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着空間偵察衞星的誕生,陸基地下井發射的彈道導彈已經變得不安全了,像這種固定發射井的核導彈很容易在敵人先發制人的第一波核打擊下被摧毀。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讓它動起來。於是就誕生了公路機動發射和鐵路機動發射兩種新模式。
其中鐵路機動平台的概念誕生於蘇俄,其中最有名的導彈列車當屬''幽靈列車''。這款''幽靈導彈列車''搭載了一枚SS-24洲際彈道導彈,其中SS-24導彈是一種高達120噸的四級固體導彈,其最多可同時攜帶10枚當量為10萬噸的核彈頭,最大射程高達1.3萬公里,圓概率誤差僅為200米,可以打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威力十分的驚人。
鐵路機動平台的最大優勢就是隱蔽性強,機動性能好,可以躲過敵國的衞星偵查。''幽靈導彈列車''除了運載核導彈的車廂長度略微長一些外,其他的就和普通的列車沒什麼兩樣,這種導彈列車每天可以機動1000公里以上的距離,敵方的偵查手段很難找到它的具體位置。
蘇俄人使用這種鐵路發射平台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國土廣袤,人口又少,特別是東部西伯利亞地區基本上沒多少人口,因此其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也相對較差,國內很多城市之間的交通還是以航空為主。這樣的環境下鐵路機動平台就顯得比公路機動平台靠譜。
還有一點就是蘇俄當時的核導彈大部分還是液體的,固體相對比較少,性能上也不如液體導彈,而且其導彈的個頭和重量都普遍比較大,就像SS-24核導彈雖然是固體導彈,但長度卻達到了21米,重量更是高達120噸,公路運輸發射顯然不可能。
最後一點就是蘇俄的國土靠近北極,常年氣温都很低,經常下雪,公路運輸就更不容易,也容易暴露,畢竟他們沒有我們的''地下長城''供其隱蔽。相對來説鐵路機動會顯得更具隱蔽性。
但是鐵路機動發射平台的缺點也很明顯,首先一點就是導彈列車需要在軌道上運行,一旦發生戰爭,鐵軌很容易就被對手摧毀,鐵路一旦被炸燬,導彈列車也就徹底癱瘓了。
另外鐵路機動平台發射導彈沒有公路發射車來得方便,導彈發射時產生的反作用力非常大,這些作用力全部集中在鐵軌上,很容易造成路基的損壞,也威脅到其他列車運行的安全性,因此需要特別加固的路軌才能承受,這大大的限制了其實用性。
鐵路機動平台的維護保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加上現在的固體核導彈無論尺寸還是重量都大大的縮小了很多,使用多軸公路機動平台運輸和發射已經可以輕鬆實現,導彈列車完全失去其存在的價值,因此退出來歷史的舞台也就成了必然,事實上全世界也只有蘇俄使用過這種特殊的核導彈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