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疫情發生後,多家第三方機構調低了全球半導體產業增速,A股半導體板塊隨之經歷了深度回調。不過,一季度業績顯示,我國半導體產業基本未受疫情影響。展望二季度,紫光國微、江豐電子等公司“預喜”上半年業績。
一季度業績亮眼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4月26日,A股有19家半導體公司披露了一季報,盈利的有15家,淨利潤同比增長的有16家。其中,韋爾股份、華潤微、安集科技、北京君正、富瀚微、紫光國微、江豐電子等公司業績增幅較大。例如,韋爾股份一季度營收38.17億元,同比增長44.21%;歸母淨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800.03%。
在業內人士看來,半導體公司一季報亮眼,證明產業受疫情影響較小。
對此,多家公司也在一季報中作了重點説明。華潤微在財報中披露,公司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小,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53%;江豐電子也披露,疫情防控期間,公司有序復工,嚴守交期按時交貨。
此外,在16家已發佈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剔除了已發佈一季報的公司),有8家預增。這些公司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經營規模擴大、盈利能力提升等。
華潤微一季度歸母淨利潤超過1.14億元,同比大幅增加近1億元。公司表示,主要是營業收入增長、毛利率提升、產品獲利能力好於去年同期所致。
一季度未見明顯衰退,那麼在境外疫情蔓延的二季度,中國半導體產業是否會遭遇下滑呢?
此前,上證報對半導體制造、封裝等環節進行深度調研時發現:一方面,產業鏈提前備貨,各環節沒有立馬“踩剎車”;另一方面,醫療器械、測温、檢測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半導體封裝、製造上半年景氣度都比較高。
展望二季度,紫光國微、江豐電子等公司在一季報中“預喜”了上半年業績。其中,江豐電子預計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0%至80%,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長285.99%至379.08%;由於集成電路設計業務經營規模和收益均保持快速增長,特種集成電路業務繼續貢獻穩定利潤,紫光國微預計1至6月歸母淨利潤約2.7億元至3.28億元,同比增長40%至70%。
設備材料全年受益國產化
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亮眼,還透露出一個重要信號: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加快了國產化進程。
安集科技4月22日披露一季報,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9633.81萬元,同比增長64.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55.64萬元,同比增長426%。
安集科技表示,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系客户用量上升所致。公司主營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客户包括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宏力、華潤微、台積電等。
一些半導體行業人士、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從長期邏輯看,鑑於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中國半導體全產業鏈將加速國產化進程,國內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領域廠商迎來難得的產業化窗口;在半導體制造和封裝大力擴產能的情況下,有能力實現國產替代的設備、材料類公司將深度受益,進入加速成長期。
從短期邏輯看,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受疫情影響更為有限:半導體材料是消耗品,保質期短,客户需要實時採購;半導體設備受封裝及製造投資長週期驅動,只會延遲交付,不會取消訂單。
同時,國內封裝巨頭擴產勢頭不減。4月22日,通富微電發佈定增預案,擬募資40億元用於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二期工程等項目;通富微電高端封測項目於2017年7月落地廈門,總投資70億元,一期項目近期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長電科技今年在紹興投建的300毫米集成電路中道先進封裝項目,總投資80.8億元。
國內半導體制造也在大規模擴產。中芯國際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2020年將啓動新一輪資本開支計劃擴充產能,計劃資本開支約31億美元,其中20億美元和5億美元分別用於上海300mm晶圓廠和北京300mm晶圓廠的設備及設施。此前,中芯國際已宣佈了在紹興和寧波的擴產項目。除了安集科技的CMP研磨液,北方華創和中微公司的設備、滬硅產業的硅片及江豐電子的靶材等均進入中芯國際的供應鏈。
長江存儲更是大量採用國產設備,長江存儲一期工程的國內供應商包括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盛美半導體、上海睿勵、瀋陽拓荊等。此外,合肥長鑫的DRAM項目也在加速推進,有望給國產設備帶來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