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將至,場內資金提前“熄火”了。截至9月29日收盤,滬深兩市成交額僅為5450.2億元,近三個交易日成交額均在6000億元之下,近七個交易日均未能突破8000億元。而就在資金“無心戀戰”之時,公募基金又加倉了。
券商預測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8.45%,相比前一週提升3.34個百分點; 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2.98%,相比前一週提升1.28個百分點。節前一週加倉的公募又在向市場釋放什麼信號?
公募節前加倉
賺錢效應變差,市場情緒趨於保守。從近期的市場成交量不難看出,更多資金想在節前求穩,這也導致A股市場的流動性降至下半年的一個冰點。
截至9月29日,滬深兩市成交額已經連續14個交易日未能突破萬億元,9月份僅有9月7日和9日兩市成交額達到萬億元以上,且整體呈現持續縮量的現象,節前僅剩最後1個交易日,連續三日的地量行情讓場內交易顯得格外冷清。
不過,作為A股市場堅定的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近期吸引了大批資金湧入,科創50ETF破千億元的首次認購。
公募基金看好A股市場投資機會已成為業內共識,無論是存續的老基金還是新發基金,都想在A股震盪調整時抓住“跌出來的機會”,這就出現了績優公募旗下新發基金越發越有人搶購,存續公募基金大膽加倉的現象。
據光大證券預測,截至9月25日,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8.45%,相比前一週(9月14日-18日)提升3.34個百分點; 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2.98%,相比前一週提升1.28個百分點。從板塊配置比例來看,週期上游板塊的配置比例下滑,一般消費、可選消費、週期下游、金融板塊的配置比例提升。
從板塊上可看出,公募基金更樂意在節前選擇較為穩妥的金融、消費等板塊進行配置。
新浪財經首席評論員艾堂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長假前成交量萎縮是歷年的慣例,基於假期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投資者的交易意願降低,很多人想節後待市場明朗之後再進行操作。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向記者分析稱,節前A股縮量屬於非常正常的短期流動性收縮雙重疊加行為金融學想象。
艾堂明認為,機構是長線投資,對於短期波動不太在意。儘管面臨長假期間的不確定性,但如果假期沒有黑天鵝事件,看好節後反彈行情的話,節前的低位恰恰是佈局的良機。
節後市場怎麼走
除了公募外,也有其他機構選擇加倉。從節前兩週私募的加倉情況來看,整體倉位略微下滑,不過一些百億級私募仍然選擇了堅定加倉。
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為77.53%,環比微降0.07個百分點,連續28周超過70%。其中,倉位超過8成的私募佔比為57.88%,28.58%的私募倉位介於5-8成之間,僅13.53%的私募倉位低於5成。分規模來看,百億私募倉位指數為80.44%,環比大幅上升1.06個百分點。其中,60.28%的百億私募倉位超過8成,僅4.5%的百億私募倉位低於5成。
對於節後市場行情如何走,機構也一度出現較大分歧。
林佳義表示,從歷史經驗看,國慶節前五個交易日大盤上漲概率為40%,這加劇了短期資金轉為持幣觀望,但相應的,節後正常的資金迴流促使國慶節後5個交易日上漲概率提升到80%。這種現象是參與市場的資金造成的,也是常規行為金融學想象,不需要過度解讀。“基於監管層在持續推動改革,以及國家開放節奏不變,在流動性相對充裕的背景下,市場持續修復低估值將是大概率事件。”
可以看出,目前節前的成交地量已經是近四個月來的新低。艾堂明認為,節後反彈的概率很高,大盤節後向上機率大於向下,且9月份調整了一個月,給10月反彈騰出了空間。另外,節後三季報將拉開帷幕,有望帶來一波績優股行情。
林佳義認為,在節前較為可觀的調整背景下,繼續買入低估值優質企業將是首選,尤其是港股受到流動性影響較大,調整幅度更大。此刻的買入,將是下一輪大漲的基礎。
翼虎投資投研總監曾雨認為,疫情導致的全球復甦可能會推遲但不會消失,拉長週期是樂觀的。國內資產配置向權益轉移的趨勢沒有變,國內經濟穩中向好的趨勢也在延續,比較看好節後市場的表現。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對記者表示,繼續維持市場震盪的觀點,節後會面臨短期方向性的選擇。但從更長週期來看,價值和成長是最主要的變量,低估值順週期板塊是值得關注的方向。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