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於一戰時期的坦克發展至今已經成為現代地面戰爭的關鍵性兵器之一。身披重甲、手執利炮、縱橫馳騁、一騎絕塵,用這幾個詞基本上就可以將坦克的優點完全的表現出來。作為近現代戰場之上名副其實的“陸地之王”,坦克自誕生至今已有百年曆史,從最初的一個簡單菱形鋼板“鐵疙瘩”到現在兼具火力、機動、防護、隱身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高科技陸地兵器,它的發展也正是人類科技進步的一個縮影。
陸戰之王——坦克
1916年英國人首次將48輛馬克Ⅰ型坦克投入到了索姆河戰役當中,雖然初次登場的表現並不是很完美,但它的登場卻預示着陸戰兵器的變革。儘管這是一輛沒有炮塔的坦克。
英國人發明的馬克Ⅰ型坦克
炮塔,現代坦克最基本也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英國無炮塔坦克登場之後,法國雷諾公司緊隨其後也推出了自己的施耐德CA-1型坦克,該型坦克與馬克Ⅰ型差不多,笨重而緩慢,唯一的區別是它配備了75毫米的火炮。不過在炮兵指揮官讓·巴蒂斯特·尤金·埃斯蒂安的建議之下,雷諾公司開始嘗試製造另一種輕型坦克用以輔助CA-1型坦克使用,這就是雷諾FT-17。它是當時世界上第一款裝備有炮塔的坦克,這種開創性的設計被一直沿用至今。
雷諾FT-17,世界上第一種帶有炮塔的坦克
炮塔可以稱得上是目前主戰坦克的核心部件了,所有的武器系統全部集中於炮塔之內,指揮官、炮手通常所在的位置也處於炮塔內的兩側。一些常用的附件被放置於炮塔之中,比如轉動和控制系統、觀瞄系統、炮穩系統等,此外炮塔還是除駕駛員之外其他人員進出的唯一艙口(梅卡瓦坦克除外)。因此如此關鍵的炮塔在坦克上的防護水平也是最高的,我們所説的坦克裝甲有多厚,其實均是指在炮塔正面的裝甲厚度。
德國豹2主戰坦克的炮塔
以美軍的M1A1坦克為例,在炮塔內的關鍵設備包括:一門120毫米滑膛炮、熱成像儀、激光測距儀、火控系統、炮彈裝填機、炮長指揮潛望鏡、夜視儀、後備火力控制系統、通訊系統等。在炮塔之上的裝備包括兩個六管煙霧發射器、一挺M2重型機槍、一挺7.62毫米M240同軸機槍、反應裝甲等。在其他坦克上還裝備有激光致盲武器、防彈欄柵、主動防禦系統、頭盔顯示器等多種附件。
M1A1主戰坦克炮塔內部
雖然現在的坦克已經“矮”了很多,但總的來説炮塔所處的位置仍是坦克的最高點,在戰鬥中首次被命中的概率仍然很大。而且如果想要真正地擊毀一輛坦克,那麼摧毀炮塔絕對是最直接的方法。根據一份自二戰以來坦克被擊毀的數據統計,坦克在戰鬥中有大約80%是因為被擊中炮塔而損毀的。因此炮塔的防禦對於坦克本身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炮塔的設計一直都是坦克設計師最頭痛的一件事,太大了,目標招搖,容易被擊中。太小了,空間不足,現代坦克那麼多的設備放不下。
美國M1A1主戰坦克
所以對於炮塔的設計,還真的需要一番斟酌。當然了,未來坦克的無人炮塔也就無須考慮這麼多了。
炮塔的防禦作為坦克的核心,炮塔的防護自然是坦克設計的重中之重。那麼如何最大程度地做好炮塔防禦呢?首先當然是採用最好的防護,早期的坦克主要用於支持步兵作戰,並未考慮與坦克或者其他的重武器交手,因此薄薄的裝甲也倒可以應付輕武器的攻擊。
一戰時期的坦克,造型比較怪異
不過到了二戰時期,大規模的坦克大戰時有發生,裝甲防護開始被重視起來,而炮塔上的裝甲也被不斷的加強。從最初的均質鋼裝甲、特種裝甲到間隙裝甲、複合裝甲,從貧鈾裝甲到至今大量使用的反應裝甲,在重量減輕的同時防護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
德國Panzer-Ⅳ型坦克
