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網】;
國內新一輪汽車保險改革剛剛拉開帷幕,沒想到突然闖進了“野蠻人”。近日,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特斯拉在8月6日成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是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經營範圍為保險經紀業務。
該公司登記地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江山路5000號二樓,即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所在地,由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該公司的註冊意味着特斯拉開始朝着另外一個目標邁進,即為購買特斯拉電動車的車主提供本公司的車險服務,也透露出特斯拉欲在保險市場中擴大版圖的意圖。
■車險創新之路步步為營
關於特斯拉對於車險業務的特殊情結,上海融合摯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特別助理陸煒文介紹,特斯拉從創業開始就備受矚目也廣受爭議,特斯拉最初在美國的用户甚至都無法投保車險,但絲毫不影響其快速前進的步伐,特斯拉如今已經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特斯拉最初無法實現商業投保時,就開始啓動了自己的保險計劃,通過風險自擔的方式承擔最初的車主風險。幸運的是,特斯拉早期用户的共同特點是“積極挑戰勇於創新”,而非大部分車主從性價比、安全性來選擇車輛,因此其都願意接受特斯拉的品牌理念,加之特斯拉在安全問題上的快速響應,很快使美國保險公司積極地參與到特斯拉的承保工作中。
海外的大部分地區現在也把特斯拉車險視同傳統車險,並未加以特殊對待,主要原因是特斯拉還未將其掌握的車輛數據及其車主信息開放給相應的保險公司。在中國的情況基本類同,平安財險從最初拒保特斯拉車型,到後來成為特斯拉的主要承保商之一,也是出於對特斯拉的逐漸認同。
資料顯示,Tesla Insurance(特斯拉保險)已有四年的業務積澱。早在2016年,特斯拉就在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啓動了InsureMyTesla計劃。2017年,該業務擴展至北美地區,當時特斯拉還是與第三方保險公司合作,但馬斯克當時的看法是:“我們可以採用第三方保險公司,但如果他們不能提供與特斯拉電動車風險評級相對應的服務時,我們會自己做這件事。不過我認為,特斯拉能夠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來提供合理的服務。”
2019年4月,Tesla Insurance在加州正式上線,特斯拉表示能夠提供比傳統保險公司低20%~30%的保險費率。特斯拉在一份聲明中寫道:“因為特斯拉最瞭解自己的汽車,所以Tesla Insurance能夠利用我們汽車的先進技術、安全性和可服務性,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保險服務。”
與特斯拉在車險領域合作的車車科技首席運營官李超認為,特斯拉的車險創新之路可謂步步為營。按照加州的法律法規,車險公司不能做直營,只能通過代理人進行銷售。而在2019年4月,特斯拉不僅拿下車險經紀代理牌照,更收購了老牌金融控股公司——馬克爾公司作為強有力的後盾,為特斯拉銷售的車險提供代理服務,將特斯拉的車險模式打通後,再向全美國鋪開。
■完成商業閉環 享受創新紅利
特斯拉挺進車險業,很多業內人士表示意料之中,因為目前在中國市場,特斯拉雖然採用直營的銷售模式,不過售後的車輛保險業務目前仍然由第三方保險公司為車主提供服務。本次成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或意味着特斯拉將在國內為車主帶來具有競爭力的保險服務,進而進一步增加客户黏性,同時促進旗下車型的銷售。
而在陸煒文看來,主機廠發展到一定規模,一定會努力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關係,而保險作為汽車後市場剛需的重要一環,對新車銷售(套餐促銷)和售後聯動(服務打包)都有重要支撐。近年來隨着整車毛利和售後毛利的下降,車險給廠商帶來的收益,是為數不多逆勢上揚的現金奶牛。
