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為了博收益,階段性的重倉某個賽道,我力求去抓住產業裏面未來景氣度能維持時間更長、空間更大的好的產業賽道里的好公司,從而進行核心佈局。這也是現在大家常説的“產業賽道投資”。
今年是基金業的大年,尤其是醫藥主題基金更是收益驚人。7月23日,更是傳來令投資者振奮的消息:融通醫療保健行業今年以來收益為100.2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45.90%),成為年內業績率先翻倍的基金。8月3日,融通醫療保健行業淨值又創新高,年內收益率為106.9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50.62%)。
對此,融通醫療保健行業基金經理蔣秀蕾卻表現平靜。他認為,這樣的成績,更多的是行業的紅利,是水到渠成。
年初已料到今年醫藥大行情
記者:截至7月23日,融通醫療保健行業今年以來收益已經超100%,成為今年目前唯一一隻收益率超100%的基金。為什麼能取得如此之好的成績?
蔣秀蕾: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於醫藥行業。作為醫藥行業基金,基金合同要求股票資產中配置醫藥行業的比例不低於80%。所以與其説取得了成績,倒不如説是醫藥行業給我們帶來了收益,我們要感謝這個行業。
雖然是今年收益率先超100%的基金,但我相信我們不會止步於此。因為我看好醫藥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我相信後面其他那些優秀的同行們,大家會一起努力,為持有人做出應有的收益。
暫時我跑得比大家要好一點,但也可以看到大家相互之間的差距並不太大。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大家都很優秀,只是我自己階段性地跑得多一點。
記者:對於今年的業績,是否設定有目標?目前的收益情況是在預料之中,還是在預料之外?
蔣秀蕾: 對於收益,客觀地講,是在預料之中。對於目標,我認為還沒有完全兑現。
記者:在年初還沒有爆發疫情的時候也有同樣的預料?
蔣秀蕾:年初還沒有爆發疫情的時候,我預料收益會是一年多、兩年的時間來實現,但疫情爆發後加速實現了。沒有爆發疫情前預計實現時間長一些,因為熟悉醫藥行業投資的都明白,醫藥行業自從2017年開始,經歷了2018、2019連續兩年的政策調整,大家對於政策的底線已經摸得比較透了。以往大家對醫藥行業是怕政策,因為政策對這個行業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但經歷兩年的政策調整後,反而是政策在倒逼產業往前走,大家的心態已經轉換過來了。
重要的是大家對於政策的底線也建立起來了。對於投資,不管是做醫藥,還是其它行業,都有一個市場認知的問題,要知道行業的底線。現在大家對醫藥行業的認識,已經比前兩年有了巨大的進步,就是基於政策的調整是屬於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政策就是要把以前不合理的利潤,調整過來,達到一個合理的水平。省下來的錢要進行企業創新,這是政策本身的初衷。
明白這個邏輯之後,對今年的醫藥行情就不難理解了。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年初兩家醫藥公司公佈了2019年的業績快報,當天股價就創了新高,我認為,這意味着醫藥行業已經從2019年的政策低谷中走了出來。當時我就有了這種“大膽”的預期或者説是假設,醫藥行業今年註定將會是大行情。後面到一月底出現了疫情,使得這一預期更加確定了。
記者:那在年初確定了這一預期後,你的操作是怎樣的?
蔣秀蕾:那時候倉位已經比較高了,將近90%。我的操作並沒有調整,更多是堅定了我對產業賽道上這種好公司的認知,我當時理解的、研究的這些東西都是沒有錯的,都值得堅守。事後來看也都是對的。所以現在回過頭來説,目前的收益也是在我的預料之中。
記者:對於接下來的市場,你最看好哪些細分的領域和板塊?
