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經濟學:反週期生存和逆增長

  文/李光鬥

  羅馬俱樂部1972年發表了驚世駭俗的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預言世界經濟增長不可持續,石油枯竭和氣候變暖將引發能源和生態危機,世界各國將陷入全球性災難。

疫後經濟學:反週期生存和逆增長
  羅馬俱樂部的成員都是世界知名科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包括亞歷山大•金(著名環境學家,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首創者)、老特魯多(加拿大前總理)等人。他們的預言在一年後變成了現實:阿拉伯國家採取石油減產、禁運、提價、對國際石油公司進行國有化等措施,致使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導致了全球範圍的“石油危機”。人們通常稱之為“第一次石油危機”,這給西方工業囯造成極大恐慌,引發了西方國家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但是增長的極限並沒有到來,尤其是自上世70年代末,中國的改革開放開始,經濟實現了連續40年的增長,創造了中國奇蹟,推動了全球化時代世界經濟的新一輪增長。

  世界經濟增長並沒有受阻於石油危機,而是在2020 年因為一個小小的病毒微生物,按下了地球的暫停鍵:汽車停駛、飛機停飛、機器停轉……不是石油枯竭而是石油過剩,出現了英國工業革命以來從未出現的負油價。

  2014 年,世界剛剛倖免於一場埃博拉病毒的爆發,比爾蓋茨推着一個大油桶走上TED演講台,稱小時候家裏就放着這樣一個大桶,裏面裝滿吃的、喝的,他想萬一哪天核戰爭爆發的時候,就可以躲進地下室靠那個桶度過危機。後來比爾蓋茨發現,未來最具殺傷力的不再是戰爭,而是高度傳染的病毒。他認為全世界很多國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在對抗性核武器上,但是卻並沒有為一場大疫情的發生做好準備。

  一語成讖。2020年全世界的人們都因為傳染性極強的新冠病毒閉關鎖囯,全民宅家,需要囤積食物、戴起口罩。

  如果説這場疫情還有有利的方面,那就是人類不出門的日子,生態環境變好了很多。

  意大利威尼斯的河水變得清澈,天鵝、鴨子甚至是海豚重新出現,很多國家的街頭被動物們佔領,爬窗户的黑熊、在人類後院打滾兒的鱷魚,穿過大街小巷的企鵝,下山找食物的猴子等等。

  由於全球疫情大流行,在各國政府封城期間,全球10個主要城市的空氣污染水平下降了9%至60%。美國斯坦福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羅布•傑克遜(RobeJackson)計算,2020年全球化石燃料行業的碳排放量可能減少創紀錄的25億噸,同比下降5%以上。

  天又藍了,水又清了,動物又開始佔領地球了,但是人們不得不面對國計民生的實際問題,全球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重啓經濟。

  但疫情讓已經放緩的世界經濟迅速進入了下行週期

  美國疫情爆發兩個月後,失業人口已超過3000萬人。白宮高級經濟顧問預計美國的失業率已升至20%,財政部長姆努欽更表示,美國的失業率可能已經高達25%,接近大蕭條時期,還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如果不解除封鎖措施,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的經濟損害”。

疫後經濟學:反週期生存和逆增長
  美國1929年-1933年大蕭條年代,3萬多家企業關門,近萬家銀行倒閉,會三種語言的人找不到一份工作,數百萬人住破棚子,蓋報紙取暖。

  新冠疫情引發的危機史無前例,這是一場現代化的危機,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這次危機衝擊最大的是娛樂、旅遊、航空、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而全球化的進程也受到重挫,有的國家開始重申經濟主權,紛紛要自建產業鏈。

  企業倒閉潮、失業潮再現,中國第一季度GDP下降6.8%。各行各業都受到挑戰。網上有個段子:水泊梁山高管開會統計疫情期間損失情況,魯智深彙報説酒店停業損失100萬;孫二孃訴苦説:飯店不能開張、靠外賣,損失50萬。李逵説自己損失最大,賠了5000萬!宋江一聽就急了:“人家開店有成本。你李逵一攔路搶劫的,零成本買賣,沒賺就是了,怎麼還能賠錢?”李逵嘟囔了一句:我買了中國銀行的“紙原油”。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何在經濟下行週期實現逆增長?

