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 (李函林)大額存單歷來是商業銀行的“攬儲利器”。4月25日以來,多家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下調了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而大額存單銷量卻頻頻出現“一單難求”的現象。
下調存款利率後會給銀行帶來哪些影響?市場融資環境是否會有改變?業內人士認為,受近期政策導向及金融市場動盪的影響,未來大額存單利率仍將是下行趨勢。
多家銀行下調定存利率
當前,部分銀行下調了不同期限大額存單的利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國有大行的2年期、3年期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均已下調10個基點(BP)。
記者通過銀行網點實地走訪、App查詢等方式瞭解到,在售大額存單中很難見到年利率在3.5%以上的產品。不少銀行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大額存單額度較為緊張,甚至部分已售罄。
中國銀行app 4月29日大額存單利率
中國銀行App顯示,目前,1年期、2年期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別為2.1%、2.6%和3.25%,2年期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較之前均下行,此前2年期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別為2.7%和3.35%。
相較於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以及中小銀行的攬儲壓力更大,因而存款利率一般更高。多家股份制銀行也於近期下調了中長期存款利率。
民生銀行app 4月28日大額存單利率
4月28日,記者走訪民生銀行北京長椿街支行,該行工作人員説,近期購買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的客户較多。“如果有閒置資金,可以配置一些大額存單產品。目前額度緊缺,購買需提前預約。”
據悉,民生銀行已下調大額存單產品利率。目前,20萬元起的1年期、2年期和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別為2.3%、2.9%和3.4%,部分大額存單產品額度顯示“售罄”。
多因素引發大額存單利率下調
記者注意到,各家銀行、乃至同一家銀行不同分行間的調整節奏和幅度不盡相同,不同銀行網點間、線上線下業務辦理都可能會有不同的利率顯示。
大額存單各家銀行的利率設置,採用“央行基準率+基點”的方式計算。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説,我國已經在形式上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銀行在存款利率定價上擁有較大自主權。
“不同銀行會根據自身資產負債結構、業務發展戰略、對未來流動性判斷等因素,採取差異化的策略。”董希淼説,同一家銀行在不同階段,同一家銀行的不同分行,也可能採取不同存款定價策略。
“存款利率如果太高,貸款的利率就很難降下來,企業融資成本也就很難降下來”,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今年初的國新辦2021年金融數據發佈會上説,“我們現在下了大力氣,維護存款市場的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對於下調存款利率給銀行帶來的影響,多位專家表示,大額存單對銀行來講是一種負債,而利率的降低,有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業內人士指出,自今年資管新規實施以來,許多銀行理財產品在淨值化後出現“破淨”現象,且資本市場波動加劇,相關定存產品受到市場熱捧,導致了部分居民資金流向了大額存單。
“目前流動性處於合理充裕狀態,市場資金供應較為充足,4月25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銀行‘不差錢’且從央行獲得的資金成本下降,推動存款利率下行。”董希淼説。
作為保本類理財產品並且擁有相對較高的收益率,一些偏好穩健型收益的儲户適度增加了大額存單的購買量,使部分銀行出現大額存單額度相對緊張的情況,供需關係推動了大額存單利率下行。
存款利率短期降幅有限並長期下行
根據部分銀行披露的2021年年報顯示,從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淨息差看,無論是國有六大行還是股份制銀行,淨息差延續收窄態勢,且今年銀行淨息差仍存在下行壓力。
各大行普遍認為,儘管面臨淨息差進一步縮窄的挑戰,但仍有信心通過主動的資產負債管理,為進一步讓利實體打開空間。當下,加強負債管理、緩解息差壓力成為多家銀行今年的重點工作。
專家表示,長期來看,將會有更多銀行加入降低大額存單利率的隊伍,通過此方式有助於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同時由負債端傳遞到資產端,為資產端讓利實體經濟拓展空間,保持自身淨息差。
“受疫情影響,在政策引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背景下,銀行業適度加大了貸款讓利幅度,適度轉移負債端壓力。”董希淼説。
多家銀行表示,此次調整中長期存款利率上限,有助於優化銀行存款期限和結構,穩定存款成本。通過穩定存款成本,也有助於銀行進一步降低貸款利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而除了大額存單外,專家預計,未來一些中長期的存款產品利率皆會出現調整,但短期內降幅有限,中長期看還是呈下行趨勢。
“受內外部因素影響,市場無風險收益下行將是長期的趨勢。從長期看,存款利率下行是必然趨勢。”董希淼認為,隨着存款利率逐步下行,銀行負債成本將有所降低,有助於保持利差基本穩定,進而提高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向實體經濟讓利的意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