言、秘密、設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