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這年頭,幹什麼的都有可能上市,弄得做生意的人要是沒有IPO的計劃,都不好意跟別人説自己是商人。

近日,一家賣豆腐的公司就傳來好消息,剛通過了證監會發審會的審核,雖然接下來還要等批文,但實際上已經可以算是正式登陸深交所了。

也許有人會問,菜市場最多2塊錢1斤的豆腐,能賣多少啊,居然也能上市?

不要小看豆腐啊,日本就有一家賣豆腐的,一年銷售額能達到50億日元(約合3個多億人民幣),掌門人還被稱為“豆腐美男”。

而中國這家公司更優秀,招股書顯示,一年的豆腐能賣2個多億,按照終端1塊多錢1盒的零售價,估計出廠價不到1塊錢。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而豆腐只是主營業務之一,還有豆腐相關的系列產品,包括豆腐乾、千張及素雞、豆奶、以及其它豆製品,大多都是幾毛錢的生意,整體年營收竟超過10個億。

賣得不少,賺錢能力也一點不遜色,2019年淨利潤超過9000萬。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如此的規模和利潤算什麼水平呢,有媒體統計了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情況,在3973家上市公司中,營收不到10億的就有1221家,淨利潤不足1億的有1777家。

也就是説,看似不起眼的豆腐,至少強過A股裏面1/3的上市公司,真是應了中國那句古話“360行,行行出狀元”啊。

這個“狀元”也並非出身名門,招股書上關於員工的描述是,3300人,90%的學歷是高中及以下,老闆蔡祖明才初中畢業。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書讀得少,也正好跳出了那些所謂框框套套的給公司起名字的文化,直接把“祖名”二字作為了公司名稱(“祖名股份”),並申請註冊成了產品商標(“祖名”)。

有網友調侃:

“房祖名(成龍的兒子)不會告他侵權吧?”

實際上,祖名豆腐從90年代起,就已經在杭州蕭山一帶頗有名氣了。

嚴格意義上説起來,蔡祖明做豆腐算得上是祖傳手藝,按照媒體的報道,他家祖上在清朝嘉慶年間(1816年左右)就是做的豆腐生意。

可惜的是,沒能一代一代傳襲下來並打出品牌,否則,就是一個200年的老字號了,而蔡祖明和他父親能把豆腐這個祖業重新做起來,可能也是冥冥之中的定數。

蔡祖明於1960年出生在杭州蕭山西興,對於讀書似乎沒什麼天賦,初中畢業後就輟學了,他看到木匠似乎掙錢比較多,於是就跟別人做了木工學徒。

但是木工並不是能快速上手的活,要成為別人信得過的老師傅,並能掙到錢,那是需要時間沉澱的,而蔡祖明還沒能成為老師傅時,父親卻因為身體原因從工廠病退了。

家裏沒了經濟來源,父親想起了祖上的豆腐營生,於是開始賣豆腐。

一開始並沒有自己磨豆腐,而是直接從杭州的豆製品廠買豆腐,然後拿到蕭山西興賣,就掙個微薄的差價,生意還可以,但一個月下來掙不到多少錢。

蔡祖明跟父親一合計,乾脆自己做豆腐吧,雖然會更辛苦一些,但利潤就要可觀得多了,於是,蔡祖明放棄了成為木匠的夢想,開始和父親一起做起了豆腐。

中國古代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老祖先話的不是沒有道理的,蔡祖明和父親凌晨就起來磨漿、點豆腐,天不亮又要把做好的豆腐拿到集市上去賣,賣完了回家又泡豆子。

一年365天,就這麼不停地重複,不過付出總算得到了回報,生意越做越好,豆腐坊也越開越大,蔡祖明家逐漸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豆腐大户。

到了9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蔡祖明發現身邊一些其它行業的小作坊都慢慢變成了工廠,註冊起了公司,他也開始琢磨,自己的豆腐坊能不能也升個級。

彼時正逢蕭山的豆製品廠開不下去了,蔡祖明感覺到自己的機會來臨,於是拿出全部的家當和積蓄,在自家耕地旁蓋了間簡易廠房,買了幾台磨漿機,開始做盒子豆腐和千張。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設備不會安裝,蔡祖明就花錢從杭州豆製品廠請來了兩個老師傅,不過,蔡祖明給的錢只夠人家來做個指導,豆腐生產出來後也就回去了,剩下的還得靠自己。

1994年,蕭山華源豆製品廠開業,蔡祖明在廠子裏吃、在廠子裏睡,幹了好幾個月才算走上正軌,而三年之後,他的辛苦換來了市場,蕭山一半的鄉鎮都買他的豆腐。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而隨着市場的擴大,小廠房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1999年,蔡祖明投資800萬擴建了生產車間,除了提升豆腐產量,也開始豐富其豆製品系列。

而產品跟上後,又衍生出了新的問題,蕭山已經消化不完了,這也倒逼着蔡祖明往外擴張市場,第一個目標就是杭州城區。

彼時的蕭山還不是杭州的下屬區,“祖名”算是外來品牌,為了打進杭州市場,蔡祖明採取了開豆製品專賣店的策略,兩年的時間,在杭州開出了28家專賣店。

而2001年,隨着蕭山撤市併入杭州成為蕭山區以後,“祖名”終於變成了杭州本土品牌,也獲得了當地政府扶持,並逐漸在杭州區域落地生根。

當然,這也得益於蔡祖明一直堅持的產品質量策略,“不加防腐劑、全程冷鏈”讓“祖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迅速擴大,並順理成章進入杭州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

有統計數據顯示,如今祖名的豆製品在杭州的市場份額高達60%,幾乎是有生鮮超市的地方,就能看到“祖名”的身影。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佔住了大杭州地區,蔡祖明有了進一步向外擴張的資本,2003年,他在杭州濱江工業園區徵地36畝,投資5000萬新建了新廠房,產品系列進一步豐富。

2008年,蔡祖明又在揚州設立了分公司,正式進軍蘇北市場,2011年,祖名股份公司正式成立,也就是現在即將上市的公司主體。

如果把如今的祖名股份放在全國豆製品市場裏,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呢?

根據行業的估算,中國豆製品市場總體規模達1222億,以此計算的話,祖名股份的市場份額不足1%,即使在其主打的江浙滬市場,佔比也僅有5%左右。

也就是説,豆製品如今仍以分散的小規模生產模式為主,尚沒有全國性的龍頭企業,這正是蔡祖明的機會,祖名股份的市場想象空間也很大。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蔡祖明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也表示:

“祖名的品牌從杭州走向浙江,再從浙江走向全國,一步步並不容易,但我相信,以我們的發展速度,中國豆製品行業一定會出一個百億元級別的大企業。”

如今,10億的坎已經邁過,但相對於100億的目標來説,蔡祖明的路才剛剛開始。

能否實現百億夢想,筆者以為,中國股市也算是企業的“照妖鏡”,不出3年時間,就基本可以稱出祖名股份的真正斤兩了。

當然,我們希望這個江浙的“豆腐大王”是認真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35 字。

轉載請註明: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