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長劉昆:要增加中低收入羣體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

  11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學習時報》發表《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推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文。在財政支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方面,劉昆表示,要進一步健全養老、醫療、教育、社會救助、優撫安置等政策體系,增加中低收入羣體收入,提升社會整體消費意願和能力。

  他還表示,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完善再分配機制,加大税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合理調節過高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羣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羣體。

  為了提高社會消費意願,“十三五”時期我國財政加大了對養老、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資金投入。

  中央財政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加大教育投入,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一般不低於4%。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6~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累計16.21萬億元,是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019年達到40049億元,佔GDP比重為4.04%,自2012年起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

  另外,“十三五”時期企業職工養老金水平不斷提高,由2016年的月人均2300多元提高到了2020年的月人均2800多元,較好保障了廣大退休職工的基本生活。老百姓就醫負擔也在減輕,2016~2020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45元提高到74元,增長64.4%。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2016年的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2020年的每人每年550元。

  為了保障困難羣眾生活,2016~2020年,中央財政累計下達困難羣眾救助補助資金7282.2億元,其中2020年下達1664.53億元,支持地方適度擴大低保和臨時救助政策範圍,對地方階段性加大價格臨時補貼力度產生的增支予以補助,並繼續做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及時將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人員納入救助範圍。

  劉昆表示,不管財政收支矛盾多麼突出,民生領域投入都不能減少,要始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決兜牢基本民生底線,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為了降低中低收入羣體負擔,增加居民收入,2018年我國啓動的個人所得税改革,通過提高起徵點、擴大税率級距和增加6項專項附加扣除,實現了減税超過5000億元,其中2.5億人受益,超過1億中低收入羣體不用再繳納個税。

  劉昆近期撰文稱,“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税制度。適時推進個人所得税改革修法,合理擴大納入綜合徵税的所得範圍,完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完善吸引境外高端人才政策體系。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告訴第一財經,下一步完善專項附加扣除主要是扣除標準動態調整,進一步幫助個人和家庭減負。

  此次個税改革還首次引入綜合税制,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稿酬統一為綜合所得,採取統一的超額累進税率,確保這四項收入適用相同的税率,而非此前不同的税率,這體現了公平性,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合理調節過高收入的效果。另外,近些年高收入者個税徵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目的正是發揮個税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

  另外,2016年消費税改革中,國家對超豪華小汽車加徵10%消費税等,增加高收入羣體奢侈品消費税負,事實上也起到一定的收入調節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1 字。

轉載請註明: 財長劉昆:要增加中低收入羣體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