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人民網北京7月21日電 (洪蔚琳、趙永新)物理學迎來重大突破:由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終於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

  相關論文發表在今天出版的《科學》雜誌上。該成果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王康隆課題組和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課題組、上海科技大學寇煦豐課題組等多個團隊共同完成,通訊作者為何慶林、寇煦豐、張首晟、王康隆,均為華人科學家。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張首晟接受本網記者採訪。趙永新攝

  諾貝爾獎獲得者Frank Wilczek評價這項工作時説: 張首晟與團隊設計了全新的體系, 並在實驗中清晰地測量到馬約拉那費米子,這真是一項里程碑的工作。

  國際同行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里程碑發現,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

  “神秘的正反同體粒子,讓我們等了80年”

  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被稱為“基本粒子”。它們是在不改變物質屬性前提下的最小體積物質,也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基本粒子又分為兩種:費米子和玻色子,分別以美國物理學家費米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的名字命名。

  東方西方哲學家都認為,人類似乎生活在一個充滿正反對立的世界:有正數必有負數,有存款必有負債,有陰必有陽,有善必有惡,有天使必有惡魔。 1928年,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Dirac)作出驚人的預言:宇宙中每一個基本費米粒子必然有相對應的反粒子。根據愛因斯坦E = mc2的質能公式,當一個費米子遇上它的反粒子,它們會相互湮滅,從而使兩個粒子的質量消失並轉化為能量。

  從此以後,宇宙中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被認為是絕對真理。然而,會不會存在一類沒有反粒子的粒子,或者説正反同體的粒子?1937年,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那(Ettore Majorana)在他的論文中猜測有這樣神奇的粒子存在,即我們今天所稱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不幸的是,他本人做出這一猜測後在一次乘船旅行中神秘失蹤。自此以後,尋找這一神奇粒子成為了物理學家門夢寐以求的探索目標。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那

  科學家們認為,在粒子物理中,標準模型範疇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馬約拉那費米子。而要驗證這一猜想,需要進行無中微子的beta雙衰變實驗。可惜的是,這項實驗所要求的精度在今後的10年到20年以內都難以達到。

  張首晟把突破口轉向凝聚態物理。從2010年到2015年,張首晟團隊連續發表三篇論文,精準預言了實現馬約拉那費米子的體系及用以驗證的實驗方案。王康隆等實驗團隊依照張首晟的理論預測,成功發現了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為持續了整整80年的科學探索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張首晟將這一新發現的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命名為“天使粒子”,這個名字來源於丹•布朗的小説及其電影《天使與魔鬼》。“這部作品描述了正反粒子湮滅爆炸的場景。過去我們認為有粒子必有其反粒子,正如有天使必有魔鬼。但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沒有反粒子的粒子,一個只有天使,沒有魔鬼的完美世界。”張首晟説。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電影《天使與魔鬼》海報。

  “今天的成果,是建立在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基礎上”

  困擾了物理學界80年的難題是怎樣被破解的?張首晟認為,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天使粒子的發現,得益於先前對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探索,也是理論和實驗結合的成果。

  最初,張首晟按常理做了一項推斷:既然馬約拉那費米子只有粒子、沒有反粒子,那麼它就相當於傳統粒子的一半。他很快意識到,“一半”的概念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早在2008年,張首晟理論就預言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預言在2013年被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領銜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證實。在實驗中,隨着調節外磁場,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呈現出量子平台,對應着1、0、-1倍基本電阻單位e2/ h。也就是説,量子世界裏的電阻是量子化的,它只能整數倍地跳台階。

  這給了張首晟一個靈感:馬約拉那費米子是通常粒子的一半,既然通常的粒子按整數跳,馬約拉那費米子或許就是按半整數跳——它一定會呈現出一個奇特的、“1/2的台階”。由此,他預言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存在於一種由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薄膜和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混合器件中。當把普通超導體置於反常量子霍爾效應薄膜之上時,臨近效應使之能夠實現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相應的實驗中會多出全新的量子平台,對應 1/2 倍基本電阻單位e2/ h。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張首晟團隊提出的搜尋馬約拉那費米子的實驗平台:由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薄膜和普通超導體薄膜組成的混合器件。

