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探訪脱貧攻堅一線故事。今天,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走進寧鄉市資福鎮珊瑚村。這個昔日的省定貧困村,如今依託“合作社+公司+農户”的發展模式,逐步擺脱貧困,走上鄉村振興之路。
【視頻】走進小康·記者探訪脱貧路③丨珊瑚村:“企業+合作社+農户”模式 唱響產業“富民曲”
珊瑚村位於寧鄉中部,地處雪峯山餘脈烏龍山下,2014年被評定為省定貧困村,全村1620户6100餘人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户235户660人。來到珊瑚村,眼前看到的景象,與我們最初的想象不太一樣,鄉村公路四通八達、乾淨整潔,田間地頭還有白鷺在飛翔。
寧鄉市資福鎮珊瑚村第一書記 魯鵬兵:
這是我們的水產養殖基地,主要是養殖了黃鴨叫和羅氏蝦,流轉了土地150多畝,有三户貧困户參與合作社的經營。
魯鵬兵告訴記者,作為市人防辦和市婦聯聯點扶貧村,他已是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珊瑚村近年來的變化可以用“蝶變”二字來形容。村上成立了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1300多畝,重點建設了蘆筍種植、珊瑚水果、水產養殖、水果等基地,形成了以“合作社+公司+農户”的發展模式。
寧鄉市資福鎮珊瑚村村民 謝華:
只要人肯幹肯勤勞,我覺得不管走到哪裏,都能走出一片天地。
長沙廣電新聞中心全媒體記者 李劼:
您多少錢一天?
珊瑚村村民 袁金秀:
一天工資100元,做滿工3000元一個月。
長沙千木苗木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餘:
面積目前是20畝,下半年會擴大規模到100至150畝。我們的宗旨是帶動當地經濟。目前,在我們這裏長期工作的貧困户有8户。
寧鄉市資福鎮珊瑚村黨總支書記 謝擁軍:
這是我們蘆筍基地,佔地面積大概是40畝,每畝的產值是4000-6000元,119户貧困户390人蔘與分紅。
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珊瑚村還為貧困户量身定製產業扶貧“菜單”,讓貧困户根據自身條件自主選擇參與其中一項或幾項產業。
長沙廣電新聞中心全媒體記者 李劼:
HDMI線檢測然後市面上賣,年產值是多少?
羣創福電子配件經營部扶貧車間負責人 楊海江:
一般200多萬。
珊瑚村的村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由政府補貼生產成本,合作社和基地免費提供資源和技術,村上與貧困户簽訂單合同。同時,無勞動能力的21户貧困户參與土地流轉,21户特困户參加公益性崗位。村民曾廣桃就在村上擔當了公益性崗位。
珊瑚村村民 曾廣桃:
這個房子政府幫我出了4萬元,我自己出了2萬多。
長沙廣電新聞中心全媒體記者 李劼:這些傢俱都是你自己買的嗎?
珊瑚村村民 曾廣桃:不是,是聯點幫扶幹部送的。當地政策、國家的支持,讓我翻身了。
寧鄉市資福鎮珊瑚村黨總支書記 謝擁軍:
現在只有4户9人沒有脱貧了,我們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將落實好上級政策,擼起袖子加油幹!
■ 村級集體經濟從零到2020年有望突破50萬元
■ 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650元提高到2019年的23000元
■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邁開大步走在鄉村振興大道上
過去的窮山村華麗變身,真正實現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蝶變”,昂首闊步走在了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內容丨李 劼
製作丨陳梓欣 曹 芹 蔣曉菁(實習生)
編輯丨黃 軼肖 斌
品控丨文 琳
策劃丨鮑新文 伍立新
最近公眾號平台更改了推送規則
不再按時序展現
如果你不和我們互動
以後可能就
再也收不到我們的推送了
所以如果不想錯過內容
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
以及星標公眾號
經常來看看我們又更新了什麼
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
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閲列表裏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
【來源:長沙觀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