蔣秀蕾:通過我管理的融通醫療保健行業的二季報也可以看出,我的持倉即是我看好的賽道,即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疫苗,相關公司也都出現在前十大重倉股裏,是我深度佈局的。
此外我也看好高端的醫藥消費品中偏消費的,比如高端的生物製品、高端的醫療器械。此外也看好連鎖藥店、醫療服務、CXO。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對醫藥產業賽道的佈局比較均衡。我不會為了博收益,階段性重倉某個賽道,我力求去抓住產業裏面未來景氣度能維持時間更長、空間更大的好的產業賽道里的好公司,從而進行核心佈局。這也是現在大家常説的“產業賽道投資”。
看好下半年市場
記者:今年以來,醫藥股都是漲幅明顯,而相關的醫藥主題基金也都取得了較大的收益。今年可以説是醫藥醫療投資的大年。是疫情的原因麼?
蔣秀蕾:既有疫情因素,也有政策因素。醫藥行業政策全方位落定以後,大家根據政策的底線,或者説未來政策出牌的套路,去找尋未來順應政策方向發展的醫藥產業投資。這兩方面相互促進,後者是主因,疫情是突發因素,也是不可持續的因素,而政策的調整,一旦進行了,就不可能回頭。
記者:雖然疫情是導致醫藥醫療大漲的重要因素,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實際上很多相關的股票,基本面是沒有發生大的改變。那其中的泡沫又有多大?
蔣秀蕾:疫情給很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帶來了變化,生產防疫物資、出口醫療設備的公司,業績會有增厚,自然會帶來估值的提升。而有些上市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甚至受損於疫情,比如醫療服務公司。但是我認為,疫情並不拖累產業的長期發展態勢,反而加速產業的快速集中。如在眼科領域,由於疫情導致很多新進入者、市場份額比較小的競爭對手,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倒閉,行業集中度提升,這種變化會在未來逐步體現。這其中的龍頭公司,價值在短期看會是受損的,但中長期來看卻是受益的。
泡沫要相對地看、客觀地看。賽道本身具備確定性、成長性的比如眼科、口腔。短期來看,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高估,有些投資者擔心未來會不會得到支撐,但我認為如果這個產業的趨勢不變的話,估值會一直存在一定的溢價。
我認為,對於醫藥醫療投資,更多是從需求端角度去找投資機會,需求有可能因為突發因素會被延遲,但是不會缺席。
記者:疫情無疑是今年最大的一隻“黑天鵝”,這對於你的選股和操作是否有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蔣秀蕾:我不認為疫情是“黑天鵝”,而是比黑天鵝更厲害,是“灰犀牛”。因為疫情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一箇中長期的挑戰。從已經披露的二季報也可以看出來,針對疫情也進行了選股和操作上的改變。作為基金經理,要對業績和持有人負責,遇到這樣的投資機會,也會積極參與。疫情對產業影響的長與短,這是我們需要考量的維度。比如防疫物資裏面,有口罩、手套,其中口罩的產業邏輯較短,因為新產能上的速度很快,可複製性也很強,因此註定是短期的主題性的機會。但是手套的產業邏輯較強,建廠和達產的過程長、生產難度高,這樣新進入者就比較難,因此在投資上,我更關注後者。
今年看到一些優秀的醫療設備企業,借助疫情的機會,走入歐美髮達的國家。這也代表着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優秀的中國製造醫療公司能夠走出國門,把代表中國製造先進水平的醫療設備帶入歐美髮達市場。
記者:如何看待下半年的市場?
蔣秀蕾:今年是因為疫情而出現流動性寬裕行情。在疫情沒有有效的防控手段之前,流動性將持續寬鬆,而不會出現階段性的收緊。另外,經濟的強勁復甦,要等到疫情出現有效防控手段後,才有現實意義。總體而言,我對於下半年是看好的。
記者:現在相關的疫苗研究已經進入了關鍵階段,大家似乎都看到了曙光。對於當下這個階段,你如何看待?有沒有展開相關的佈局?
蔣秀蕾:我覺得疫苗問世沒有問題。目前我認為關鍵在於疫苗的接種,以及後續的檢驗檢測,我會關注其中的相關產業和公司。此外,還會關注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的醫藥行業的機會,包括醫療服務、消費品等。
另外我還有一定的倉位可以佈局於其它產業,我會關注前期受疫情影響受損嚴重的行業,如電影、旅遊、航空等。
醫藥行業具備增長的三大動力
記者:雖然前段時間股市上漲比較猛,但現在有很多分析説,目前中國股市的整體估值還不算太高。但已經有部分板塊出現了估值偏高的現象,其中醫藥是最明顯的。你如何看待?持有醫藥、醫療還安全麼?
