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業生產,特別是在保障糧食生產以及重要農產品供應方面,持續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應對疫情、洪澇、病蟲害等諸多因素的不利影響,農業經濟實現持續恢復性增長;糧食生產有望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牢牢守住了糧食安全的底線;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供求緊張局面不斷改善,豬肉價格進入下降通道。三季度,綜合反映農業經濟的中經農業景氣指數為99.5,在二季度比一季度顯著回升的基礎上,三季度再比二季度回升1.1點,構成農經景氣指數的農業生產、投資、收入、出口等6項指標均不同程度回升。
農業生產的快速恢復,一方面與“六穩”“六保”政策的積極落實有關。今年我國提高了早秈稻、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同時統籌整合40多億元資金支持雙季稻生產,進一步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農力度,重點支持高標準農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等領域的建設,進一步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另一方面農業發展基礎的不斷鞏固,為農業生產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實施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目前,高標準農田已建成7億多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億畝;現代科技不斷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正在紮實推進,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已批准創建62個、認定20個國家級產業園,各地共創建1000多個省級產業園和一大批市縣級產業園,進一步促進產業融合。
雖然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地區間農業現代化水平發展不均衡,不少地區農業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產業鏈條不完整、經營理念不夠先進等問題依然存在,農業抗風險能力較弱。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時期,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歷史重要窗口期。為此,要加大農業技術裝備、勞動力、組織管理等生產要素的變革,推動農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信息化轉變,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一是加大現代農業裝備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提升農業裝備技術現代化水平。應加快農機裝備和農機作業智能化改造,特別是推動植保無人機、無人駕駛農機、農業機器人等新裝備在規模種養領域的應用;圍繞設施種植綠色高效發展,引入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重點在設施種植裝備專用傳感器、自動作業、精準作業和智能運維管理等關鍵技術裝備上取得突破;搭建農機裝備製造與技術應用創新平台,圍繞高端農機裝備和關鍵零部件製造,着力解決農機裝備中的基礎性共性問題、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以及集成配套問題,推動農機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
二是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近年來,我國加速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髮展壯大,農業發展規模化效應不斷顯現,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不斷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以農業產業園、農業基礎設施等重點農業項目建設為依託,從建設用地、財政補貼、税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着手,綜合運用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方式,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企業+農户”“企業+基地+農户”“企業+合作社+農户”等多種形式的產業經營模式發展,形成訂單生產、股份合作、產銷聯動、利潤返還等多種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範帶動作用,將小農户引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
三是加快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農業”呈快速發展態勢,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新路徑、新手段。推動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應用,加快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大力提升數字化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一要加大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信息進村入户工程,提升鄉村網絡實施水平;二要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平台,匯聚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數據信息,滿足農業生產經營決策的數據需求;三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物流網絡,推動各類電商、快遞、物流等平台向農村下沉,暢通電商進農村“最後一公里”。
四是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打造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近年來,職業農民增長較快,2018年達到1693萬人。但職業農民在全部農業就業人員中所佔的比重依然較低,僅為8.36%。加快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將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相結合,以新型經營主體的經營示範帶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通過院校化、正規化、系統化、專業化等方式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農業人才培養;讓新型職業農民與科技人員“互助結對”,既讓職業農民找到有力的技術幫手,又讓農業科研人員找到理論聯繫實際的職業農民夥伴,實現優勢互補;加強培育師資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質量。(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家統計局中國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 呂慶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