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則定增消息,沉寂多時的眾泰汽車重回大眾視野。
日前,ST眾泰(4.010, 0.19, 4.97%)(000980.SZ)披露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投入到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開發及研發能力提升、渠道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新能源是重頭戲,擬投入47.32億元。
“本次定增計劃由公司管理層推動,我們內部還是很有信心的。”眾泰汽車內部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
據瞭解,去年末,處於預重整狀態的眾泰汽車重整完畢,其重整投資人為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深商”)。天眼查數據顯示,江蘇深商由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雙方法定代表人均為黃繼宏,其在深商控股集團持股比例為25.21%。
眾泰汽車2021年年報信息顯示,公司通過一系列換屆選舉措施,已於今年2月份形成了新的管理團隊,關鍵技術人員等未發生重大變化。天眼查數據顯示,眾泰汽車目前管理層中,董事長黃繼宏、總裁助理葉長青、副總裁劉婭、監事會主席金榮皓、財務總監喻黎黎均有深商控股系背景。
在定增利好之下,ST眾泰6月13日直接漲停,14日也漲4.97%報收4.01元/股,總市值203.27億元。Wind數據顯示,從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4日,ST眾泰漲停天數多達113天,位居A股第一。
來源 | 網絡
“保時泰”走向沒落
公開資料顯示,眾泰汽車成立於2003年,是以汽車整車研發、製造及銷售為核心業務的汽車整車製造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車用儀表生產企業之一。旗下擁有眾泰、江南等品牌,產品覆蓋SUV、轎車、MPV和新能源汽車四個細分市場。
早在2005年,眾泰汽車便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投入,並先後推出2008EV、雲100、芝麻E30、E200 和大邁A3 等多款新能源汽車。根據 EV Sales統計的年度銷量排名,眾泰汽車是2015年國內第三大、全球第八大新能源汽車廠商。
而在燃油車市場,眾泰汽車早期則主要通過模仿豪車的方式迅速擴張。據媒體報道,眾泰汽車高管曾表示,“眾泰汽車採用的是‘拿來主義’,通過引進國外車型和技術,來達到快速發展的目的,這也是我們整合式運營的一大特色”。
來源 | 網絡
2016年,該公司推出了外形酷似保時捷Macan的白菜價“豪車”眾泰SR9,被業界調侃為“保時泰”。這一策略在前期頗為有效,除了為眾泰汽車帶來熱度外,還促使其銷量不斷走高。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眾泰汽車累計銷量最高達到33.31萬輛,同比增長50%。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2017年眾泰汽車在中國本土車企銷量排行榜上次於比亞迪(343.590, -5.21, -1.49%),位列第八。
但好景不長,隨着國內汽車產業大環境悄然變化,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的眾泰汽車,開始走下坡路。2018年,眾泰汽車全年銷量僅為23萬輛,不足當年目標銷量的一半;2019年,眾泰汽車共售出2.1萬輛汽車,同比跌幅達到86.29%。同年,眾泰汽車虧損達到111.9億元。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任萬付向時代財經指出,眾泰汽車之所以沒落,原因有三:一是企業經營不善,盲目投資擴產;二是缺乏核心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導致產品缺乏競爭力;三是補貼退坡政策下,眾泰在新能源上發展投入不足被擠下賽道。
員工流失8成 能否重新出發?
由於遭遇資金鍊危機,眾泰汽車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於2020年宣告破產,而眾泰汽車也受到牽連。自2020年起,眾泰汽車長期處於半停產或停產狀態。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眾泰汽車整車產銷數據分別為1371輛、1674輛,均較2019年下降90%以上。2021年眾泰汽車產銷數據直接歸零,即使目前重整完畢,其今年一季度汽車板塊也基本停產。
整車業務的停滯也讓眾泰的營收大幅縮水,2017年,眾泰全年營收20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1.36億元,但2021年其營收已經降至8.25億元。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眾泰汽車累計虧損約222億元。
“在工廠停產期間,生產人員等薪資都是按照合同規定進行發放,且是按時發放。”上述眾泰汽車內部人士透露。據時代財經瞭解,車企一線生產人員、工程師的薪資構成大致為“底薪+績效+加班費+夜班費+高温補貼等”,部分效益比較好的企業會有半年獎金及年終獎,其中底薪佔最終薪資的比例並不大。
來源 | 眾泰汽車官博
與此同時,長時間的產能利用率為0,也讓眾泰汽車出現大規模的人員流失現象。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末,眾泰汽車在職員工人數為8098人,截至2021年末,其員工人數已經降至1612人,短短兩年間,員工流失率達80%。在這期間,生產人員從4097人減少至1046人,技術人員從2211人降至154人。
顯然,如今欲重新出發的眾泰汽車,面臨着多重挑戰,其中,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人員招聘。時代財經注意到,早在五月份,眾泰汽車便已開啓招聘活動。獵聘網上,眾泰集團發佈了12個招聘崗位,工作地點包括杭州、金華永康、重慶璧山、江南製造湘潭廠區。不過,眾泰給出的薪資待遇在市場上並不具備較強競爭力,如總裝製造部部長的月薪資區間在1.5萬~2.5萬之間,質量體系工程師月薪資則在1萬~1.5萬元間。
儘管兩年多時間,員工流失率超8成,但眾泰汽車仍在年報中強調,關鍵技術人員、專利和非專利技術、專有設備、特許經營權等未發生重大變化。對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眾泰汽車在年報中歸結為三點,分別為清晰的戰略定位——“造老百姓(39.670, 0.23, 0.58%)用得起的好車”、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較早、成本管控能力突出。
另在相關公告中,眾泰汽車稱,公司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也擁有豐富的核心技術儲備,如實現了全景電動天窗、電動吸合門、電子旋鈕換擋、手機無線充電和車聯網等高新配置技術在實車上的率先搭載。全面實現了車聯網、智能大燈、夜視系統、自動泊車、交通信號及標示識別、疲勞駕駛預警、電動四驅、方向盤換擋等科技配置的自主創新和研發,並將陸續得到應用。
不過,Wind數據顯示,眾泰汽車2018年至2021年間每年研發投入分別為5.77億、8.76億、2億、0.21億,遠低於市場主流車企。天眼查數據顯示,眾泰汽車的專利信息共32條,其中79%為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佔比21%。
據瞭解,在各類專利中,實用新型專利較易申請、通過,週期較短,年費也較低。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專利含金量高不高,主要還是視乎專利的市場前景以及存在的價值來確定”。
押注新能源賽道
業界認為,眾泰汽車雖已重整成功,但僅憑江蘇深商及深商控股一己之力或難以推動眾泰汽車走上正軌,向市場借力才是最優解。
在此背景下,眾泰汽車近期推出不超過60億元的定增計劃。根據公告,眾泰汽車計劃基於三個平台開發四款新能源及智能網聯乘用車,包括三款純電動大中型SUV車型和一款純電動轎車車型。
“幾款車型在價格方面會有區隔,具體的價格還沒有定下來,但應該是在10萬元至20萬元之間。”眾泰汽車內部人士透露。另據公告,眾泰汽車或有意主攻15萬~3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
來源 | 眾泰汽車官網
近期,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電動化的進程在加速,現在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只有在快的過程中才能超車。
縱觀市場,目前,在汽車智電化領域有一定積累,在細分市場有爆款車輛的頭部造車新勢力,月交付量已攀至萬輛以上;而傳統車企也在不斷髮力,比亞迪的月銷量甚至超過10萬輛。在業界看來,面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重新出發的眾泰汽車,如何殺出重圍,有待觀察。
來源: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