蔣秀蕾:我覺得沒有問題。我覺得目前中國股市呈現出來的,也是美國股市的一個映射,中國市場對於好資產的追捧,與美國市場邏輯是一樣的。
未來5到10年消費、醫藥、科技、新能源等賽道,是大家會重點研究、重點佈局的,這代表了全人類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且是最具有科技屬性的、最具有剛需、最具有增長確定性的行業。
今年醫藥醫療的機會非常大,大家也都看到了。對於未來,大家不要苛求醫藥醫療每一年都要跑贏大盤指數,持有人包括機構要有中長期的眼光來看,我們認為,醫藥行業值得持有5到10年。
我舉一個例子,2018年的大背景是去槓桿,各行各業都出現了黑天鵝。在這一過程中,正收益的基金中醫藥也有很多。這説明醫藥行業即使在極端的市場條件下,它自身具備的內涵價值也存在,而且醫藥行業從需求端去尋找未來增長的源泉,也具備三大動力即老齡化、城鎮化、疾病譜變化。特別是老齡化從明年開始將加速,因為2021年將迎來1962年出生的這一批人步入老齡,1962年是建國後的第二次生育高峯。60後這一批人,相比於50後有更高的學歷、更多社會財富的積累、更穩定的職業、更健全的醫保,而且對自身健康的追求更高。
只是如果階段性漲多了,需要消耗時間,等到調整後再買回來。
從數據上來看,目前醫藥板塊是總市值和流通市值第二的板塊,不論是申萬一級還是中信一級,醫藥行業都僅次於銀行。我從2009年進入融通基金開始做買方的工作,那時醫藥行業還是第八、第九的位置。
做投資要“順勢而為”,看清產業發展的趨勢。從美國市場來看也同樣如此,目前市值在3億美金以上的、最近10年以來漲幅超200%的個股,醫藥行業的總數是最多的。
記者:就在融通醫療保健行業收益超100%的第二天,市場出現了大跌,融通醫療保健行業的淨值也出現了比較大的回撤。而在7月16日那天也出現了一次市場震盪,在這幾次震盪中,醫藥、白酒都是領跌的板塊。是因為前期漲幅過大導致的回調,還是其它原因?
蔣秀蕾:主要還是前期漲幅過大。市場上的資金參與方有很多,包括機構、散户、遊資等,大家的認知、對產業的理解、參與動機都不同的。回撤反而是健康的,漲多了自然會調,只要不是行業自身的原因,都是健康的。
醫藥行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回顧其歷史股價都是按照產業發展的方向、公司基本面的方向在運行的,這是一個核心。作為專業的投資機構,是要抓住產業賽道的核心內容,做引領潮流、順應潮流的投資。出現下跌的時候,我一般都會想是不是還沒有買夠,是不是還可以再買點。
記者:在你的操作中,是會減倉、還是會繼續觀望?
蔣秀蕾:如果是好公司出現了這種情況,產業、公司都沒有問題,我會結合公司的情況,看是否繼續加倉。這對公募而言意義很大,因為可以拿到沒有衝擊成本的籌碼。
相對應的有一些小股票,跌了之後我會考慮去兑現我的收益。現在市場對大公司有所偏愛,公司、產業沒有出問題,大家都不會願意賣出,股價向下風險相對可控。小公司階段性漲得快,但跌得也比較快。所以小公司如果出現回撤,我會考慮兑現浮盈。
從好賽道選擇好公司
記者:根據融通醫療保健行業2020二季報,前十大重倉股在上半年的表現都非常不錯。你是如何選到這些股票的?您的選股標準是什麼?
