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塹變通途 致富加速度

“路通了,日子也就好起來了!”在貼滿瓷磚、嶄新靚麗的小平房前,看着從家門口延伸出去的水泥路,威寧自治縣海拉鎮江邊村62歲的村民唐貴才十分激動。

“以前到對岸的雲南火紅鄉背瓦修房,一個來回需要8個多小時,一揹簍只能背70塊瓦,而修建這麼一棟房子需要幾千塊瓦。”唐貴才説,以前不通車,天不亮就要出發,翻山過樑,全靠人背馬馱。

在海拉鎮,可以看到兩種景象:站在海拔2879.6米的貴州第二高峯平箐樑子,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崇山峻嶺,雄壯蒼涼;走到海拔1400米牛欄江低谷地帶,則是溝壑縱橫,河水奔騰。過去,分佈在高山與低谷之間的村寨,被溝壑分割成一處處“孤島”。

交通,成了海拉決戰貧困的首要任務。

1997年,在海拉鎮黨委政府的組織下,時任江邊村村委會主任唐貴才帶領大家,扛起鋤頭鋼釺,背上乾糧向大山進發。其他各村將修路任務承包到每家每户,向破除交通瓶頸發起衝鋒。

“汗水打濕後背,肩膀磨起了血泡,半個月的時間修了80米的毛路。”村民唐貴平至今還記得當時的畫面,全村老少靠着一鋤一鋤的挖,雖有戰天鬥地的雄心壯志,但山體陡峭,岩石多,施工難度太大。

與江邊村相比,處於半山之間的文爐村文爐嘎組條件相對好一點,當地村民們趕上了馬車。“一駕馬車可以抵6個人的勞動力,拉點肥料和磚瓦方便得多,但也危險。”村民施紹柱説,由於道路窄坡陡,馬車往往不受控制,幾年間就發生了三起事故。

隨着脱貧攻堅的不斷推進,海拉鎮得到了更多的政策傾斜。2014年以來,在省發改委的幫助下,海拉鎮在海拔1900米的村落聚居地帶分兩期修了63.5公里的環山公路,將各村連接起來。

“2016年,我們走遍了全鎮18個村,每一個需要修路的地方都在地圖上用紅筆標註説明。”海拉鎮鎮長丁潤朋説,為了破除交通瓶頸,每一步都不能錯。

經過三年的交通大會戰,海拉鎮新修建了輻射13個村的56公里環山公路、改擴建秀海路和黑海路,完成3條主幹道建設;通過“組組通”和浦發基金項目新建264公里的78條支幹路。加上老舊道路修繕,海拉鎮境內的硬化路達到430公里。

路通了,村民的生活也有了奔頭。唐貴才用車輛拉磚修建了新房子,江邊村近幾年就增添了上百台轎車和幾百輛摩托。施紹柱告別了馬車,購置了拖拉機在鎮里拉貨。

路通產業興,隨着通組公路、環山公路等“毛細血管”的打通,海拉鎮黨蔘產業迎來發展高峯,從一個交通閉塞的西南小鎮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黨蔘交易市場。

2019年,海拉鎮種植黨蔘近1.5萬畝,產值約1.2億元,帶動2961户貧困羣眾實現户均增收7500元。2020年,全鎮黨蔘種植面積擴大到2萬畝,預計將帶動户均增收1.2萬元。海拉鎮還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種植青花椒5000畝,馬鈴薯2萬畝,烤煙2500畝,確保户户均有脱貧產業。(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周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0 字。

轉載請註明: 天塹變通途 致富加速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