  在後續的實驗驗證中,激動人心的成果出現了:王康隆等實驗團隊確實看到了“1/2的台階”。這半個基本電阻來源於馬約拉那費米子作為半個傳統粒子的特殊性質,因此,多出來的半整數量子平台為手性馬約拉那費米子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印證。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何慶林、王康隆實驗團隊和夏晶實驗團隊在與張首晟理論團隊合作下所測量到的與理論預測符合的半量子電導平台,這為馬約拉那費米子的發現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實驗證據。

  “天使粒子帶來的量子計算時代,讓我充滿興奮和期待”

  找到天使粒子有什麼現實意義?張首晟指出,從基本科學發現到技術應用往往需要多年時間,但天使粒子的發現意味着量子計算已成為可能。

  他解釋説,量子世界本質上是平行的,一個量子粒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狹縫。因此,量子計算機能夠進行高度並行的計算,遠比經典計算機有效。以算術問題為例,如果給出一個很大的數字,問這個數字能否拆成兩個數字的乘積,那麼經典計算機只能用窮舉法逐一嘗試整除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可以在一瞬間同時完成所有可能項的測算。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一個量子粒子能夠同時穿過兩個狹縫。

  然而,一個量子比特的信息非常難以存儲,微弱的環境噪聲就能毀滅其量子特性。因此,量子計算機往往被視為可望不可即的空想。

  “通常情況下,量子比特只能放在一個傳統粒子內儲存,容易被幹擾。但如今,天使粒子的發現提供了一種絕妙的可能性:一個量子比特能夠被拆成兩半,存儲在兩個距離十分遙遠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上。”張首晟説,如此一來,傳統的噪聲很難同時以同樣的方式影響這兩個馬約拉那費米子、進而毀滅所存儲的量子信息。“相較於傳統的存儲方式,基於天使粒子的存儲方式極其穩固。”

  “我們提出的器件同時還是二維體系,從而允許馬約拉那費米子的糾纏和編辮,使得有效的量子計算成為可能,從而解決人類面對的一些艱難問題。”張首晟説,“我對天使粒子巡遊的量子天堂充滿興奮與期待。”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手機用户63536728992”:知識分子在中國地位太低,大學裏中學甚至小學哪個普通老師不受行政人員後勤財務的氣。同理還有各研究所等其他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行政人員面前就是低人一等

  網友“嗒嘀嗒滴滴”:作為一名物理專業出身的人,為大牛取得這種進步感到歡欣鼓舞,可惜現在不從事科研了,科研太難了,不是噴子的腦子能理解的

  網友“砭石5839582439”:天使粒子就是中國人講的太極圖,陰陽共同體的最小單位。黃帝內經在講陰陽五行,五運六氣時就明確説這是“長久不易”的終極真理。恭喜華人解決了祖宗指出的重大理論問題。也許地球人真是天外仙客“女媧″娘娘創造的,根本不是什麼由魚再由猿進化得來。

  網友“承釜”:我是個愛國人士,我不是科學家。但我認為科學家應該心繫人類,而非心繫民族。要想讓世界各地優秀的科學家來中國搞科研。我們應該提供更好的環境。謹以此文,與那些愛國人士們共勉,向那些推動世界前進的科學家們致敬。

  網友“冰山雪蓮133900948”:特別佩服物理學家,他們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世界,揭示宇宙的奧秘,對這些特殊人才國家應高薪高投入,讓他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網友“威波”:美國不是天堂,但美國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網友“cll8880”:真是好消息。看來還存在一個反地球存在,我們都還有個反我,本我過的不快樂,反我就一定是快樂的。

