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第三週,即15日-21日,乘用車零售稍有回暖,該周內乘用車日均零售4.39萬輛,雖然同比增速下降了11%,但從環比來看,相較5月的第三週增長了9%。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近日披露的這組數據顯示,國內車市復甦的走勢相對平穩。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重創了國內汽車市場。進入後疫情時代,車市終於開始復甦,行業整體回暖。不過,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採訪調查中發現,近期車市也出現了新的特徵,比如高低端車型銷量分化明顯。
車市終回暖,SUV細分市場拉動明顯
國內車市的復甦從5月就開始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佈的汽車產銷數據顯示,今年5月,國內汽車市場累計產量為218.7萬輛,同比增長18.2%;實現銷量219.4萬輛,同比增長37.4%。不過,今年前5個月汽車市場的累計產銷量分別為778.9萬輛和795.7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29.1%和22.6%的下滑。
5月產銷量同比皆實現正增長,業內普遍觀點認為,這意味着汽車市場開始復甦,並逐漸迴歸正軌。從乘用車各個細分市場來看,5月SUV細分市場的表現強勢,產銷皆保持正增長,而轎車市場的產量略增,銷量同比微降。
“SUV市場的動力較強,新品推出頻率相對較高,消費者購買能力相對較強。”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疫情形勢好轉,中西部消費者購買能力回升,且其對SUV的偏好度高,進而會推動SUV市場的較強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從自主品牌、合資品牌、豪華品牌的SUV銷量佔比來看,SUV仍是各個品牌銷量增長的核心動力。以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為例,5月自主品牌SUV細分市場同比增長5%,合資品牌SUV細分市場同比增長16%,都是其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細分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曾經一度退卻的“SUV熱潮”似乎出現了“回春”的跡象,呈現出不俗的反彈。“5月乘用車市場由負轉正,SUV細分領域是最大的助力者,可以預見消費者對SUV的熱度還是相對較高,接下來一段時間內,SUV仍是拉動銷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崔東樹表示。
豪華車市場穩健增長,自主品牌份額縮小
經歷疫情洗禮之後,國內汽車市場高低端兩極分化明顯,豪華車品牌抗風險能力強,保持穩健增長,而自主品牌則受到一定影響,市場份額進一步縮小。
在4月銷量率先轉正之後,5月豪華車市場繼續領跑車市大盤。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國內豪華車市場的銷量約為22.56萬輛,環比增長18%,同比增長26.6%;今年前5個月豪華車的累計銷量約為80.72萬輛,同比下滑5.4%,不過下滑幅度低於整體行業。
在銷量兩位數增長的同時,豪華車的市場份額也在進一步增長。一季度豪華車市場份額為12.9%,到5月份已經增長至14%。在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看來,“豪華車銷量實現穩健增長的原因是消費升級加速,高端換購需求強;此外,豪華車的價格也在持續下探,進一步吸引消費者。”
端午假期,記者走訪了位於河北省廊坊市廊大汽車城和安次工業園後發現,豪華車品牌加大優惠力度,優惠金額均在萬元以上,最高可達十幾萬元,例如奧迪A6L可優惠11.77萬元,寶馬7系的優惠力度也超過10萬元。廊坊華星名仕一汽-大眾奧迪4S店的銷售顧問説,“目前客流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我們現在優惠力度很大,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宣傳攬客,同時也會主動聯繫有意向的客户,到店諮詢的消費者明顯增加。”問及銷售量情況,他表示還不錯,但並未透露具體數字。
河北省汽車流通行業協會副會長侯成彬此前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豪華車品牌的用户羣體固定,疫情對這部分羣體的影響不大,甚至某種程度上還刺激了他們對汽車的需求,疫情對豪華車品牌是挑戰,但更多是機遇,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增。”
對比於豪華車市場份額的增長,自主品牌前五個月的表現則明顯承壓。中汽協數據顯示,5月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實現銷量57.1萬輛,同比增長0.4%。與此同時,自主品牌的市場也在進一步下滑,5月份市場份額為34.1%,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自主品牌車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數月跌破40%的紅線。
乘聯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5月以來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連續20個月同比下降,今年2月和3月市場份額有所回升,但隨後下滑明顯。
儘管自主品牌也抓住了SUV的風口,也因此拉動了銷量的增長,但業內人士認為,隨着合資品牌加速佈局SUV各個細分市場,同時自主品牌SUV一定程度上出現同質化,導致市場份額被搶食。
“國內汽車市場低端車下滑嚴重,對自主品牌來講影響較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分析稱。
不過自主品牌也開始尋求新的增長點,尋求品牌向上,推出高端化品牌,例如吉利的領克、長城的WEY、奇瑞的星途、長安汽車的UNI等。業內認為車市下行,推出高端品牌是自主品牌在謀求改變,改善市場表現,但如今高端化不再是風口,隨着玩家的增加將會加速淘汰洗牌。
對於合資品牌而言,大部分車企已經開始加速豐富產品矩陣,通過一系列的新品發佈,實現“回血”,強化其市場集中度;但對於二線合資品牌而言,卻遭遇生存危機,在東風雷諾退出中國市場後,又有消息稱東風裕隆正計劃退出中國市場。
“國內汽車市場變化快,競爭大,合資品牌如果不能夠及時轉換市場戰略、產品和營銷方向,就很有可能會被淘汰出局。”在某合資車企負責市場營銷的李楊(化名)表示,“實際上SUV還是合資品牌發力的重點,此外受豪華車價格下探和自主品牌向上高端化的衝擊,合資品牌已開始下探十萬元級別入門車型市場,尋找增量。”
新能源難現爆發式增長,全年銷量預計百萬輛左右
5月整體汽車市場復甦的信號明顯,但新能源汽車回暖速度卻被業內認為不及預期,仍未由負轉正。今年5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量為8.4萬輛,環比增長3.5%,但同比降幅為25.8%;5月實現銷量8.2萬輛,環比增長12.2%,同比下滑23.5%,遠低於汽車行業整體。業內認為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走勢延續了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的負增長態勢。
崔東樹認為,“一方面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對政府依賴性較強,另一方面是市場需求不足,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信心不足。”不過,今年開始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在政策上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鼓勵力度。“今年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走勢應該是U型,表現相對不強。”崔東樹分析稱。
實際上,記者端午假期走訪4S店發現,消費者還是相對傾向燃油車。在廊坊廊大榮威4S店內,一位正在看車的張先生坦言稱,“新能源車雖然不限行,但價格優勢不明顯,不在考慮範圍內。”此外,他也擔心續航里程和充電是否便利,“市區上下班純電動車還可以,但如果跑長途還是要買油車。”
中汽協方面認為,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型不暢,對銷量有直接的影響,因補貼退坡導致價格上揚,進而導致消費者熱情漸退;對於今年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中汽協認為難以出現爆發式的增長,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在100萬輛左右。據悉前五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5萬輛和28.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9.7%和38.7%。
對於今年的汽車市場,業內普遍觀點同招商證券的研報分析相似,“國內汽車市場運作恢復常態,隨着政策的刺激,消費需求的逐步釋放,渠道運作效率的提升,今年車市的景氣度有望進一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