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實習記者 徐川)訊,9月3日,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佈《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21)》。這是繼2017、2019年後,第三次在全國範圍內(除港澳台地區)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為66.81,較2019年第二次調查提高2.04,在全球處於中等偏上水平。報告認為,我國消費者在基礎金融知識方面還有差距,對分散化投資等基本金融常識仍缺乏足夠的認識,對金融投資收益的預期具有非理性特徵,容易產生非理性的投資行為,可能加大金融市場波動,需要進一步提高金融教育戰略地位。
同時,我國消費者在金融態度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居民的應急儲蓄較為充足,對疫情下的經濟復甦形成有力支撐,也是我國經濟韌性強的表現之一。
存款、理財受熱捧 投資收益預期偏向非理性
報告顯示,從金融投資種類看,在最近兩年有儲蓄或投資行為的受訪者中,約60%持有過存款類產品,約52%持有過銀行理財產品,約51%投資過基金(非貨幣類),約29%買過貨幣類基金,約27%買過股票。
在風險收益關係認識方面,有74.6%的受訪者認為高收益往往伴隨着高風險,較2019年降低3.2個百分點。同時,調查結果也體現出消費者對分散化投資理念缺乏足夠的認識,僅有48.4%的受訪者能夠正確認識到投資單一股票的風險要比股票型基金大,這一準確率較2019年下降了9.7個百分點。
在收益預期方面,報告認為,整體上消費者對金融投資組合的收益預期具有非理性特徵。在持有金融投資產品的羣體中,有39.6%受訪者的金融資產整體收益預期在5%-10%之間,相比之下,僅有28.2%在5%以下,且中青年羣體的非理性程度更大。
在保險方面,報告結果顯示,消費者對商業保險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約57%的受訪者認為保險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分攤風險)。但同時,消費者對存款保險的認識有所提升,55.2%的受訪者知道存款保險最高償付限額,準確率較2019年提升4.9個百分點。
應急儲蓄充足 高利誘惑的防範技能需提升
從金融技能看,我國消費者在日常收支管理方面表現良好,大多數處於收支盈餘或平衡狀態。在有貸款的消費者中,約59%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債務負擔較輕,另有約34%、7%的受訪者分別表示負擔較重或非常重。報告認為,部分金融消費者要提高債務管理能力,減輕個人債務負擔。
同時,我國消費者有較為充足的應急儲蓄,有78.4%的受訪者可以應對相當於三個月收入的意外支出。報告指出,我國消費者在應急儲蓄方面優勢明顯,這對疫情下的經濟復甦形成有力支撐,是我國經濟韌性強的表現之一。
從防範風險的金融技能看,在面對互聯網上的高利誘惑時,在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取金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羣體中,有51.6%會先查看對方是否受監管,但也有近半數沒有第一時間查看資質或直接拒絕,其中40%會看產品內容但不會嘗試、5.3%可能受到高利誘惑而進行小額嘗試、仍有3.1%會小額嘗試並可能會追加投資。
此外,在互聯網渠道遇上非法股票投資誘惑時,多數受訪者(73.1%)會予以明確的拒絕,但也有部分受訪者(25.4%)會有觀望或嘗試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