  網友“風59310371”:我也越來越覺得太極八卦圖,易經,黃帝內經這些是高等文明留給我們的

  網友“手機用户4785674618”:各位大神,請看清楚了,是美國華人,不是中國人,高興大早啦,在國內,學者與技工是下層人士。

  網友“火星上的姜”:最喜歡聽到中國科學家對頂尖科學的突破,這個就是中國人民的福,中國科學家辛苦了,謝謝你們的努力和貢獻,向你們敬個禮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印度最大通訊社PTI(印度報業托拉斯)28日報道説,中國即將推出第一台具有獨特能力的X射線太空望遠鏡,用於觀察被認為隱藏在塵埃後面的銀河系中心黑洞和中子星等高能天體。

  太空望遠鏡全名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衞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X射線天文衞星,主要在硬X射線和軟伽瑪射線能段監測伽瑪射線暴,比國際上最好的同類望遠鏡接收面積大10倍,可以大幅提高探測伽馬射線暴、搜索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靈敏度。HXMT在1至250 keV的寬能量範圍內工作,具有更廣泛的能量範圍和更廣闊的視野,能夠完成以前需要幾顆衞星才能完成觀測任務。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銀河系中心位於位於人馬座方向,距地球約26000光年,是銀河系最明亮的區域,被認為有一個400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隨時都在上演各種極端物理活動,是銀河系最具活力最耀眼的舞台中心。遺憾的是,由於星際塵埃的阻擋,我們無法在可見光段觀察到這個熱鬧的大舞台。HXMT將反覆掃描銀河系,尋找發射X射線的天體,發現黑洞的新活動,研究極端重力和密度條件下中子星的狀態,以及極端磁場下的物理規律,揭示恆星演化的奧秘和宇宙起源等問題。如果發現任何天體處於爆發狀態,HXMT還可提供高精度的監測,並與太空或地面上的其它望遠鏡聯合進行多波段觀測。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黑洞或中子星如何從伴星中搶劫物質?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馬座A*明亮的X射線耀斑?這些都是全世界科學家急於回答的問題,中國新型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意義非凡,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幫助物理學實現新的突破。

  (2017-05-28)


  英國物理學會旗下的《物理世界》(PhysicsWorld)雜誌每年都會評選本年度的十大物理學突破,2016年物理學領域的新進展,你都知道嗎?

  由四位《物理世界》編輯和記者組成的小組挑選出了2016年十大進展,評判標準包括:研究的基本重要性;知識的重大進步;理論與實驗之間的密切聯繫;引起了物理學家們的廣泛興趣。

  今年的第一沒有什麼懸念,《物理世界》毫無疑問地將2016年年度最大突破授予了LIGO科學合作組織,表彰其“引起巨大變革的發現——有史以來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2016年度最大物理學突破: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開啓引力波天文學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2月24日,國會聽證會上的LIGO團隊成員們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常青久”:連會不會有引力波?引力波是啥樣的都沒搞清楚,就説探測到了引力波荒唐極了 ,竟然還有那麼多愚昧的崇拜者去信他們,真是科學界的悲哀!

  (2016-12-20)


  英國物理學會旗下的《物理世界》(

  Physics World

  )雜誌每年都會評選本年度的十大物理學突破,去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因量子隱形傳態方面的而當選2015年度最大突破,那今年呢?2016年物理學領域的新進展,你都知道嗎?

  撰文 Tushna Commissariat, Hamish Johnston

  編譯 怡若樂

  由四位《物理世界》編輯和記者組成的小組挑選出了2016年十大進展,評判標準包括:

  研究的基本重要性;

  知識的重大進步;

  理論與實驗之間的密切聯繫;

  引起了物理學家們的廣泛興趣。

  今年的第一沒有什麼懸念,《物理世界》毫無疑問地將2016年年度最大突破授予了LIGO科學合作組織,表彰其“引起巨大變革的發現——有史以來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

  2016年度最大物理學突破:

  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開啓引力波天文學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踏入白宮,走向人生巔峯:2月24日,國會聽證會上的LIGO團隊成員們