  “帕累托最優”是經濟繁榮期理想的資源分配狀態,在沒有人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人人獲益。如果蛋糕越做越大,每個人得到的份額也就越多。

  但經濟蕭條使做蛋糕和分蛋糕的矛盾凸顯:當蛋糕無法再做大,人們就會在如何分蛋糕上動腦筋!

  舉個例子,從前美國每年都會由政府資助很多科研項目,這些項目產生的專利權也一直由政府所擁有,很少進行有效的配置應用到商業中去。到1980年的時候,聯邦政府持有的專利多達2.8萬項,政府有所有權,但是沒有能力商業化產生更多的價值;而企業有動力卻沒有權利,於是198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拜杜法案》,促進私人部門將這些科研成果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然後將一部分收益再分配給發明人和用於科研、教育等。

  這項法案的實施,加快了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步伐,使得美國在全球競爭中能夠繼續維持其技術優勢,促進了經濟繁榮。

  新冠疫情也將掀起一場新的財富革命和分配革命,產生新的朝陽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疫情期間增長最明顯的就是互聯網領域:網購、互聯網工具、遊戲、在線應用等爆發式增長。

  如何在經濟下行週期,實現逆增長?

  (一)創造新流量

  經濟的繁榮度取決於流量的活躍度,沒有流量,經濟就無法重啓。疫情後大城市的人們對堵車表現出了寬容;因為封城宅家期間的水靜鵝飛,讓人們盼望儘快恢復城市的流量。

  人流如此,物流也是如此,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中國國內大範圍的物流都停滯了,疫情被遏制住後境內物流恢復,經濟才逐漸回暖。

  過去互聯網在中國為什麼增長那麼快?就是因為流量紅利,用户在不斷增長,獲客成本很低,現在人人都有手機,都有微信有抖音了,互聯網紅利沒有了。

  線下的流量急劇減少,是因為人們都搬到線上,一個新的稱謂是:互聯網移民。

  要繼續實現增長就要創造新的流量。比如原本是辦公平台的釘釘,疫情期間大家也紛紛用它來開視頻會議,用户都延伸到了小學生羣體。

  (二)粉絲變現

  現在大家都在想辦法吸引粉絲,並將粉絲變現。羅永浩抖音直播賣貨就是粉絲變現的方式,給主播打賞,微信的付費文章、讚賞模式都是在將粉絲價值變現。

  粉絲變現主要途徑:電商賣貨、主播打賞、廣告、代言等等。

  以前去餐廳吃飯,服務員積極加你微信;現在他的朋友圈也好,私信你也好,不停的發賣貨信息,也是在將粉絲變現。

  電商賣貨對象大多數是女性,而羅永浩的粉絲其實更多是男性,所以直播帶貨也需要精準施治。

  (三)營造場景

  傳統零售是場景消費,商業中心為什麼喜歡引進電影院,因為電影院可以最大限度帶來客流量:吃飯、買東西,再喝杯奶茶、買個爆米花,坐到影廳座位上,看電影之前還得先播一段映前廣告,這都製造了消費場景。

  新零售重新定義了人、貨、場,把“等用户進店”變為“找用户進店”。

  疫情使線下消費場景減少,需要營造新的場景。於是人們開始雲蹦迪、雲喝酒,甚至是雲健身、雲旅遊。疫情期間故宮進行直播,僅新華網客户端就有3000多萬人在線雲旅遊,攜程、飛豬平台都推出直播旅遊。

  隨着5G、VR等新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雲生活”將越來越豐富多彩。

  (四)賦能品牌

  “賦能”顧名思義,就是賦予某種能力和能量,通俗來講就是,你本身不能,但我使你能。它最早是心理學中的詞彙,旨在通過言行、態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

  品牌就是給產品賦能。

  疫情之後,人們終究還是要回歸品牌消費。

  疫情使奢侈品消費遭遇斷崖式下跌,但是中國的疫情剛剛被控制住,LV就着手報復性漲價,香奈兒也隨之漲價逾15%,很多國際一線奢侈品牌都跟風調價,幅度甚至超過往年正常水平。

