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母女”考研,同時被錄取:自律讓人生更精彩

近日,西南醫科大學公佈了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公示名單,一對相差25歲的“神仙母女”雙雙上榜,引來網友熱議,紛紛被母女倆勵志的人生所激勵。

50歲的母親白永旗被公共管理專業擬錄取,25歲的女兒露露(小名)被兒科學專業擬錄取

母親白永旗是兒科護士長,科室的“大總管”,事無鉅細。女兒露露在臨牀一線三班倒,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母女倆只能在繁忙的工作間隙爭分奪秒學習,這需要多大的自制力!是自律讓她們的人生更加精彩

每次這樣勵志的報道出來,都會激勵很多人,立下各種flag,“我要減肥成功”,“我要考公上岸”,諸如此類。剛喝下“雞湯”時,大家都鬥志昂然,可時間一長,又有多少人還在堅持呢?

我們都想成為自律的人,可實現起來真的太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呢?

女兒露露這是第三次參加考研,但複習不在狀態,為了鼓勵女兒認真準備,白永旗決定用實際行動感染孩子,做一名陪考媽媽,加入“考研大軍”。這一來,露露壓力陡增,“如果她考上了我沒考上,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母親為了鼓勵女兒,女兒為了“面子”,這就是強大的動機。一個強烈的動機能激發人們的能力去做到原本做不到的事。

美國心理學家弗雷德裏克·赫茨伯格在他1968年發表的一篇著名的文章中,提出了著名的激勵理論:

“如果我踢我的狗,他會動。當我希望他再次移動時,我該怎麼辦?我必須再次踢他。同樣,我可以給一個人的電池充電,然後再充電,然後再次充電。但是隻有當一個人擁有自己的發電機時,我們才能談論動機。然後,不需要外界刺激,一個人想要做。”

電影《翻滾吧,阿信》裏,從小喜歡體操的阿信因為小兒麻痹遭到家中反對而放棄體操,於是開始了打架鬥毆的生涯,結果在一次鬥毆中,好朋友菜脯打昏黑社會老大的兒子,被迫逃亡,最後客死他鄉。好友的死成了阿信內心想要繼續練體操的強烈動力,最終他不負眾望,贏得獎盃!

《成功,動機與目標》一書中提及,動機分為進取型和防禦型兩種,前者是想要獲得更多體驗,後者則為了保住現有的一些東西。通常,當你處於一種較為舒適的環境下或者你本來就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時,更多地尋找“”進取型“”動機,比如一個本來就很纖細的女性健身是為了追求線條美;而當你處於舉步維艱的境況下,就只能破釜沉舟尋找“防禦型”動機,比如一個重度肥胖症患者健身是為了活下去。

我並不認為後者的動機一定比前者強烈,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性格、生活環境等情況尋找最為強大的動機,併為之努力。

強烈的動機會促使人們付諸行動、為之努力,甚至在短時間內就能實現目標;但這可能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不能給予無限的動力。

去年年底的一檔健身類綜藝節目裏,錢楓在六十天內成功瘦身,不僅感動了自己也激勵了很多觀眾;可僅僅半年時間,今年年初,錢楓又因為“胖”上了熱搜。很明顯,那是因為錢楓並沒有把節目裏節食運動的行為養成習慣。

某檔綜藝節目中錢楓瘦身成功

錢楓因為“胖”上了熱搜

只有當我們將行為養成習慣後,我們才不會三分鐘熱度。習慣並靠不是所謂的“21天養成計劃”就可以養成的。

首先我們要降低行為的複雜程度。朋友小王立志健身增肌,第一天他瀏覽了各大健身論壇,跟着攻略置辦了一系列的健身裝置;第二天一鼓作氣去健身房報了整整一年的私教課;第三天當他花了半小時穿戴到了健身房面對教練給他列好的滿滿十頁紙的訓練計劃時,鬥志頓失。人們面對複雜的事物總是畏難的,我們應該將它分解,先從最簡單的地方入手,這樣比較容易開始,更容易持續下去。健身達人給小王的意見是先去體驗一下健身房的鍛鍊方式和氛圍,看是否適合自己再做決定。類似這樣,不必一開始就滿打滿算,先從碎片式的體驗開始,把時間切成小塊,這麼做,一方面節約了時間,另一方面,也能迅速幫助自己確定是否想在培養這個習慣上再投入時間。

最關鍵的是一次只專注一個行為。將複雜的行為化整為零後,為了減少習慣養成的阻力,我們應當一次只專注一個行為,且程度越高越能培養成功。小王在健身開始前,就花費了很長時間在穿戴運動裝備上,運動服、毛巾、耳機、臂袋、跑鞋... ...這些瑣碎的事已經耗去了他很多精力,讓他更快的想放棄。所以,更有效的做法是:穿上一雙合適的運動鞋從跑步開始!

2018年世界盃上,當時33歲的C羅面對媒體自豪的説“如今的我,有着23歲的身體。” 即使深夜也毫不懈怠完成訓練計劃,常年水煮雞肉加沙拉,是自律成就了C羅。在接受央視《天下足球》採訪時表示,“我其實沒那麼偏執,該放鬆還是要放鬆,可以吃一些想吃的美食,也可以跟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睡得很晚,但在99%的時間裏,要保持自律”。

C羅在央視《天下足球》採訪中談及自律

自律如C羅只會在僅僅1%的時間裏懈怠,我們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誘惑,或許是減肥期間的一塊蛋糕,或許是複習考公時朋友的邀約,看似微不足道,也許我們能抵禦住一次兩次,但很容易淪陷在“就一小口”、“就一小時”的藉口裏,漸漸我們懈怠的時間就從1%到10%甚至100%。只有預先做好應對的計劃,我們才能經住誘惑。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損失厭惡」,它描述的是這樣一種心理狀況:損失100塊的痛苦遠遠大於得到100塊的快樂--即:比起喜歡「得到」,人們更討厭「失去」。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損失厭惡」的心理,多關注自己漏掉的那些日子,這樣能大大降低持續偷懶的可能性,儘快回到習慣養成的軌道上。

當你忍不住要吃那口蛋糕時,想一想這口蛋糕的熱量讓你之前兩小時的汗水白流了;當你想出去跟朋友聚會時,想一想這一小時刷的漏刷的題可能就是考試的重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36 字。

轉載請註明: “神仙母女”考研,同時被錄取:自律讓人生更精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