  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第一次提出廣義相對論假設的整100年後,美國LIGO科學合作組織利用先進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advanced LIGO,簡稱aLIGO)探測到了兩個獨立的引力波事件,成為2016年最轟動的科學大事件。2015年9月14日,就在先進LIGO還處於試運行的階段,科學家們探測到了第一個引力波事件,並於今年2月發表結果。第二組引力波在2015年12月26日通過了LIGO的探測器,大家稱它為“節禮日事件”,並在今年6月發表結果。引力波是時空的連漪——為了尋找它,科學家已經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觀測。

  這些測量意味着引力波真正成為了能夠探測天文事件的手段,標誌着引力波天文學和光學、射電望遠鏡與引力波相結合的多信號天文學時代的開啓。不久以後,全球其他地區的引力波探測器也將完成,將與LIGO的雙探測器一道形成全球引力波探測器系統。

  引力波的的兩個事件都是由遙遠宇宙的災難性事件引起——兩個黑洞的碰撞和最後的併合。在第一個事件中,具有36和29個太陽質量的兩個黑洞合併形成一個旋轉的,相當於62個太陽質量的黑洞,這個距我們約13億光年遠的事件被稱為GW150914。這一事件引起的引力波被當時新升級的aLIGO的兩個探測器同時探測到——一個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另一個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頓。事實上,當信號到達天文台時,這兩個探測器還在校準中。儘管如此,GW150914發出的信號如此強烈清晰,以至於通過肉眼就能以數據的形式 “看到”它,並且其統計確定性可以達到5.1σ。

  被稱為GW151226的節禮日事件中,所探測到的引力波也是由黑洞碰撞產生的。他們重達14和8個太陽質量,合併成一個旋轉的,具有21個太陽質量的黑洞,距我們約14億光年遠。2015年10月,LIGO記錄了第三個可能的事件,被稱為LVT151012。雖然統計的數據還沒有顯著到能作為一個發現,但是LIGO團隊仍然認為這個事件也是源於兩個合併的黑洞。

  LIGO在其四個月的觀察中檢測到三個事件,這不是什麼特別的事。LIGO的儀器已經靈敏到能檢測到其干涉儀臂之間1000個質子直徑的長度變化——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工程壯舉。

  LIGO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它的觀測成為了引力波和黑洞存在的第一個直接證據。此外,在兩個事件中合併的恆星質量黑洞不符合我們目前對黑洞的理解。天文學家原本認為,這樣的雙星根本不會形成,就算可以形成,它們之間離得也太遠以至於不能合併。LIGO的合作者也認為第一次檢測到的信號應該是來自於更罕見的雙中子星合併,而不是黑洞的結合。但最近的發現中的數據表明,雙黑洞合併的速度可能高於之前的預期。

  接下來是其餘的九個突破,排名沒有先後之分。

  同時處於兩個盒子中的量子薛定諤貓態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同時存在於兩個盒子中的“薛定諤的貓”

  美國耶魯大學的王晨、羅伯特·舍爾科普夫(Robert Schoelkopf)團隊,與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共同創造了一隻可以同時存在於兩個不同的箱子裏既死又活的“薛定諤的貓”。薛定諤的貓已經成為量子力學悖論的標誌,而在這項新技術中,裝着這隻“薛定諤的貓”的“盒子”是兩個糾纏的微波腔,“貓”由存在於每個空腔中的光子集合表示。這些集合可能是兩種量子態(代表“活着”或“死亡”)之一,而實驗團隊成功使整個系統進入一種狀態,即直到測量之前,兩個“箱子”裏的“貓”都處於既死又活的狀態。這一工作不僅以新奇的手段實現了同時存在於兩個箱子中的薛定諤的貓,也提供了一種利用糾錯協議存儲量子信息的新方法。