李超也認為,車險將成為特斯拉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在去年四季度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中,馬斯克表示保險將成為特斯拉的主要產品。而特斯拉進軍保險行業意圖明確,領先一步品嚐智能汽車在車險創新上的蛋糕。
他進一步分析,目前在美國,電動汽車維修成本暫時還比較模糊,因此保險公司大多會給特斯拉的車輛定製比較高昂的保費,比如特斯拉Model S,每年保費大概是3300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大概2.3萬元。而目前Model S在我國的售價在75.7萬元左右,是車險保費最貴的車型之一,相當於同價位車型的2~3倍。
同期發佈的《特斯拉汽車安全報告》中顯示,搭載Autopilot系統的特斯拉汽車,平均每307萬英里(約494萬公里)發生一次交通事故,而並沒有安裝這一系統的車輛,則每164萬英里(約264萬公里)發生一次交通事故。而這一報告中顯示,這一數字在美國的平均數據是每47.9萬英里(約77萬公里)。
從數字上看,無論是特斯拉的車型或是特斯拉的車主,從駕駛風險上,都可以為保險公司提供一個給出大幅優惠的理由。當未來UBI車險或者是自動駕駛系統上線後,開啓保險經代之路的特斯拉將能夠給車主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優惠,併為特斯拉完成商業閉環,鞏固競爭力,獲取創新產品帶來發展紅利。馬斯克也曾表示,在保險行業競爭的核心是信息的準確性,特斯拉正在建立一個類似於大型保險公司一樣的偉大公司。
■車企或難複製特斯拉模式
事實上,車企佈局保險領域很早就開始了。最早上汽集團就投資了安邦保險(現名為大家保險),後來又第一批參股了新中國第一批保險經紀公司上海東大保險經紀。2011年5月,上汽集團成立了全資保險代理公司,而今廣汽擁有眾誠保險公司,一汽擁有鑫安保險代理,全球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則擁有保險經紀、保險代理和保險公估三塊保險中介牌照。
但特斯拉又與其他車企明顯不同,在汽車後市場資深人士張傑看來,其他車企做車險業務是為了貼近用户,而善於“玩社羣和玩用户”的特斯拉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它比任何一家車企都要更貼近用户,所以特斯拉做車險與其他車企做車險是不同的階段,更具有前瞻性。
李超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對於傳統的保險行業來説,自身不具備特斯拉這類企業能夠非常貼合用户實際使用需求、收集和分析汽車用户具體駕駛行為數據的能力。同時,特斯拉又具備自動駕駛的新型技術,基於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以及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評估能力,在評估車險用户的費率方面,甚至擁有保險公司都無可比擬的優勢。
而這一優勢,不僅特斯拉看到了,和特斯拉類似的同時具有巨大體量、數據分析能力、金融能力的三大優勢的企業,也能看得到。因此這一項變革,特斯拉的進入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特斯拉的“攪局”會讓傳統的保險公司更有危機意識,進而尋求科技創新與技術引領的發展新模式。
與此同時,車企做車險可以直接給用户提供服務,擴大自身的盈利能力。傳統車企的難點是無法掌握用户的真實信息和數據,與經銷商爭搶利益,造成自身產業分工的矛盾激化。隨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廠家逐漸掌握了用户信息,獲得了經營用户的話語權,從生產企業變成用户經營企業,從而力推滿足消費需求的創新產品進入市場。
“但前期可能並不順利,汽車廠家一無數據,二無資質,推什麼創新產品,用户是否接受,都有待考驗。最好的方式,就是與保險公司或者像車車科技這樣的第三方公司進行合作,共同打造產品,聯合運營。如通過車車平台的產品設計、數據分析、場景佈局向保險公司定製產品,嵌入到車企的車聯網中,快速解決用户買車險、用車險和理賠的問題,讓新老用户都可以獲得新能源汽車和綜合改革帶來的紅利。”李超説。
正如陸煒文的判斷,車企涉足保險趨勢不可逆,所有掌握資源的車企都會將車險作為提升效益的重點,未來還會涉及到車主的家庭、健康、養老等高淨值高收益的保險產品。但人才和內部運營管理水平,將是制約車企經營保險產品的門檻。
“特斯拉作為創新的領導者,一定會給整個汽車乃至保險市場帶來更多更好的體驗,對整體汽車和保險市場的發展應該是積極有利的。但任何的創新關鍵是政府的監管環境,畢竟保險的金融屬性決定了穩妥才是確保創新成功的前提。”陸煒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