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領袖曾説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若是談起比亞迪車子,比亞迪總裁總是不可避免的被提起。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可以説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出身貧寒,究竟是什麼樣的經歷使得他從寒門子弟一躍成為比亞迪總裁這樣一位在富豪榜上存在的人物?
貝克曾説:"困難是一個嚴厲的導師,和我們角力的人可增強我們筋肌,並磨練我們的技巧。"或許正是出身貧寒,才使得他經歷了其他人沒有經歷的苦難,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成就了現在的他。
據説,王傳福的一生中最應該感謝的就是他的兄嫂,他的成功與兄嫂脱不開聯繫。那麼,王傳福究竟經歷了什麼?他的兄嫂又幫助了他什麼?
家貧品端
王傳福1966年出生於安徽無為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一切尚未發生之前,他們的家庭可以説是和睦美滿而又幸福,温飽也不是問題。
他的父親是個手藝人,作為一個木匠,尤其是60年代的木匠,是及其吃香的。除此之外他的父親也是我黨的忠實信仰者,曾擔任大隊書記一職。他父親在職期間,處事公允,對於村民也多有幫助,在村民中也有很好的口碑。
王傳福的母親是一個賢妻良母,在家可以教導好孩子,教給孩子以忠厚本分,對外可以對丈夫多加照顧,不必擔憂家裏的事物。在這種家庭氛圍之下,王傳福及他的兄弟姐妹,也都有着十分堅韌的性格,百折不撓。
也正是由於王傳福的母親和父親與鄉里的友好相處,對鄉里鄰居的多加幫助,使得後期王傳福上學有多個鄰居借錢給他,從而使他能夠完成學業。
如果説故事到這裏,只能説是家庭美滿。但在王傳福13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不幸病逝。家中的頂樑柱倒塌,母親以柔弱的身軀撐起整個家庭,兄弟姐妹尚小,上學等支出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家裏的情況更是每況愈下。
作為長子的哥哥,不得不擔起家庭的重任,小小年紀便退學賺錢養家。俗話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庭的困苦,使得王傳福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努力讀書,最終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殷切期望。
生活的打擊接踵而來,母親在他15歲那年也不幸去世。母親的去世意味着,家庭的重擔完全在哥哥的身上。生活的苦難不得不讓他努力堅強。
哥嫂培養
受母親去世的影響,王傳福發揮失常,並沒有如願考上中專,他也曾經想過放棄,當哥哥秉持着母親當初的想法,堅持只有讀書才能夠出人頭地。無奈之下,只好選擇上當地的普通中學。
選擇上普通中學的弊端就是,王傳福的家庭並不足以承擔他三年的學費,即使如此,他的哥哥和嫂子也沒有放棄,借錢省口糧賣嫁妝種種手段為他籌集錢財供他上學。
王傳福的嫂子張菊秀,也在母親去世後踏入這個家庭,都説長嫂如母,她的嫂子在這個家庭扮演起了當初他母親的角色。她賢良淑德,為家裏操勞,處理好家裏的事務,不讓在外賺錢養家的丈夫有負擔,不讓在外求學的弟弟擔憂。
高中學費不高卻也不低,往往是這個家庭,東拼西湊才能攢夠的費用。除此之外,王傳福還需要生活費,畢竟人是有需求的,吃飯也是要錢的。
每週的生活費也成為了讓他的兄嫂發愁的源泉,在家裏及其緊缺的時候,他的嫂子哥哥寧願苦了自己也不願意讓在外上學的弟弟受苦,他們四處借錢,終於在王傳福上學前湊出了5元錢。
雖然只是五元,但在那個時代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果説,上高中時候的學費還能夠湊出來,那麼上大學的費用對他們來説就更為昂貴了。
在得知上大學的費用是這個家庭難以支撐的時候,王傳福想過,放棄上大學的機會,也想像哥哥一樣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個勞動力。當哥哥和嫂子知道的時候,極力勸阻他。聲稱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他上學。
雖然最後沒有砸鍋賣鐵供他上學,但他卻將自己極為珍貴的幾件物品送給弟弟。在外面上大學總要裝點自己,他哥哥便將結婚時的手錶等物品送給王傳福。考慮到弟弟在外求學不容易,他便一同去弟弟所在的城市謀生,以求給弟弟生活的更多幫助。
再苦再累,兄弟兩個沒有絲毫埋怨對方的意思,相互扶持,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王傳福不負哥哥的付出,大學期間名列前茅。
功成名就
1987年,畢業於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後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繼續學習。碩士畢業後,王傳福仍舊在這個行業內披荊斬棘。在學期間的理論學習,讀碩期間的研究經驗,使得王傳福對這一行業有着極大的興趣和及其敏感的商業嗅覺。
經過他的調查發現,電池方面的研發仍然是國內急需的突破。想到日後科技將繼續發展,手機(大哥大)甚至更多電器的發明和使用,會導致電池的需求急劇增加。
明白這一點的王傳福,很快與人合作,創造了比亞迪的品牌,與日本等多家電池公司競爭市場。創業不久的他,卻遭到金融危機,他的產業遭到重創,幸而及時調整,使得其建偉安全的度過了危機。
1997年,比亞迪以低成本的優勢取得了鎳鎘電池領域的優勢份額。在此處獲得成功的他有進軍鋰電池,以強勢的態度,使得國內的鋰電池聞名,成為電池供應商的三大巨頭之一。
王傳福經此創業歷程,2009年以350億財富登頂中國首富,此後,又榮登福布斯榜,成為名副其實的富豪,白手起家的總裁。成為首富的他,並沒有忘本,感激兄長嫂子之餘,為其安排了合適的職位。兄嫂在後勤工作,又為其公司的成長立下了汗馬功勞。
文/趙賀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