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園小區中,已經有不少業主裝上了橢圓形的共享車位。
個人車位共享 值得一試?
已經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一審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草案)》提出,除了單位之外,個人也可以開展停車泊位有償錯時共享,停車設施管理單位應當予以支持和配合,並提供便利。
據瞭解,在《條例(草案)》提出之前,北京的某些小區已經與互聯網公司合作,試行了個人車位共享業務。但除了已經開展業務的小區,其他受訪居民對於這項服務的接受程度並不算高。“共享車位”想要進一步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雙贏
業主賺點停車費
上班族省點停車錢
每天早上,徐爽都要開車到北三環西路的青雲大廈上班。他所在的公司入駐大廈比較晚,大廈內部停車場已經沒有多餘的車位。徐爽想停車只能去附近收費昂貴的商用停車場,一天下來光是停車費就要花80元。
這種情況直到一年前才出現了轉機。就在青雲大廈旁邊的滿庭芳園小區,不少業主換上了一種智能車位鎖。白天外出上班時車位閒置,業主可以將車位鎖的信息發佈到App上,想停車的人能夠根據信息找到該業主的車位,並通過App降下車位鎖進行停車。
小區裏共有六七十個業主換上了這種新地鎖,即使算上限號、業主不外租等情況,每天空出來的“共享車位”數量依然很可觀,徐爽一直頭疼的停車問題也因此得到了解決。“在小區停車,一小時只要3塊錢,一天下來的停車費比原來能便宜一半多。”除了節約停車錢,因為小區就在大廈樓下,徐爽每天從停車位走到公司的時間也節省了不少。
上班族能省點停車費,小區業主也能通過外租車位掙點外快。宋先生就是安裝了智能地鎖的其中一名業主,每天白天開車出門時,他就會把車位信息發佈出去。自己的車位離小區門口比較近,來他這裏停車的人還真不少。“收上來的停車費,App和物業會分走一半,一個月到我手裏差不多能有一百塊。”滿庭芳園小區的車位費是一個月150元,宋先生通過共享車位掙的錢就可以貼補三分之二。
能掙錢當然是好事,但更讓宋先生高興的是共享車位上線後小區停車狀況的改善。滿庭芳園是開放小區,進小區停車的外來車輛一直都很多,以前沒有共享車位時,車主都會找那些地鎖損壞或沒有架起地鎖的車位停車,但因為這種車位數量很少,大部分外來車輛都乾脆停在路旁,這也造成了小區道路的擁堵。在小區引入共享車位後,找車位變得容易了許多,再加上小區保安的引導,外來車主現在都會把車停在共享車位裏,小區也就變得更有秩序了。
難點
“理想場景”難遇 業主物業均有擔憂
滿庭芳園共享車位的上線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的“場景比較理想”――第一,小區旁邊就是寫字樓,寫字樓內部停車位不夠,不少上班族仍然有停車需求;第二,小區允許外來車輛進入,而且有大量的業主願意更換智能地鎖,小區對外提供的車位數量比較充足;第三,小區一直受亂停車問題所擾,而共享車位能解決這一問題,因此小區物業對共享車位上線比較支持。
相對來説,北京能滿足以上理想場景的小區數量並不算多。首先,不對外開放的小區就被排除在了共享車位的範圍之外,“出於安全考慮”、“擔心管理麻煩”是這些小區的物業不願意開放停車場的主要原因。此外,北京的很多小區附近並沒有寫字樓或大型辦公場所,小區內自設的臨停車位已經能夠滿足停車需求,不需要再由業主開闢共享車位。
即使在有停車需求的小區,很多本小區業主也不太願意把車位共享出去。受訪的業主中,很多人都擔心在車位共享之後,停車人不會按時把車開走。“發生這種情況,我還得打電話叫人挪車,萬一聯繫不上怎麼辦?原地等還是另找車位?”正因這種顧慮,業主們認為與其自找麻煩,不如干脆把車位空着。