  有錢人羣體買漲不買跌。聽到漲價風,很多奢侈品店外又排起長龍。

  2020年5月,LouisVuitton在中國內地的門店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了約50%。

  奢侈品的營銷策略就是製造稀缺,營造價值感。就算賣不出去,把它銷燬,也不會打折降價。

  (五)挖掘數據

  大數據時代對信息的判斷非常重要,要善於數據挖掘。

  比如在疫情嚴重之時,疫情高發地區買感冒、退燒之類的藥物是需要登記身份信息的。

  Google曾推出的一款預測流感的產品,叫谷歌流感趨勢,為便於建立關聯,設計人員編入“一攬子”流感關鍵詞,包括温度計、流感症狀、肌肉疼痛、胸悶等。只要用户輸入這些關鍵詞,系統就會展開跟蹤分析,創建地區流感圖表和流感地圖。為驗證“谷歌流感趨勢”預警系統的正確性,谷歌多次把測試結果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報告做比對,證實兩者結論存在很大相關性。

  美國總統大選,所有的調查公司都曾看衰特朗普;但義烏小商品指數從競選產品、谷歌從關鍵詞數量卻給出了相反的答案。

  (六)逆向營銷

  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遍地是黃金,順勢而為即可坐享其成,傻瓜也能賺錢。

  三位成功的中國企業家登上了北京的最高樓,記者問他們是怎麼上來的?一位説是跑步上來的,一位説是做俯卧撐上來的,一位説是揪着自己的頭髮上來的。真相是他們都是乘電梯上來的。這個電梯就是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

  以前我們有句話:歡迎搭中國經濟的便車。中國有句話叫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對了朝陽產業,想不賺錢都難。但是遇上經濟蕭條年代就要逆流而上,學會反週期生存。

  杜蕾斯品牌誕生於1929年,好萊塢也是在大蕭條時代開啓了黃金時代,卓別林、費雯麗都是那個時代廣受歡迎的大明星。

  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漢迪提出了“第二曲線理論”,他告誡大家:“當人人都知道到該往向何處去時,你往往已經無路可走了。”

  漢迪把從拐點開始的增長線稱為“第二曲線”。任何一條增長曲線都會滑過拋物線的頂點(增長的極限),持續增長的秘密是在第一條曲線消失之前開始一條新的S增長曲線。在這時,時間、資源和動力都足以使新曲線度過它起初的探索掙扎的過程。

  人們通常把拐點當作公司的戰略轉折點。當蘋果公司不再把自己稱為電腦公司,當星巴克的Logo去掉咖啡……這就是我所説的另起一行,轉換賽道,去開闢新戰場,創造新的增長點。

  (七)建立壁壘

  品牌資產是一個企業最寶貴的資產,營銷的目的就是在銷售的同時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護城河。

  可口可樂的總裁曾説,即使可口可樂全球工廠一夜之間被大火燒光,僅憑“可口可樂”這個金字招牌,企業仍可以東山再起:銀行仍然會貸款,供應商仍會送來原材料送到門前,經銷商也仍舊會在門口等待下線的產品。

  名牌長久形成的品牌文化,再強大的對手也無法簡單複製、超越。品牌、技術、牌照、網絡、故事、情感都可以企業形成自己的品牌壁壘。

  “讓石頭在水面上漂起來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答案是:速度。

  《孫子兵法》上説:“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

  如今,戰勝競爭對手最關鍵因素也是速度。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實現指數級增長。

  古印度舍罕王打算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國王問他想要什麼,他對國王説:“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1個小格里,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2個小格里給2粒,第3小格給4粒,以後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請您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的64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僕人吧!”國王覺得這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給他這些麥粒。當人們把一袋一袋的麥子從國庫搬來開始計數時,國王才發現: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麥粒全拿來,也滿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這就是驚人的指數級增長。

