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截至5月15日,全國貿促系統累計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7185件,涉及合同金額約7400多億元。”5月18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簡稱“中國貿促會”)獨家瞭解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貿促系統充分發揮職能和資源優勢,通過政策宣傳、風險預警等方式助力企業保住訂單,應對疫情影響。
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商事證明處處長張翰蓉表示,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企業保住訂單,在條件允許後儘快完成合同履行,同時也保留一個不可抗力的證據,以備將來出現爭議時使用。
“隨着我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各地企業大多已復工復產,企業因疫情防控措施無法履行合同的因素逐漸消除,企業申請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需求也大幅減少。”張翰蓉説。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實施的外商投資法明確規定“外商投資企業依法平等適用國家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中國貿促會在為內資企業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同時,還積極為在華外資企業提供疫情相關事實性證明的諮詢和服務。
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事業發展處副處長左六六表示,近日,在華美資和韓資兩家企業向貿促會提出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申請,涉及合同金額分別為700多萬元和500多萬元人民幣。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瞭解到,中國貿促會還通過多類在線平台為外貿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比如,4月28日,中國貿促會境外疫情措施提示地圖正式上線,企業可以查詢各國對貨物貿易採取措施的情況,有效規避風險,增加貿易收益。更早之前,企業跨境貿易投資法律綜合支援平台、境外產業園區信息服務平台等也已經上線。
同時,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中國貿促會針對海外中國企業需求精準施策,通過駐外機構,將貿促服務送到海外中國企業身邊,幫助企業打通供應鏈“堵點”、補上“斷點”,降低企業損失。
在支持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各地貿促系統也根據實際情況,穩外貿穩外資出實招。比如,河北省貿促會積極推廣中國出口商品品牌評價和信用推薦業務,為通過評審的企業出具“中國出口商品品牌證明書”,助力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青島市貿促會近日簽發該會首單電子化中國—東盟自貿協定(新加坡)項下優惠原產地證書,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進一步提升了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瀋陽市貿促會建立了涉外法律服務平台,組建了專業律師團隊,並依託中國貿促會涉外商事法律綜合服務資源,為外貿出口企業提供相關涉外商事法律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因疫情產生的國際經貿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