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鋭德淨利下降32.5%–55%,此前已有兩位高級副總裁辭職
1月29日晚間,青島特鋭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鋭德”)發佈公告,公司2020年度業績同比下滑。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159.49萬元-18,239.23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6,051.08萬元–9,076.62萬元。
作為中國電力設備製造業的龍頭企業,青島特鋭德走過了一段傳奇之旅。2004年,一個由23人組成的團隊,憑藉創新的理念和工程技術,不僅完成了從傳統制造業到新基建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的轉變,更是在全新領域創業5年後,便成為了中國創業板第一股, 那麼導致2020年業績下滑的“導火索”又是什麼?是否會影響特來電的IPO進程?
青島上市企業觀察第282期
特鋭德淨利下降32.5%–55%
特鋭德近日發佈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業績同向下降。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159.49萬元–18,239.23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5%–55%;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0.18元/股。
對於業績驟降的原因,特鋭德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電力設備智能製造業務保持穩定增長。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電動汽車出行受到較大影響,公司充電量不及預期;同時,公司持續加強充電場站的投建,充電終端數量由14.8萬增加至20.7萬,導致固定資產折舊等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公司繼續加強研發投入,研發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從而使得公司整體利潤下降。
隨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有序解除和社會出行逐步迴歸正常,充電量恢復正常增長速度,2021年1月1日-28日累計充電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45%。
此前,特鋭德2019年年報顯示,“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及其他”當年為上市公司貢獻了21.81億元的營業收入,佔到上市公司總收入的32.36%,此項業務的毛利率為26.13%,約貢獻毛利5.7億元,比2018年改業務所貢獻的毛利增長了82.54%。
對於充電業務在2019年的大幅提升,特鋭德曾表示,隨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及公司對充電網運營能力的不斷提升,公司運營的充電設利用率大幅提高,2019年全年充電量近21億度,較去年同期增長86%。
其實從長遠看,除了疫情對電動汽車出行量造成的不利影響外,特鋭德所面臨的壓力不僅如此。
特鋭德兩高級副總裁辭職
2020年11月30日晚間,特鋭德發佈公告稱收到高級副總裁、董事郭永光及高級副總裁、董事陳忠強的書面報告,因工作調整原因申請辭去公司高級副總裁職務。郭永光辭職後,繼續擔任任公司董事、控股子公司特來電的總裁職務;陳忠強辭職後,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及控股子公司特來電高級副總裁職務。
有市場人士認為,這是為分拆上市所做的準備,特來電要確保上市後的獨立性,公司管理層和控股股東要做一定切割。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特來電成立於2014年9月,是特鋭德旗下汽車充電生態網的運營主體,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的建設、運營及互聯網的增值服務。
眼下,充電樁行業因為從屬於“新基建”領域,引起了各大資本的關注,除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等行業內的傳統龍頭企業外,還有寧德時代、阿里、華為等其他行業的翹楚。各方資本都試圖從成為風口的新基建領域分一杯羹。
國泰君安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產業觀察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11月,特鋭德旗下特來電、星星充電、國家電網佔據充電樁運營企業前三強,運營公共樁的數量分別為17.86萬、16.67萬和14.42萬台,在公共樁中佔比分別為25.69%、24.0%和20.75%,三者累計充電樁保有量之和佔全部商用充電樁行業的70%。
當下,特來電的成績,不僅僅給予了特鋭德信心,也帶來了不少破局的壓力。
羣雄逐鹿,擬增資3億直面市場競爭
1月13日,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以下簡稱“充電聯盟”)公佈了2020年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運行情況。截止2020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68.1萬台,同比增加37.9%。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一部分,充電樁需求“爆棚”受到了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助力。
除了節節攀升的新能源車銷量,政策端上,2019年“新基建”的提出助力充電樁的發展。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要進一步鼓勵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龍頭企業,特來電單月同比增速近16%,市佔率約26%。市場火熱的氛圍中,特來電也迎來衝擊資本市場的步伐。
特鋭德表示,擬分拆子公司特來電上市。1月8日,特鋭德公告稱,子公司特來電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累計增資3億元。
浙商證券指出,特來電今年充電運營業務有望接近盈虧平衡點,在考慮利息費用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充電板塊有望實現盈利。東興證券研報則表示,未來10年特來電成長空間不止10倍,遠期來看特來電配得千億市值。
儘管利好特來電的聲音頗多,但需指出的是,巨大的市場前景下,特來電的諸多對手也在快步入場。
包括廣匯汽車、寧德時代、均勝電子等進入充電樁行業。特斯拉也在近期宣佈將在上海建設一座年產值達1萬台的電動汽車配套充電樁工廠。滴滴旗下小桔充電正加速佈局充電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