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志丨賬上僅1.8億現金,卻想花20.4億收購均勝羣英51%股權,香山股份這跨界的勇氣……
來源:IPO日報
11月26日晚,香山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將以現金方式收購均勝電子的控股子公司寧波均勝羣英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均勝羣英”)51%股權,交易價格為20.4億元。
通過本次交易,香山股份將切入高端汽車零部件領域,在汽車智能座艙飾件與新能源智能充電樁及高壓充配電系統方面實現突破。
受此消息影響,11月27日,香山股份開盤即漲停,股價為28.58元;均勝電子則是小幅上漲1.9%,收盤價為25.27元。
跨界汽車領域
據香山股份介紹,均勝羣英是均勝電子旗下一大重要產業板塊,主要從事汽車功能件系統和高端內飾總成的研發與製造,產品包括汽車空調出風口總成及配件、真木真鋁飾件、渦輪增壓管、洗滌器等,在若干細分領域已成為行業領導者和全球各大整車廠商(包括寶馬、大眾、戴姆勒等)的合作伙伴,系全球化的汽車智能高端功能件專家。
此外,均勝羣英於2018年培育了新能源智能充電樁及高壓充配電系統的產品系。均勝羣英之子公司均勝新能源主攻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成、配電總成、充電樁、充電設施等新能源汽車的相關配套產品,是均勝羣英未來重要的業務增長點。
近年來,均勝羣英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保持較好態勢。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1-9月,均勝羣英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82億元、37.69億元、24.46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14億元、1.39億元、1.21億元。
在本次交易中,交易對方也作出業績承諾:標的公司在2021年-2023年實現的淨利潤(合併報表口徑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三年累計不低於9億元。
對於本次收購,香山股份指出,本次交易後,公司將進入智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朝“智能座艙飾件時尚設計師及新能源高壓充配電系統的領航者”的戰略方向發展,公司將形成儀器儀表業與高端汽車零部件行業雙主業發展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香山股份的主營業務是體重秤、廚房秤等商用稱重產品,和汽車行業毫無關聯,本次收購為跨界收購。
存資金壓力
近年來,香山股份的業績表現也較為不盡人意。甚至在2017年上市當年,香山股份就出現了業績變臉。
2017年-2019年,香山股份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29億元、9.38億元、8.24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71億元、0.34億元、-0.65億元。2020年1-9月,香山股份的收入為6.8億元,同比增長11.29%;淨利潤為0.5億元,同比增長49.37%。
由此可見,2017年公司的淨利潤相比2016年下滑31.34%,2018年繼續下滑46.15%,2019年陷入虧損,直到2020年公司的業績才有所恢復。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為改善公司業績以及保持未來盈利穩定性,通過併購增加業績增長點是常見的方法之一。
然而,擺在香山股份面前的一個“大難題”是,在淨資產僅有7.84億元情況下,如何拿出20.4億元的現金來併購?
根據公司披露,香山股份在先決條件滿足後、且標的股份交割過户後3個工作日內,支付第一期股份轉讓款12億元,且最遲於2022年6月30日前向均勝電子支付剩餘的股份轉讓款8.4億元。
雖然20.4億元不是一次性付清,但以香山股份現有的資金狀況來看,其承受的壓力也並不小。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的期末現金餘額為1.84億元,貨幣資金9133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有9466萬元。
併購“後遺症”?
反觀出售方均勝電子,在均勝電子龐大的子公司羣體中,均勝羣英的盈利能力也較為突出。
根據均勝電子近年財報,2019年,均勝羣英營業收入為37.69億元,淨利潤達1.39億元,佔均勝電子淨利潤的15.11%。今年前三季度,均勝羣英的淨利潤為1.21億元,而均勝電子卻虧損了5.16億元。
那麼,均勝電子為什麼要出售一家這麼賺錢的子公司?
均勝電子公告顯示,公司通過多年發展已成為全球汽車安全和汽車電子領域的頂級供應商,未來公司將更加專注於主、被動安全、自動駕駛,車聯網,智能座艙等主業方向。而本次交易資產均勝羣英主要從事汽車功能件相關業務,近年來發展情況良好且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但從均勝電子體內得到的資源支持有限。
公司認為,通過本次交易,均勝電子可以將優質資源進一步聚焦於公司戰略和前瞻方向,也有利於均勝羣英獲得更多資源支持實現快速發展。
也就是説,均勝羣英的主營業務與均勝電子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不契合,所以被上市公司“拋棄”。
但IPO日報發現,轉讓標的公司,或許還與均勝電子面臨的現金流問題有關。
財務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均勝電子貨幣資金有60.39億元,短期借款為60.64億元,長期借款高達129.89億元,資產負債率接近70%,整體資金比較緊張。
近年來,由於均勝電子2011年借殼遼源得亨上市後,就開啓了“買買買”之旅,公司資產猛增,資產負債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具體來看,從2011年至今,均勝電子先後收購了汽車電子公司德國普瑞(Preh)、德國機器人公司IMA、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Quin、德國TS、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美國百利得(KSS)以及日本高田等公司,耗資幾百億元。
頻繁的海外併購讓公司的資產和收入規模都迅速擴張,但淨利潤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如2012年,均勝電子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53.58億元、2.49億元;2019年,均勝電子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616.99億元、14.52億元。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陳志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