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李書福驚天豪賭,收購了沃爾沃。十年後,李書福啓動第二次“蛇吞象”計劃,合併吉利和沃爾沃。但是這一計劃目前被暫停,因為李書福有不得已的三大苦衷。
1、李書福驚天豪賭?
2010年,吉利剛進入造車行業才三年,初出茅廬的李書福,就提出要收購沃爾沃,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但是最終,寂寂無名的吉利,冒着資金鍊斷裂的巨大風險,投入18億美元的鉅額資金,從福特手中拿下了沃爾沃100?股權,將之收歸旗下。李書福這一“蛇吞象”的舉動,震驚了汽車圈,也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十年過去了,李書福的驚天豪賭,最終賭贏了。
2、第二次“蛇吞象”泡湯?
十年間,沃爾沃從吉利那裏獲得了亟需的資金和獨立自由的發展空間,全球銷量翻了一番,在華銷量翻了五倍,不僅起死回生,而且扭虧為盈,品牌價值從18億美元提升至180億美元。而吉利也在沃爾沃的技術反哺和資源支持下,實力與日俱增,銷量持續攀升,從2017年便登上自主銷冠寶座,並且連續蟬聯三年,逐漸坐穩了自主品牌領頭羊的位置。而且吉利還入股戴姆勒,收購寶騰、路特斯等。
由此,吉利在全球化道路上狂奔,整合沃爾沃,合併沃爾沃,便成為題中應有之義。今年年初2月份的時候,吉利官宣將與沃爾沃整合重組,並謀求在香港及斯德哥爾摩上市。與十年前不同的是,李書福這一次“蛇吞象”計劃,引發的多是正面反應,人們對此喜聞樂見,希望中國出現大型跨國車企。但是近日沃爾沃和吉利的官方相繼公告,兩者的合併計劃已暫時擱置。這似乎意味着,李書福的第二次“蛇吞象”計劃受阻。
3、李書福有三大苦衷?
事實上,吉利與沃爾沃合併計劃被暫停,是因為李書福有三大苦衷。首先,車市寒冬下,吉利銷量下滑,再加上之前大肆花錢“買買買”,導致資金鍊日趨緊張,6月份甚至不惜通過配股的方式來融資。如果沒有疫情黑天鵝的襲擊,吉利還可以慢慢與沃爾沃整合,最後上市融資。但是現在時間迫切,汽車行業全球性的“錢荒”爆發,李書福只能優先選擇,儘快讓吉利登陸有着政策東風的A股科創板,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快速融資,以便緩解資金飢渴症。
其次,車市寒冬和疫情的雙重衝擊下,吉利和沃爾沃的業績雙雙下滑,非常不利於合併。沃爾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運營虧損為9.89億瑞典克朗,去年同期為盈利55.2億瑞典克朗;淨收益為負11.71億瑞典克朗,同比下跌134.5?而吉利的日子也不好過,5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位居第一,實際銷量不盡人意。不穩定的業績和財務表現,顯然是沃爾沃和吉利合併的重要障礙。李書福無奈之下,只能將合併計劃推遲至秋季,寄望於屆時雙方業績得到大幅提升。
最後,吉利方面的股權結構和關係非常複雜,與沃爾沃合併,需要較長時間的梳理和整合。啓信寶的公開信息顯示,吉利汽車對外直接投資的公司有36家。而且吉利母公司吉利集團旗下,包含有198家控股子公司,其中156家子公司股份佔比超過50?如此複雜的股權關係需要很長時間來梳理,顯然無法滿足吉利快速從資本市場融資的需求。李書福只能將合併計劃暫時擱置,選擇其他可以實現快速融資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