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千億國企竟然債務爆雷,華晨“被破產”給誰敲響了警鐘?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財經

深陷千億債務泥淖的華晨汽車集團這回面臨着“被破產”,申請者正是它的合作伙伴兼債權人,一家汽車衝壓模具研產商——格致科技。

不知道一手打造了華晨汽車王國、卻也因為華晨而被迫出走美國的仰融聽聞此消息後,心情到底有多麼複雜。

出讓華晨寶馬股份,自主銷量直線下滑,工廠停工員工降薪,10億元債券無法兑付,作為第一家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國有企業概念股,華晨汽車昔日有多麼風光,現在就有多麼狼狽。

過去數年,華晨汽車全靠華晨寶馬一家合資公司硬撐,但如今,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16條被執行信息,千億巨資債務,讓窘迫的華晨汽車走投無路。

事實證明,再強大的神隊友,也扶不起阿斗。

從驚豔業績到“被破產”

説到華晨汽車,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國內最早去華爾街融資的國內企業。

華晨汽車的前身是金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1992年,金盃汽車股東之一的仰融註冊成立了華晨中國,控制了金盃汽車51%的股份。

就在這一年的10月9日,美國紐約交易所,華晨汽車以16美元的IPO價格發行500萬股,籌集資金8000萬美元,成為第一家中國國有企業概念股,也創造了中國國有企業海外融資第一案例。

 1995年,華晨中國徹底接手了金盃汽車的管理權。金盃客車也不負眾望,從1997年開始在輕型客車領域產銷量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

2000年,“中華”品牌轎車開始亮相,驚豔一時。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次年,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寶馬汽車選擇了與華晨汽車建立合資關係。

這時候的華晨汽車,手握金盃、中華、華晨寶馬三張王牌,在商用車與乘用車領域雙線並進,一時風頭無倆。

但就是這麼一家曾在商乘兩大領域大獲成功的國有車企,如今卻面臨“被破產”。

日前,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華晨汽車集團破產重整。

格致科技是什麼來頭?一家汽車衝壓模具研產商,主要從事汽車衝壓模具的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為全球範圍內的汽車整車廠及零部件製造商提供汽車衝壓模具的定製化服務,也是華晨汽車一直以來的合作伙伴。

業內人士猜測,格致科技與華晨汽車之間可能存在資金糾紛,逼得格致科技出此下策。

千億鉅額債務壓垮國企

華晨汽車的股東為遼寧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遼寧省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兩者分別持股80%和20%,也就是説,華晨汽車是不折不扣的“國”字號。

但是放眼全國所有“國”字號車企,再沒有哪家企業有華晨汽車這麼狼狽。

 華晨汽車面臨“被破產”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早有端倪。早在11月3日,彭博社就曾報道遼寧省政府考慮對華晨汽車進行司法重整,以解決債務問題。不過該傳聞並未得到官方證實。

都是債務惹的禍。

 華晨汽車到底揹負多少債務呢?其2020年債券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為71.4%(國內車企負債率大多在60%以下),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326.77億元。而到今年一季度為止,華晨汽車總資產達1700億元,應該不存在資不抵債的情況。

但是,就在10月底,華晨集團被曝未能按期兑付私募債券“17華汽05”,債券餘額為10億元,由於發生實質性違約,華晨旗下所有債券都將停牌。

 區區10億,華晨汽車都拿不出來了,由此可見其財務有多困難。

 不僅如此,多個信用評估機構還將華晨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評級展望為負面。另據企查查資料顯示,華晨汽車目前共有16條被執行信息,最大標的金額達到2.08億元,16條執行標的金額合計約3.89億元,存在高風險。

由此可見,華晨汽車被汽車衝壓模具研產商申請破產重整並非偶然事件,而是千億鉅額債務下的一個必然結果。

 寶馬也難填補自主巨坑

華晨汽車之所以爆出這麼大的雷,完全是因為自主板塊太疲弱,自身造血能力嚴重不足。

 當前的幾家國有汽車企業,除了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長安汽車,其他車企都存在合資強自主弱的問題,而華晨汽車是其中的“佼佼者”。

