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聯新材IPO“國企變民企”往事

外匯天眼APP訊 : 在2019年6月,IPO遭證監會發審委無情否決之後,號稱是“國內 OLED 材料的領軍企業”的西安瑞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聯新材)又轉道科創板,去碰碰運氣,公司對於上市“圈錢”“割韭菜”一事可謂心心念念。直接“打臉”證監會,以實際行動對證監會一年前的否決決定,“老子不服”!

按上會安排,6月10日瑞聯新材就將接受上交所審核中心的審核,這一次,在多次遭否後瑞聯新材能否順利實現上市夢想呢?

從業績上看,瑞聯新材似乎還不錯。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9.9億元增長15.6%;歸母淨利潤為1.48億元,同比增長56.87%。很顯然,瑞聯新材一年前遭證監會否決,並非業績因素,而是公司的存在“硬傷”太多。

招股書顯示,瑞聯新材的實控人為呂浩平夫婦和劉曉春。然而,呂浩平夫婦,得到瑞聯新材的“來路不正”,其涉嫌以“非合理”拿下這家原本是國有企業的公司,這其中國有資產是否流失的問題待解。

值得一提的是,劉曉春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劉曉春的資本運作下,瑞聯新材將上億元借出去放“高利貸”給劉曉春的關聯企業,最終關聯企業還不上錢,雖然劉曉春自掏腰包補了一部分,但仍給公司造成了鉅額損失。

這些年,A股暴雷不斷,實控人違規佔用上市公司鉅額資金的事情,屢見不鮮。曾經業績“優等生”康美藥業、康得新、樂視網都存在內控問題,曝出造假,加強上市公司內控建設,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亟待加強。

實控人“非正常”價拿下瑞聯新材

瑞聯新材前身為瑞聯有限,成立於20多年。原本,瑞聯新材是由西安高華電氣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高華電氣)和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204 所”)共同出資設立,高華電氣和204所分別持股60%和40%。

高華電氣是西安高科集團(西安地方國企)旗下公司,而204 所是央企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下屬單位。從公司的股權結構而言,瑞聯新材可謂是地地道道的國企出身。那麼,瑞聯新材是如何從一家國企變身為民企的呢?

後來,經過多次股權轉讓,深圳平安創投和寧波國富永鈺獲取了瑞聯新材40.60%和20.64%的股權,分別為第一和第二大股東。2012年7月,寧波國富永鈺將其持有的瑞聯有限98.21萬元股權以20.36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寧波漢世紀。

幾個月後,2012年12月,深圳平安創投將其持有瑞聯有限40.60%股權以10.95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呂浩平夫婦實際控制的卓世有限(卓世合夥前身)。由此,呂浩平夫婦得以進入瑞聯新材。

值得注意的是,呂浩平夫婦在2012年12月獲得40.6%的股權,所花的價格僅為10.95元/股;而幾個月前2012年7月,寧波國富永鈺對外轉讓的價格卻高達20.36元/股。這意味着,呂浩平夫婦幾乎是以“半價”就獲得了瑞聯新材多數股權。這一“非正常”的價格,導致瑞聯新材從一家國企,變身為一家民企。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知道自己股權,來路不正。在2018年6月,瑞聯新材披露的招股書中,呂浩平夫婦一再拒絕自己是公司實控人的“帽子”,稱不在公司任職,對公司影響不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筆者發現,2018年時,呂浩平作為間接股東,卻多次出現在瑞聯新材官網上,包括一些政府官員視察瑞聯新材,也是由呂浩平出面接待洽談。

睜着眼睛説瞎話。瑞聯新材的“人品”和誠信有問題,此前公司招股書披露的事實存在明顯不符,涉嫌信披造假。如今,轉道科創板,呂浩平夫婦終於承認自己是實控人之一了。

涉嫌為關聯公司輸送利益

呂浩平夫婦“低價”拿下瑞聯新材大股東地位後,還與公司前五大客户——上海格瑞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格瑞)存在若隱若現的管轄。

上海格瑞是瑞聯新材的前五大客户,後者主要向其銷售OLED顯示材料。招股書顯示,2014年~2016年,瑞聯新材與上海格瑞的交易額分別高達2184萬元、2383萬元和2590萬元。然而雙方的交易價格卻存在“異常”。

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瑞聯新材向上海格瑞銷售OLED材料的每千克的均價分別為7139元、5089元和4680元。而同期上海格瑞對外銷售的均價則為7444元、5507元和5122元。可以看到,2014~2016年,上海格瑞對外銷售的均價,明顯高於瑞聯新材向上海格瑞供貨價,幅度最高10%。

2016年後,瑞聯新材終止了與上海瑞格的業務關係,據稱是為了加強向終端客户直銷的力度。

上海格瑞是如何成為瑞聯新材前五大客户的?這便涉及到呂浩平夫婦以及上海格瑞實控人李晨。資料顯示,李晨持有上海瑞格100%股份並擔任執行董事,此外,在2016年12月前,李晨還擔任卓世有限執行董事兼經理。

這意味着,李晨與呂浩平夫婦存在較大的交集。實際上,瑞聯新材副董事長高仁孝也曾經是上海瑞格的股東,並擔任後者監事一職。憑藉呂浩平夫婦的關係以及瑞聯新材副董事長任職上海格瑞。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上海格瑞為何能常年位列瑞聯新材前五大客户。

董事長曾拿公司上億“貸”給關聯方 致鉅額損失

瑞聯新材的董事長和實控人之一為劉曉春,這哥們真是“賺錢不要命”。招股書顯示,2005~2011年期間,劉曉春為瑞聯新材“拉”來了多筆貸款業務。即將公司的資金出借給劉曉春的關聯企業。

2011年前,瑞聯新材陸陸續續向劉曉春的關聯企業出借了上億元的流動資金。“真有錢呀”,這麼有錢,為何要來上市“圈錢”呢?左手掏公司的錢貸款給董事長的關聯方、右手伸手向“散户”要錢,這正是一條好“套路”呀。

最後的結果是,2012年時,這筆錢經過多方協議約定由中國瑞聯償還,但中國瑞聯卻遲遲不還錢了。中國瑞聯也曾是劉曉春的關聯方,劉曉春曾是中國瑞聯的重要股東和董事。

2014年5月,瑞聯新材將中國瑞聯告上法庭,要求償拖欠的約1.14億元。後來,中國瑞聯敗訴,被判付瑞聯新材約1.14億元及相應利息。但中國瑞聯仍不還錢,瑞聯新材申請強制執行後,發現中國瑞聯名下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如今,中國瑞聯10多被列為被執行人,存在多條失信信息。

就這樣,通過層層的資本運作,公司的錢沒了?但是,劉曉春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目前仍然擔任這家擬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但要上市了,這樣“操作”確實説不過去。2015年,劉曉春將所控制的中國瑞聯股權悉數轉讓,並不再擔任中國瑞聯的董事。

2015年,劉曉春個人按其原間接持有中國瑞聯26%的股權比例向瑞聯新材補償2958萬元。但是餘下的數千萬元卻沒有着落。而這筆鉅額“窟窿”正等着“韭菜”們來填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2 字。

轉載請註明: 瑞聯新材IPO“國企變民企”往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