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全球貿易告急。而在這一背景下,近來中美經貿互動頻繁。
就在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牽頭人通完電話一週後,5月12日,中美貿易再次傳來重磅消息。
國務院關税税則委員會公佈了新一批對美加徵關税商品排除清單。這些商品將自2020年5月19日至2021年5月18日,不再加徵我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徵的關税,並對已加徵的關税税款予以退還。
至此,中方已經分兩批、四次對166類來自美國的商品排除加徵關税。
時間節點有何玄機?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初,美國也剛剛公佈了兩批商品關税排除清單。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於4月30日在美國《聯邦公報》上發佈公告,對於延長其在2019年7月批准的部分中國產品的關税豁免,徵求公眾意見。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了認為,在當前的時間節點,對第二批對美加徵關税商品開展第二次排除,是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重要一步。它體現了中國落實1月份中美達成的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積極姿態。此外,這也是對美方先前關税排除的一個積極回應。
排除清單有何看點?
在此次排除清單中,一共涵蓋了79項商品,其中包括醫用消毒劑及重組人胰島素及其鹽等防疫物資與原料藥產品。
“疫情當下,在防疫物資、原料藥等方面,中美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張建平指出,中方的這份排除清單中,涉及到的防疫物資與原料藥產品,很多都是我國目前市場上需求量比較大的,也是尋求替代並不容易的產品。包括重組人胰島素及其鹽,這也是考慮到,在中國我們的糖尿病患者比較多,非常急需這類藥品。
張建平告訴看看新聞Knews,在醫藥產品、醫療設備等方面,中美之間的產業鏈高度互補。在細分類別中,兩國的比較優勢不同,優勢產品的類別也有差異。部分原料藥產品中國需要從美國進口,但美國更多製藥的原料是來自中國的。在目前聯合抗疫的現實需求下,將相關產品列入到排除清單中,充分體現了中國是願意跟美方本着建設性的態度,積極改善雙邊的貿易關係的,這有利於雙方滿足現實的、緊迫的市場需要,實現共同抗疫以及共同穩定經濟的作用。
防疫物資與原料藥產品的排除,體現了中美在衞生抗疫領域的協同性。而在電子通訊行業,清單中涉及到的機載雷達以及集成電路有關的多項高端裝備的核心零部件產品,也同樣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表示,在當前疫情情況下,美國很多企業面臨着復工復產的選擇,清單中包含多項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產品的關税排除,應該説也間接為美國的企業注入了額外需求,這對美國企業在疫情的條件下,恢復正常的生產和運營是有幫助的。而在全球產業鏈受到疫情衝擊,部分核心零部件斷供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同樣也有利於維護國內相關行業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將反制成本最小化。
疫情以來,中國經濟放緩,美國經濟也更加嚴峻。中美此前表示,將加強宏觀經濟和公共衞生領域的合作,中國排除相關產品關税,既減少了反制成本,也為美國抗擊疫情、恢復經濟提供了一定支持。
中美貿易曙光漸明?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客觀上為中美兩國目前深化合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不斷提升。
從1月15日,中美雙方簽下貿易第一階段協議,令持續近兩年的貿易戰得以稍息。再到如今兩國互相公佈排除清單,上週中美貿易談判牽頭人通電話,一反近日中美緊張關係,共同表示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取得良好進展。並且同意即使在疫情下,兩國預期按時履行協議承諾。
關係似乎向好發展的同時,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也仍然存在。
特朗普政府為了轉移自己應對新冠肺炎不力的事實,頻頻“甩鍋”中國,近日更是屢次暗示加徵關税以此來懲罰中國。中美貿易虛虛實實的“亂流”也引發外界的恐慌和擔憂。
李永分析稱,從長期來看,中美經貿關係其實一直存在着磕磕絆絆,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美方將貿易問題“政治化”,美國有製造業迴流以及遏制中國崛起的訴求,因此雖然經貿合作出現了積極跡象,但依然會有陰影存在。但從短期來看,站在客觀的角度,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下行壓力加大,中美必須加強合作。
對此,張建平也表示,中美是全球最大、也是最複雜的兩大經濟體。兩國之間是“非傳統特徵”的經貿關係。這與歷史上發生過的美歐、美日經貿摩擦,性質完全不同。中美經貿關係是基於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在過去40年全球產業轉移和全球分工不斷細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中美之間要解決這些複雜的經貿關係問題,是需要時間,需要談判的誠意,需要建設性的合作態度的。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董亞歡 黃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