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劃手機太多傷眼?吃雞蛋來補就對了
10月24日電 台灣《聯合報》刊文稱,過去對於雞蛋的食用有不少負面的印象,認為可能增加體內膽固醇含量,引發心血管疾病,但最新的研究則認為,每天吃適量的雞蛋,不僅不會增加膽固醇量,反而有許多好處,像是劃手機太多傷眼,吃蛋可以保護眼睛黃斑部,還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發生率,並預防骨質疏鬆等。
資料圖:雞蛋。何旭輝 攝
文章摘編如下:
台灣一醫院醫師梁永昌説,雞蛋內所含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特別是蛋白質方面,幾乎提供了全部人體正常生理代謝所需的氨基酸種類,故被譽為一種“完整蛋白質食物”。
梁永昌表示,長久以來,尤於醫學界及營養學界就膽固醇對人體生理健康影響的認知與瞭解並不十分清楚正確。認為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過高會導致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故雞蛋蛋黃含有高量膽固醇而被污名化,導致日常雞蛋的攝食量受到限制。
研究顯示,雖然蛋黃含有高量的膽固醇,但是長期攝食雞蛋後,7成以上受試者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並沒有升高,這是因為人體肝臟每天都會製造大量的膽固醇,從食物中攝取較多的膽固醇時,肝臟相應的就會製造較少量的膽固醇。
梁永昌指出,食用雞蛋反而可提升體內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膽固醇)的濃度,對好膽固醇比例偏低的民眾而言,雞蛋是最佳的選擇,對於其他3成的人,雞蛋的確會讓體內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壞膽固醇)含量升高,但一般升高幅度不大,且壞膽固醇升高的部份是屬於較無害的大LDL份子,而非有害的細小稠密的LDL份子,不會增加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梁永昌強調,更重要的是雞蛋內所含有的膽鹼對胎兒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特別是腦部的記憶功能,並可減少成年後發生壓力性及慢性疾病如高血壓、代謝症侯羣等的機會,正常神經管的發育,腦部結構的正常發育等;同時每天食用一到二顆雞蛋可有效預防及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
而早餐食用雞蛋,蛋內之蛋白質成份可導致飽腹感因而減少每日零食,餐量及總熱量之攝取,對節食族羣更容易達到有效減重的目標。
梁永昌亦提及在年長者部分,黃斑部病變是導致老人失明之主要原兇,雞蛋所提供的類胡蘿蔔素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可保護視網膜,降低黃斑部病變及白內障之發生率,維護老人族羣的視力健康。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累積在黃斑部可有效的保護黃斑部受到藍光的傷害,對年輕的手機族及長期在計算機屏幕前工作的上班族而言,幫助較大。雞蛋富含維生素A,可預防夜盲症的發生。
梁永昌還説,最近的研究證實,長期食用雞蛋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的發生率。對老年人而言,可改善認知功能,增加視覺和語言記憶力。
到底一天最多可食用幾顆雞蛋才不會有害健康。據研究報告顯示,長期每天食用3顆雞蛋對人體健康沒有出現壞影響,被認為是安全的。依市面上販賣的一般雞蛋體積大小,每天2顆應該是適當安全的。
吃雞蛋是否需要把蛋黃剔除,只吃蛋白?梁醫師提醒大家蛋黃內含脂溶性維生素D、E、A 、膽鹼、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等有益成份,膽固醇亦以好膽固醇為主,故應當整顆蛋一併吃,否則無法獲取吃雞蛋的全部生理好處。
梁永昌表示,吃雞蛋當然也有潛在危險,雞蛋外殼常有沙門氏菌感染,故食用前必須清洗消毒乾淨,不生吃,煮熟才吃。保存時最理想放冰箱,因在室温或夏天氣温較高時,蛋殼會膨漲而讓存在蛋殼表面的細菌溶入到蛋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