  (八)成為超級傳播者

  病毒營銷就是要學習病毒強大的傳播力。病毒傳染力強,但是不能殺死宿主,要不斷的傳染。穩準狠,簡單、快速、有效,成為超級傳播者。

  冷兵器時代,蒙古騎兵能征服歐亞大陸靠的是速度。閃電戰是二戰期間德國名將領古德里安創建的戰爭模式,充分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閃電戰的核心元素是:速度、奇襲、集中。戰略上整體推進,全局性協同,戰術上精妙奇特,靈活多變。以超出對手反應的速度對對手實行閃電般的打擊。

  現在老闆們紛紛直播賣貨,格力董明珠第一次直播才賣了20多萬,面子都掛不住,但是她的精神是永不服輸。

  第二次直接重打鼓另開張,在快手平台聯合頭部主播二驢夫婦賣貨。這個陣容配置和流量扶持就不一樣了。其實當天董明珠出現的時間並不長,開播不到半小時就離開直播間,擔任賣貨主要任務的是二驢夫婦。

  二驢粉絲超過4000萬,驢嫂粉絲超過2206萬,一次賣貨3億。

  這3億距離格力第一季度虧損掉的300億來説是杯水車薪,但是用董明珠的話説,是在尋找新出路。

  (九)市夢率

  企業家要有兩個能力,一個是講故事的能力,一個是賣夢想的能力。

  小米創立5年時估值增長了180倍,雷軍這樣算小米的估值,“小米有7000萬用户,每個用户的價值380美元,這樣算下來,小米市值近300億美元”。雷軍就是用“市夢率”來計算。

  企業家要不斷的創造新夢想。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就是這樣一個創造“市夢率”的企業家,他被譽為喬布斯真正的傳人,創造想象力經濟。

  美國亞馬遜最早的業務是賣書,但賣書很快就碰到天花板,於是開始尋找盈利能力更強的產品。如今亞馬遜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線超級百貨公司。而同樣是賣書起家的中國噹噹網,卻沒能跨過品類營銷的門檻再上一層。

  (十)逆增長的路線圖

  1935年,英國生態學家,亞瑟•喬治•坦斯利爵士(SirArthur George Tansley)提出生態系統ecosystem概念:指在自然界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

  1993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穆爾(Moore)在《哈佛商業評論》上首次提出了“商業生態系統”概念。

  所謂商業生態系統,是指以組織和個人(商業世界中的有機體)的相互作用為基礎的經濟聯合體。是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市場中介、投資商、政府、消費者等以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為中心組成的羣體。它們在一個商業生態系統中擔當着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職,但又形成互賴、互依、共生的生態系統。在這一商業生態系統中,雖有不同的利益驅動,但身在其中的組織和個人互利共存,資源共享,注重社會、經濟、環境綜合效益,共同維持系統的延續和發展。

  與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種一樣,商業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整個商業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每一家企業最終都要與整個商業生態系統共命運。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一個企業單打獨鬥不行了,互聯網新獨角獸都被阿里、騰訊收入囊中;京東也開始拉幫結夥。

  張瑞敏提出“物聯網新思維”,萬物互聯,以場景品牌、生態品牌覆蓋傳統品牌;以人單合一模式,創物聯網時代新增長引擎。

疫後經濟學:反週期生存和逆增長
  新冠疫情不會象非典一樣一夜之間突然消失,我們不得做好與這種聰明狡黠的智慧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我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隱私權,隨時準備接受測温和體檢。不僅關注自己的健康,還時刻關注他人的體温。不僅口罩或將成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病毒每一次捲土重來,都使我們不得不再次陷入隔離的困境之中。

  而我們的生活形態和工作狀態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互聯網賦能的關鍵是尋找入口、形成平台、固化關係、建立生態:消費場景化、品牌年輕化、營銷線上化、數據賦能、私域流量……新行業、新職業層出不窮,人人變成了廚子,醫護變成了戰士,老師變成了主播,公務員變成了門衞,汽車企業成了造口罩的……而網紅們有了一個新名稱:網絡直播售貨員。

  為刺激經濟,一場投資巨大的新基建正式開啓,涉及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八大領域……

  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新世界的版圖正在徐徐展開。

  (本文節選自李光鬥即將出版的新著《逆增長:疫後經濟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307 字。

轉載請註明: 疫後經濟學:反週期生存和逆增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