除了停車人不守規矩帶來的風險,業主也不太願意為了掙那點停車費而去改造自己的車位鎖。據瞭解,滿庭芳園小區採用的智能車位鎖單個售價為800元,這筆開銷在一些業主看來是偏高的:“裝上了也不能保證有人停車,到時候連本錢都回不來。”
儘管大部分受訪者都不太願意共享自己的車位,但也有少數願意嘗試的業主。只不過,如果一個小區只有個別業主嘗試改造共享車位,效果恐怕不會太好。黃先生是東四十條附近海運倉社區的住户,一年前也對自己的車位進行了“共享改造”,裝上了智能車位鎖。但一年來,他連一單停車生意都沒有接到。“具體原因我也不清楚,可能是附近本來就沒多少人停車吧。”停車需求少是一方面,停車費太貴也可能是黃先生沒有客户的原因。在共享車位App上顯示,黃先生給自己的車位標價5元一小時,而海運倉社區對外來車輛收取的停車費才兩小時一塊錢,外來車主自然就會選擇其他臨停車位了。黃先生表示,好在這個智能鎖是做活動時免費送的,即使不外租也可以當自己的地鎖用,並不算虧。
問題
共享停車App
對臨停車主不太友好
在滿庭芳園小區運營共享停車業務的是丁丁停車公司,升降地鎖、付費等操作也需要通過丁丁停車的App完成。滿庭芳園的停車用户相對固定,都是附近大廈的上班族,用户的使用反饋比較好。但記者也發現,如果App的使用者想去一個陌生小區臨時停車,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
首先,由於所提供的共享車位數量有限,除了滿庭芳園、巷上嘉園等少數幾個普遍推行共享車位的小區,即使在白天時段,臨停車主也很難在其他小區找到空閒的共享車位。
此外,在理想狀態下,臨停車主進入小區後可以點擊App獲取小區地圖,並按照地圖指示找到對應號碼的車位。但在實際使用中,由於地圖資料缺失、地圖不是動態導航等問題,想在小區內找到目標車位並不是容易的事。
記者在芍藥居北里小區進行了一次體驗,App上顯示“地面126”車位可供外租,但由於App沒有該小區的地圖,記者在小區內轉了十多分鐘才找到了一個編號為126的車位,而該車位卻並不是共享車位。諮詢物業後得知,原來該小區的停車位有上千個,每個區域的停車場都擁有自己的編號,光是126號車位就有好幾個。由於該小區道路橫豎交叉複雜,記者找了一個小時也沒有找到這個共享車位究竟在哪兒。
另外,記者在滿庭芳園小區調查時發現,儘管小區內亂停車的現象有所緩解,但依然有個別圖省事的車主把車停在車位之外,雖然沒有影響道路交通,但卻阻礙了其他人把車停到車位中。App顯示,小區南門附近的“地面177”車位是空閒狀態,但記者到了車位附近發現,這個車位被好幾輛車團團包圍,想停也停不進去。“包圍圈”的幾輛車上也沒有留下聯繫方式,因此無法與車主取得聯繫讓其挪車。
在小區停車還要面臨的一大問題是進出小區的步行時間。海淀區太陽園小區是一個開放小區,地下停車場全部對外來車輛開放,收費還很便宜。但由於小區和停車場面積過大,找車位、停車後從小區出來都相當費時間。不少附近的上班族寧可把車停在小區外的路邊,也很少會把車停到更為安全的小區地下車庫。
觀點
這種真“共享”應推廣
現在各方大力號召的錯時停車理應由兩方面組成,但大部分人關注的都是“夜間時段單位停車位向個人開放”這一方面,反過來“白天時段個人停車位向單位開放”卻鮮有問津。這其中有業主的觀念保守原因,也有共享停車服務平台尚未成熟等因素。
雖然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已經嘗過共享車位甜頭的徐爽仍然看好這種停車模式的發展。“市面上共享單車挺火熱,但其實這只是打着共享旗號的‘偽共享經濟’,因為車都是各家公司造的,用户只不過是分時租賃。共享車位就不一樣了,它讓小區居民把自己閒置的資源拿出來分享給別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共享。如果這種模式發展得好,對緩解北京的停車難會很有幫助。”
本報記者 莫凡 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