蔣秀蕾:我是典型的自上而下,首先要認可這個產業賽道,再去選好賽道中的優秀公司。選出的這些公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市值基本都超過了500億,因為在超過500億甚至1000億的公司,它的護城河更寬、壁壘更高、產業地位也會更高。
另外,我非常看重業績波動性,業績波動性越小,增長性越確定。業績波動性小的公司,往往是過程管理做得出眾。過程管理是由治理結構、執行層面,諸多因素共同合力輸出的。
我也非常喜歡專注的公司,公司只要踏踏實實、數十年如一日就做這一件事情,就會得到認可。我不相信一個公司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也不相信一家公司能把三四件事情做好,但我相信一家公司能把一件事情做好。一家公司的精力是有限的,管理半徑、管理範圍也是有限的,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什麼都能做好的公司,註定是個偽命題。
另外還有一些輔助的財務指標,比如毛利潤水平、ROE等。尤其是ROE,醫藥行業裏優質賽道里面的公司,ROE普遍高於其他行業。因為醫藥行業本身就不是一個高能耗、高資本開支的行業,而是典型的環境友好型的產業,非常符合ESG投資理念。
記者:在你重倉的股票中,也是眾多資本尤其是私募的熱門選擇。比如今年以來,私募大佬高瓴資本也在二級市場加快生物醫藥板塊的佈局,以定增、戰投的方式參與了企業的投資。對此如何看待?
蔣秀蕾:我不太關注他們具體投資的標的,但我更多會去關注他們投資的產業方向,這與自己認知的邏輯、框架相符。
“價值觀和格局更重要”
記者:醫藥基金今年以來呈現“你追我趕”的局面,對此你是否有壓力?
蔣秀蕾:肯定是有壓力的。這種壓力對於大家而言是一種常規的壓力,是職場壓力,是正常的、也是良性的。我是目前所有醫藥主題基金的公募基金經理中,擔任基金經理時間最長的,也是經歷最豐富多彩的、資歷最深的。我這隻產品是2012年成立的,從成立開始我就擔任基金經理。從競爭的壓力來講,是一定存在的。我是很希望看到這種“你追我趕”的局面,這就説明醫藥基金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引起了資本市場足夠多的重視。從今年的業績來看,上半年排在前50只的產品中,絕大多數都是醫藥基金。這本身就是一件讓人很高興的事情。
記者:很多醫藥基金經理換手率都不高,你的換手率如何?
蔣秀蕾:我的換手率處於行業中位數。我以前的風格有些“飄忽”,但隨着時間的沉澱,風格也逐漸形成。
在風格形成之前,也曾經過很多“心路歷程”。有説法稱“基金經理越老越吃香”,因為很多事情自己親身經歷了之後,才能夠痛定思痛、刻骨銘心,逐漸磨練出自己適合未來發展的風格。
以往我也一直在探索,蓄積以前很多的能量於一起,把自己的風格逐漸錘鍊出來,即價值投資為主,價值調解為輔。
換手率還是要看核心持倉的換手率更加客觀一點。有些價值調解的持倉可能會增加換手率。但是我核心持倉的換手率並不高。我相信我的換手未來也會越來越少的。因為我管理的資產規模在逐步增加,價值調解的部分就會越來越少。
我認為,基金經理的核心是要解決價值觀和格局觀的問題。我大概的推演順序是,由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出正確的產業格局觀,再由一個正確的產業格局觀,引導出一個高於市場的普遍認知水平。這才是一個成熟的基金經理、優秀的基金經理具備的基本素質。
比如疫苗,在年初出現疫情的時候我就去進行研究,那個時候我就關注了美國的相關公司,判斷會出彩。這就是説研究必須要走在投資的前面,必須要先具備這種認知,才能感知市場的認知,接下來的工作相對簡單,是要讓市場接受自己的認知,引導市場按照產業的思路去投資。
記者:那在你換手的過程中,是否有偏離你的投資邏輯?
蔣秀蕾:買股票的時候都會想清楚,到底是掙的什麼錢。因為醫藥細分行業豐富、個股數量多,可以挖掘到足夠多的長期投資機會,我一般不會偏離也沒有必要偏離自己的投資邏輯,畢竟術業有專攻,我還是在自己的能力圈裏做事。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