不過裝甲太多也不是好事?畢竟機動性能也是坦克的一項關鍵性指標,因此找到重量和防護二者之間的平衡點很關鍵。除了增加裝甲厚度、使用特殊裝甲之外,另一個增加炮塔防護能力的手段就是設計,採用帶有傾斜面的炮塔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炮彈的毀傷效果。而這種設計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蘇聯的圓形炮塔結構。
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
在自身裝甲做足、做好的情況之下,現在坦克大都掛有反應裝甲,還設置有主動防禦系統、防彈格柵、防彈鏈網等諸多防禦措施,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保護炮塔在受到攻擊時損傷降到最低。
炮塔的旋轉坦克炮塔位於坦克車身的中心位置,底座與車身的內部連接處有一圈齒輪,該齒輪與車身的動力齒輪相齧合,由動力齒輪帶動炮塔的旋轉。在驅動方式上有機械旋轉和手動轉動兩種,炮塔的旋轉速度取決於採用何種的驅動方式?一般使用機械、液壓、電動式傳動,旋轉360°所需要的最短時間大約在20秒左右,如果是手動(現代坦克基本沒有這種配置了)的話,那麼需要一分鐘以上的時間才可以完成一次旋轉。
在炮塔的形狀上一般可以分為圓錐形炮塔、多面體炮塔、半球形炮塔、搖擺炮塔等。我們常見的蘇聯/俄羅斯的坦克炮塔多以半球形炮塔為主,這種炮塔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其良好的避彈效果,不過到了現在隨着炮彈速度和動能的提高,簡單的依靠炮塔設計來避彈已經不太現實了,所以這種炮塔基本已經沒有國家使用了。
蘇聯T-55坦克,炮塔為半球形結構
而歐美國家的坦克大多數是多面體炮塔。就是那種方方正正的炮塔,或者是帶有一定稜角的炮塔。這種炮塔是現代坦克的主流炮塔,因為這樣的設計可以在多個方位掛裝反應裝甲,配合自身的裝甲,雙重保護更有利於戰場防護。
德國豹2主戰坦克
圓錐形炮塔只適合於防護要求不高的裝甲戰車使用,而搖擺炮塔是法國人的專利,很少有國家採用。在未來越來越多的無人炮塔將會裝備到坦克之上,其形狀也就因設計而異了。
另類的炮塔在百年的坦克發展史上,炮塔雖為坦克的核心,但也有一些設計拋棄了炮塔。除了最初的坦克沒有設置炮塔之外,目前在役唯一一款無炮塔坦克當屬瑞典的S型坦克了。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在坦克的重量和車身高度有一定的優勢,低矮的造型可以使本身的目標變得很小,不易被擊中。但在射擊時,火炮轉換高、低、左、右方向時則需要靠車身的移動配合,反應速度沒有單獨設置炮塔那麼順暢。
瑞典S型坦克
沒有炮塔的設計被認為是非主流,但炮塔太多了也可能是一種累贅。在炮塔剛剛流行的那幾年裏,人們就想着是不是炮塔越多威力越大呢?因此許多多炮塔坦克被製造出來,比如最先嚐試的是法國的FCM 2C雙炮塔坦克,此後英國的A1E1五炮塔坦克、蘇聯的T-28雙炮塔坦克、T-35五炮塔坦克先後被製造出來。
法國FCM 2C多炮塔坦克
不過這些戰場“怪獸”都未服役太長的時間就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究其原因,在發動機性能有限的時代,多炮塔意味着重量的大幅度增加,對於坦克機動性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且火力方面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強,且威力也不足,人員配置也多,更無從談起防護性能了。
蘇聯T-35坦克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製造困難,德國人為了簡化生產,部分坦克甚至都取消了炮塔的旋轉功能,更何況這種多炮塔設計,其製造的複雜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