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鋼:推進新基建信託投資基金試點 有效盤活存量資產

  “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與經濟社會領域融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於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當前新基建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即建設資金需求量巨大,而社會資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的投融資格局,制約了新基建發展。”5月22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不動產金融中心理事長、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

  肖鋼認為,這種制約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地方政府投資能力受限;二是投融資主體較為單一;三是市場化投融資模式尚不健全。

  “一方面財政收入形勢比較緊張,另一方面保民生、保運作的剛性支出增多,債務負擔很重,一些傳統基建補短板的資金缺口比較大,難以安排更多的資金支持新基建。”肖鋼稱。

  市場化投融資模式方面的問題,肖鋼認為,主要在於傳統融資方式已無法滿足新基建的需求,創新投融資工具應用不足;現行PPP模式有待規範和創新;新基建所需長期低成本資金來源亟需拓展;地方政府、國有企業與民營資本在新基建投資上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機制尚不健全等。

  肖鋼介紹,經過調研分析,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部分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現階段新基建相關的高端芯片、關鍵射頻器件依賴進口,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服務器操作系統以及數據庫等軟件也受到很大制約,不僅使新基建面臨嚴峻的安全挑戰,而且國內供給難以滿足需求,加上新技術迭代快,影響了新基建進度,增加了項目建設的不確定性。

  第二,項目建設存在一些實際困難。比如,5G基站建設選址難、進場難,加上電價貴,公共資源開放不足,導致成本較高。據有關省市測算,單個5G基建所耗約為4G的三倍。有些地方數據中心供需佈局結構性失衡,經濟較發達地區需大於供,經濟欠發達地區供大於需。新基建屬於新事物,相關技術標準和建設規範缺乏,也制約了建設力度。

  第三,應用場景不足導致項目盈利模式和投資回報不確定。新基建越用越強,越用就越有價值。由於不少行業、企業信息化和設備聯網率較低,“信息孤島”狀態尚未完全打破,新基建與產業融合上數據集成共享、商業合作模式等方面存在壁壘,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受資金、技術和人才制約,通過新基建帶動企業轉型發展的參與度不高、主動性不強,限制了新基建的有效市場規模。

  “綜上所述,要加快構建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的新基建投融資模式,首先從根本上來説,必須加大核心技術攻關,鍛長板、補短板、強弱項,確保新基建的系統可控性和安全性,要積極培育新基建應用市場,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發展戰略,做好標準、產業、建設、應用、政策等方面的有機銜接,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肖鋼表示。

  其次,進一步增強地方政府資金引導作用。在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中,要處理好增量債務和存量債務的關係,既要發揮增量債務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又要注意防範存量債務過多累積的風險,新增債務更多投入到新基建領域,發揮對經濟增長與質量改善的撬動作用,存量債務要進一步調整結構,提高使用效率。

  再次,探索新基建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對於準經營或純經營的新基建項目,要充分引入市場競爭,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破除障礙,允許民營資本以股權或其他方式投入重大新基建項目,激發市場主體投資活力。

  最後,開闢新的資金渠道,推進新基建信託投資基金試點,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與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同時吸引專業市場機構參與運營管理,提高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效率。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2 字。

轉載請註明: 肖鋼:推進新基建信託投資基金試點 有效盤活存量資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