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我國碳中和計劃的提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正在提速,光伏、陸上風電相繼實現平價上網,海上風電因為成本高,今年併網的項目還有補貼,但過了今年,也將取消,所以行業內出現了海上風電的搶裝潮。
1
江蘇鹽城:海上風電現搶裝潮
施工船一船難求
在江蘇鹽城以東的海域上,一個新的海上風電場正在建設中,海面上一個個黃色的立柱,就是海上風電機組的基礎樁。
而在另一側,整個項目的首台風電機組的塔筒和機艙已經吊裝完畢,輪轂被吊至120米高的塔筒頂部,安裝在機艙上,安裝風葉後,整個風電機組就安裝完畢。
據介紹,這個項目的風電機組,功率6.45兆瓦,塔筒高度120米,一個機艙的重量,就有400多噸,吊裝難度大,時間跨度長,安裝一套需要一週以上。
田利勇是這個項目的建設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這個項目去年11月底進場,受天氣影響大,3月後,天氣適宜,目前正加緊施工。
據瞭解,這個風電項目總共32颱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約200兆瓦,補貼後併網價格每度0.85元。因為今年是海上風電補貼的最後一年,如果明年併網,電價就只有每度0.39元,所以項目必須在年內併網。
鹽城國投集團董事長 戴同彬:總投資額37億元,年發電量6.1億度,年收入5億多元,大概需要11年的時間收回全部投資。
在現場,央視財經記者看到,用於吊裝的華電1001風電安裝船,長120米,寬39米,四根直徑2.5米的樁腿,直接插入海底,所以在船上,跟地上一樣穩定。
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大兆瓦安裝船,國內可能不到20艘,安裝一套風電機組的價格,從去年的400萬,上漲至今年的近900萬,其他各種運輸船,也是一船難求。
2
海上風電企業加班趕訂單
火爆背後存隱憂
海上風電安裝火爆,一船難求,對應的海上風電上下游相關企業,現在都在做什麼?訂單如何?
江蘇鹽城的射陽縣,遍佈着眾多風電上下游企業,隨處可見運輸風葉的大貨車。在一家風機制造企業,負責人任偉告訴記者,整個風力發電系統,包括機艙、葉片、塔筒和最下面的底座,機艙是核心,最為複雜,包括主軸、齒輪箱、發電機等,直接決定着發電效率。
任偉表示,今年海上風電搶裝,這裏生產的也都是海上風機,相比於陸上風機3兆瓦左右,這裏生產的都在4兆瓦以上,也正是因為容量大,對核心部件要求高,風機使用的主軸承、齒輪箱都依賴進口,產能有限,目前是按訂單生產,十月份之前已經排滿。
長風海洋是一家生產海上風電基礎底座的廠家,主要產品有導管架和鋼管樁。安裝時,鋼管樁需要打入海底七八十米,整個基礎才牢固,所以也非常關鍵。廠區內,工人們正在切割、焊接鋼板,生產導管架,負責人陳建華表示,這樣的導管架,一個月能生產三台,供不應求。
江蘇長風海洋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華:2021年,我們有二十二三萬噸左右的訂單,現場的工人是24小時加班加點。為了滿足搶裝潮,保證給業主按期、保質量去交貨。
記者走訪多家企業瞭解到,在今年海上風電搶裝,企業加班加點的背後,行業也存在隱憂。由於明年併網的項目沒有補貼,投資海上風電利潤率很低,甚至不賺錢,所以現在只有規劃沒有項目。
對於企業來説,十月後生產的設備,難以在今年安裝併網,所以目前十月份之後的訂單非常少,幾乎沒有。
遠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田慶軍:在獲取訂單的時候,已經跟自己的產能做了很緊密的匹配,沒有過度地去市場上獲取更多的海上訂單。搶裝過後有可能是低谷,這種低谷可能導致產能過盛,大家為了生存可能會去過度競爭,過度競爭可能就會打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