  德國科學家探測到釷-229原子核中的低能躍遷

  來自慕尼黑大學、GSI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美因茨亥姆霍茲研究所以及古騰堡大學的拉爾斯·馮·德温斯(Lars von der Wense)、彼得·斯若夫(Peter Thirolf)等人探測到了釷-229原子核一種罕見的時鐘躍遷。為了製造出更準確的時鐘,計量學界一直在嘗試將激光器鎖定到罕見的低能量核躍遷上來產生“核時鐘”。因為原子核受來自雜散電磁場的干擾影響較小,所以這樣的“核時鐘”原則上會比常規的原子鐘更加穩定。釷-229中所預測的7.8 eV的躍遷被視為理想的候選——但是物理學家們此前一直未能實際地檢測到它。通過釷-229原子和離子實驗,研究小組表明這樣的躍遷確實存在,其能量處在6.3~18.3eV之間。研究人員下一步的目標是改進測量方法,使得能量可以達到毫電子伏特的精度。如果成功,就可以用激光光譜學來研究該躍遷現象了。

  英國科學家研發出廉價的小型高靈敏度重力儀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新型重力儀

  格拉斯哥大學的吉爾斯·哈蒙德(Giles Hammond)和他的同事們研發了一種既廉價又小型的高靈敏度重力儀。這種小型設備可以對地球重力進行非常精確的測量,並可以配備到無人機飛行器或多傳感器陣列中,以執行包括礦物勘探、土木工程和火山監測的一系列任務。雖然這個重力儀不如目前最好的傳感器那麼靈敏,但是它的生產成本只有目前設備的1000分之一,並且明顯地比它們更小且更輕。 該設備的核心是“標準質量”(proof mass),它是位於兩個柔性支柱頂部的約10mm長的硅片。它的質量、抗壓構建和框架都使用標準的半導體制造工藝製造。

  首次在石墨烯中觀測到電子負折射現象

  哥倫比亞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和IBM的科裏·迪安(Cory Dean)、阿維克·高什(Avik Ghosh)等人測量到了石墨烯中電子的負折射。一些人工超材料具有負折射的性質,可以用於製造如理想透鏡之類的新型光學器件。材料中的電子可以表現為波的形式,所以負折射也應當發生在n型和p型半導體(p-n結)之間的界面處。科學家們已經證明了不可能在普通半導體中看到這種現象,因為在p-n結處,大多數電子會被反射。 迪安和他的同事們在石墨烯中構造出了p-n結,並確保其界面足夠平滑,以最小化反射現象,來允許他們測量電子的負折射。負折射可以用於將發散的電子束集中到一個點上,這是製造低耗能的電子開關的基礎。

  比鄰星的宜居帶發現小型岩石行星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美麗新世界:藝術家對比鄰星的設想

  “淡紅斑點”團隊在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的宜居帶中發現了一顆岩石行星的明確證據。這顆系外行星被稱為比鄰星b,質量約為地球的1.3倍,因此很可能是一個具有岩石表面的類地行星。它處於比鄰星的宜居帶內,這意味着,理論上其表面可以存在液態水,甚至可能有大氣層。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距離太陽只有4.2光年。雖然比鄰星b表面的紫外線和X射線照射可能比地球更強,但研究小組表示這並不排除大氣層的存在的可能。他們認為,行星上是否存在液態水乃至生命,取決於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兩種不同離子間發生量子糾纏

  牛津大學的克里斯·巴蘭(Chris Ballance)和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的廷·雷伊·坦(Ting Rei Tan)等人成功讓不同離子間發生了量子糾纏,並對其進行了測量。兩個研究小組各自獨立完成了這一工作,該研究或將為建造基於兩種以上不同種類的離子的離子量子計算機奠定基礎。在執行特定的量子計算任務時,一些離子比其他離子表現得更好,因此科學家想到,或許混合離子系統可以提高量子計算效率。牛津研究小組使相同元素的兩種不同同位素離子——鈣-40和鈣-43發生量子糾纏,而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小組則使用鈹-9和鎂-25進行量子糾纏。