隨着寶馬3系、5系以及寶馬X1的陸續國產,華晨寶馬完全成為華晨汽車的利潤奶牛,2011年至2018年每年貢獻的利潤額為17-55億元,淨利潤佔比高達94.9%至119.6%。

財報數據顯示,2015-2019年五年間,來自華晨寶馬的利潤貢獻分別達38.23億元、39.93億元、52.33億元、62.45億元及76.26億元,累計達到269億元。而華晨汽車之所以能夠維持經營,完全靠華晨寶馬這家合資公司支撐。

曾名聲在外的中華品牌,隨着產品矩陣不斷縮小,銷量越來越低,虧損額度卻不斷擴大。

2019年,華晨中華的累計銷量為25119輛,同比下滑66.5%;金盃也只銷售4.1萬輛,同比大跌82.36%。

2020年的突發疫情讓華晨汽車雪上加霜。根據乘聯會的數據,今年1-9月華晨中華累計銷量僅為3870輛。華晨雷諾上半年也只銷售了11733輛輕型客車及MPV,同比下降42.0%。

2015-2019年五年間,雖然華晨寶馬總共貢獻了269億元的利潤,但自主板塊不僅耗光了這269億元,還創造了34.84億元的虧損額。

這樣的自主板塊,簡直是“豬隊友”。

雖然寶馬也在積極幫扶華晨汽車,今年7月為華晨送來了500億元零部件採購訂單,8月又從德國抽調了20名寶馬專家入駐華晨中國提升業務水平,但華晨汽車依然是扶不起的阿斗,被千億債務壓得逼近崩潰邊緣。

華晨汽車還能翻身嘛?

很多人都心存疑問:華晨汽車還能翻身嗎?

身為國有企業,華晨汽車肯定不會那麼容易走到破產這一步,但改革重組不可避免。

2018年10月,華晨與寶馬達成協議,以36億歐元轉讓華晨寶馬25%的股份給後者,這也意味着華晨將喪失對華晨寶馬的控制權,華晨寶馬貢獻的利潤也將大大縮減。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華晨汽車累計發行債券34只,存續債14只,存續債餘額共162億元。從到期分佈看,華晨汽車到期及回售壓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債券到期及回售規模分別為65億元、92億元,涉及債券分別為4只、8只。也就是説,華晨汽車明年的壓力會更大。

作為累贅的自主板塊,必須動刀。

毫不客氣地説,在與寶馬合資19年來,華晨汽車雖然也曾換來一星半點的技術,但自己實在太不爭氣。

華晨汽車引進了寶馬的發動機生產線之後,並未在底盤、發動機、變速箱以及智能化、新能源等領域做大力研發,始終缺乏自主研發能力,整個華晨系缺乏核心技術支撐,這也是中華、金盃品牌走向衰微的原因。

前華晨集團掌舵人祁玉民曾説:“我夢想有一個產品,它的底盤是保時捷調校的;它的造型、內外飾是意大利搞的;它的發動機是和寶馬合作的。三大資源一整合,是不是一個好車就出來了?”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祁玉民崇尚“拿來主義”,根本不注重自主研發,這也導致華晨汽車自主板塊沒落的原因。

如今,長安、廣汽、上汽、一汽的自主板塊各有亮點,吉利有CMA平台,長安汽車自主研發出藍鯨發動機,而華晨什麼都沒有。自主研發技術需要一個較長的週期,華晨現在再發力已經太遲,市場不會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華晨洗心革面,身負千億鉅債的華晨也沒有足夠的研發費用。

​既然加法做不了,華晨汽車可以做減法,比如剝離自主板塊業務,學學力帆,給中華和金盃找個實力強大的好東家,不失為一個多贏的選擇。只是不知道現任掌門人閻秉哲有沒有這份果敢和魄力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