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被退休、銀行理財也虧本,投資中不能不存疑

上週三一早,國內多家媒體推送了一則關於巴菲特的大“新聞”——“重磅!巴菲特宣佈退休!”。原來,一份落款為巴菲特本人的信件,煞有其事地宣佈了伯克希爾公司董事會主席一職將交給DDTG的David Scott Portnoy。

有意思的是,這封信在美國各大主流財經媒體和Twitter幾乎沒有掀起水花,在國內卻霸屏多個門户網站的財經頭版。

乍看之下,這封信是那麼回事,不僅看上去就是巴菲特語氣,落款還有簽名筆跡。可如果多想一分鐘,多一次網絡搜索,就不難發現這是場鬧劇——因為截至這封信的發出當天,伯克希爾哈撒韋官網的最新新聞發佈,還停留在2020年5月2日。

如果再多一點存疑,搜索一下信中提到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會主席接任者,也就是DDTG的David Scott Portnoy,就能確定鬧劇無疑。因為這位所謂繼任者經常在各種社交網站上發言,聲稱巴菲特的那一套價值投資已經過時。所以,就算股神心生退意,也斷不會將他選為繼任者。

多一步存疑,大概率就不會成為謠言的幫兇。回到投資中,多一步存疑,也就不會對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銀行理財產品會虧損大驚小怪。

買理財產品之前如果多問一句,收益率遠高於國債的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做到不虧錢?就會發現,理財產品會虧損的原因,早就已經寫在了產品説明書中。

上圖來自某銀行理財的產品説明書,從品種上看,該產品的絕大部分倉位都需要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也就是各類債券。從某種意義上説,銀行理財就是一攬子債券的集合。而債券本身就是一種風險資產,採用市場化的定價機制,這種情況下價格產生浮動本身就是很正常的。相應的,如果某一階段各類債券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傳導到理財產品上,自然表現為產品的淨值虧損。

那麼,為什麼過去就沒聽説過銀行理財會虧損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2018年4月27日出台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這份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理財產品要進行淨值化轉型的要求,這也意味着理財產品所投資資產的估值方法由此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債市波動一直有,券還是那些券,唯一不同的,就是度量收益的尺子。

過去的攤餘成本法估值以買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並考慮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餘期限內平均攤銷,每日計提收益,其淨值表現較為平穩。而當前的市值法估值,則是對買入的債券完全按照市場價格入賬,淨值表現為隨市場變化而波動的曲線。因此,採用市值法的理財產品淨值會隨着所投資產價值的變化而波動,以本輪債市調整行情為例,許多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淨值出現下跌,正是因為所投資產價格出現了波動。

過去你沒意識到銀行理財同樣風險,一是因為沒人主動告訴你,二是因為你沒有存疑、也從未追問。但恰恰這第二步,是我們在投資中必不可少一步。

以賺錢為目的的金融投資必須要去承擔風險。投資的關鍵不是規避風險,而是瞭解風險之源,主動管理風險——選擇承擔有價值的風險。

你也許還會追問,該如何以存疑為起點來管理好風險?

這是一個好問題,投資中的存疑,不該止步於意識,還得有具體的方法。

事實上,在上個月的“中泰資管天團”中,我們曾請

中泰開陽價值優選混合的基金經理田瑀

和我們聊過這個問題。

以基金投資為例,從風險的來源來看,持有人的風險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來自於管理人本身為了獲得回報承擔的合理風險。另一層次的風險,則來自於選擇管理人管理過程中的不慎,因而造成委託責任風險。

作為投資者,要管理好風險,就要仔細甄別風險的特徵和表現形式。

比如,如果購買的基金產品管理人以價值投資為投資框架,存疑的起點、也就是管理風險的重點考察點,不該是短期業績表現,而是應該是觀察:

●基金管理人歷史上買過的個股,收益實現路徑如何,正確率如何?

● 對於十分看好的品種是不是越跌越買?

● 有沒有因為淨值的波動去做一些他不擅長的事情,是否保持言行一致。

無存疑,不投資。

不止步於收益,仔細探究收益背後的風險來源,才不會對虧損毫無準備;也只有對風險管理設置合理的觀察指標,才能在市場動盪或基金淨值下跌之際,做出更為理性的加倉或離場決定。

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有風險,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投資基金時應認真閲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請投資者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29 字。

轉載請註明: 巴菲特被退休、銀行理財也虧本,投資中不能不存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