  擁有大視場、高分辨率的新型顯微鏡頭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小鼠胚胎的放大圖

  英國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的蓋爾·麥康奈爾(Gail McConnell)、布拉德·阿莫斯(Brad Amos)等人研發出了一個同時擁有大視場和高分辨率的新型顯微鏡鏡頭。這種鏡頭被稱為“mesolens”,能讓共焦顯微鏡對更大的生物樣品形成3D圖像,同時能顯示出亞細胞級別的細節。能在單個圖像中查看整個標本的功能,給很多生物學研究過程帶來了便利,而且可以確保重要的細節不會被忽略掉。研究人員們利用定製的共焦顯微鏡的鏡頭對12.5天大的小鼠胚胎成像。他們能夠成像單個細胞、心肌纖維,呈現亞細胞的細節,而且不只可以在樣品表面成像,還可以在整個胚胎內部成像。

  首次利用量子計算機成功模擬高能物理實驗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研究所和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瑞納·布拉特(Reiner Blatt)、彼得·佐勒(Peter Zoller)等人使用量子計算機模擬了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團隊使用四個被捕獲的離子來模擬電子-正電子對的產生和湮滅。雖然這一過程使用普通的計算機就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結果,但是離子增加到30多個的時候,即使是功能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解決,不過量子計算機就可以做到。該團隊已經制造出包含許多離子的系統,但進行實際模擬之前,它的性能還需要得到顯著改進——這在十年內是有可能實現的。

  德國物理學家制造出單原子引擎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炙熱的設備:捕獲鈣原子的實驗裝置

  來自德國美因茨大學的克里安·辛格(Kilian Singer)、約翰內斯·羅斯納格爾(Johannes Rossnagel)等人制造出了基於單個原子的發動機。這是一種熱力發動機,將温度差轉化為機械功。研究人員將單個鈣原子捕獲到漏斗形捕集器中,接着使用電噪聲加熱原子,隨着温度增加,它在徑向方向上的振盪變大,使其對電位較高的區域進行採樣,讓粒子到達捕集器的較大的一端。通過週期性地打開和關閉電噪聲,研究人員使原子在捕集器的兩端之間振盪,這可以防止原子逃離捕集器——而將原子保留在捕集器中所需的能量是發動機提供的。他們的下一個研究目標是進一步冷卻原子並將其更牢固地限制起來,使得它的行為更像量子波包而非經典粒子,這可能將打破熱力學和量子力學研究之間的隔閡。

  原文鏈接:

  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2016/dec/12/ligo-gravitational-wave-discovery-is-physics-world-2016-breakthrough-of-the-year

  轉載請先聯繫[email protected]

  歡迎關注環球科學的微信公眾號(ID: huanqiukexue),《環球科學》12月號已上市,點擊文末閲讀原文即可進入微店購買。《環球科學》年度鉅獻黑洞專刊同步熱銷中!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領導誇我長德帥”:既然發現了引力波,那就給我們指引了尋找地外文明方向!!!

  網友“額你有時間”:看不懂的舉手

  (2016-12-16)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北京時間11月9日上午,作為目前全球獎額最高的科學獎項,被譽為科學界“第一鉅獎”的“生命科學突破獎”揭曉了其新一屆獲獎名單:中國科學家王貽芳作為大亞灣中微子項目首席科學家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項。

  “生命科學突破獎”於2013年開始頒發,其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遠超諾貝爾獎,堪稱超級“諾貝爾”。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夫婦作為捐助人正式加入該基金會,馬雲同時出任基金會理事。王貽芳由此也成為馬雲出任“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理事後迎來的首位中國科學家。據悉,本次包括王貽芳領導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小組在內,全球共有5個團隊獲得本次“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據瞭解,“科學突破獎”是由俄羅斯富翁尤里領銜資助並於2013年開始頒發,此次頒發的獎項有生命科學突破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數學突破獎、物理學新視野獎、數學新視野獎以及青年挑戰突破獎。

  責編:王剛

  編輯:陳強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老魯”:大讚,中國科學家

  網友“322hs”:真棒頂呱呱

  網友“liuxuewu”:發現這個也能得獎?

  網友“愛荷華”:這傢伙如果不死,能活着獲得更多的獎項!

  (2016-05-1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830 字。

轉載請註明: 物理學重大突破:科學家找到“天使粒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