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博士"死磕癌症20餘年成功上市,市值165億

生命科學,一度被認為是“海歸”博士和外企高管們把持的創業熱土,中國差國外尤其美國一大截。但一位福建農村青年的創業實踐,推翻了這一偏見。

6月18日,中國腫瘤創新細胞藥物領先企業——科濟藥業正式於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科濟藥業此次發行價32.8港元,募資淨額約29.4億港元。

在上市前,科濟藥業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吸引了正心谷資本、禮來亞洲基金、高瓴資本等明星資本加持。IPO更吸引9名基石投資者認購,陣容強勁,包括全球科技對沖基金Cloud Alpha,Dymon亞洲基金等科技IPO常客。

馬斯克的夢想是星辰宇宙,而科濟藥業創始人李宗海的夢想則是徹底治癒癌症。一段曲折而富有傳奇色彩的創業故事就此誕生。

李宗海本科就讀於有“南湘雅,北協和”之稱的湘雅醫學院,隨後考取了臨牀心血管方向的研究生。他本應該成為一名心血管醫生,但兩個舅舅相繼因癌症離世,讓他關注起癌症這個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二十幾年前,大部分中國醫院連腫瘤科都沒有,因為無藥可用。作為患者親屬和醫學生的李宗海,迫切的醫療需求讓他萌生了轉向癌症研究的想法。

彼時,中國在癌症研究上和國外差距明顯,是出國留學還是留在國內讀博做研究,成了李宗海必須面對的問題。李宗海沒有迷信“海外文憑”的權威,而是選擇進入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國家863生物技術醫藥衞生專題專家組組長顧健人,腳踏實地做腫瘤創新研究。

李宗海“滬漂”讀博,第一個月“付三押一”的房租都是找人借的。而他從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一直全身心投入“死磕”癌症的戰鬥中。

實驗室建立之初,為了尋找合適靶點,李宗海經常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看上百份文獻。就連和家人旅遊,他也曾躲在遊船上讀資料。

儘管讀博士經濟上不寬鬆,他仍然放棄了腫瘤所的福利房,選擇在單位旁邊5分鐘路程的地方租房子住,為的是節省上下班近1個小時的路程,讓更多時間能分配給做實驗、搞科研。

讀博期間,李宗海幾乎嘗試了各種最“硬核”的腫瘤研究方向,包括單抗、雙抗、抗體偶聯物等,時下非常火爆的GPC3靶點雙抗的全球第一篇論文就是李宗海發表的。

但他最終選擇CAR-T細胞藥物深入研究並創立科濟藥業,是因為他看到CAR-T是最有可能成為治癒腫瘤的手段。

創業故事背後,科濟藥業接連拿下數個“第一”,被認為是全球最有潛力能夠攻克“細胞藥物治療實體瘤”難題的領軍公司之一。

首個接受細胞藥物治療的白血病女孩Emily,已經無癌生存至今9年多,5款細胞藥物產品已經在海外上市。

科濟藥業IPO的故事裏,我們會發現,在這個高速成長的創新領域有千億量級的市場機會,中國並沒有落後。在最前沿的創新領域,中國本土力量有實力彎道超車,領導全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7 字。

轉載請註明: "土博士"死磕癌症20餘年成功上市,市值165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