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監管層嚴查涉核酸檢測企業之前,康為世紀(688426)頗為幸運地“掐點”登陸A股市場,公司也成為了去年最後一家上市的涉核酸檢測企業。然而,靠着新冠相關產品和服務上市的康為世紀,現在“玩不轉”了。8月30日,康為世紀對外披露了公司2023年半年報,這也是公司上市後首份半年報,但出現業績“變臉”,報告期內淨利轉虧。
淨利同比由盈轉虧
康為世紀交出了一份上半年淨利轉虧的“成績單”,這是公司上市後的首份半年報。
8月30日,康為世紀披露2023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22億元,同比下降54.23%;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987.36萬元,同比下降109.87%;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約為-2124.34萬元,同比下降122.18%。
據瞭解,康為世紀2022年10月登陸A股市場,公司是國內少數實現分子檢測核心環節完整業務佈局的生物科技企業,主要產品和服務為生物試劑的研發、銷售,核心產品包括分子檢測酶原料、核酸保存試劑、核酸提取純化試劑以及分子診斷試劑盒。
登陸科創板之前,康為世紀業績穩步大增,並且在新冠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支撐下,公司2020年業績增勢更為明顯。數據顯示,2019-2022年,康為世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7394萬元、2.33億元、3.39億元、5.22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897.2萬元、1.08億元、1.26億元、1.59億元。
據康為世紀彼時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2020年、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金額分別為2.33億元、3.39億元,其中來自新冠相關產品及服務收入金額分別為1.27億元和1.77億元,如扣除新冠相關產品及服務收入,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金額分別為1.06億元、1.62億元。
不難看出,新冠相關產品及服務為康為世紀貢獻過半營收,這其中主要涉及核酸保存試劑、核酸提取純化試劑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可以説在新冠相關產品及服務的支撐下,康為世紀在2022年順利登陸A股市場,也是在公司上市後,監管層開始嚴查涉核酸檢測企業IPO,相關公司紛紛撤單,康為世紀成為了最後一個“幸運兒”。
伴隨着常態化疫情防控,康為世紀今年業績下滑似乎也在投資者預期之中。對於公司業績表現,康為世紀也坦言,2023年上半年,國內分子檢測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下降較為明顯,公司銷售面臨較大壓力。
發力新品康檢幽
面對較大的經營壓力,康為世紀目前正在發力新品康檢幽,即幽門螺桿菌核酸檢測試劑盒。
2022年,康為世紀加快了幽門螺桿菌檢測試劑盒產品的研發、註冊、臨牀等方面的費用投入,加大了原料酶、核酸提取等產品的下游應用及與競品的對比測試。2022年12月,康為世紀自主研發生產的幽門螺桿菌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該證是基於糞便樣本對幽門螺桿菌的核酸檢測的國內第1張III類證。
據瞭解,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胃中生存的微生物,是引發胃癌的重要風險因素,而上述幽門螺桿菌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用於體外定性檢測人糞便樣本中的幽門螺桿菌核酸,用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輔助診斷。
對於公司上半年面臨的銷售壓力,康為世紀表示,公司管理層認真研判,積極尋找對策,努力挖掘原有客户羣體的採購增量,同時積極拓展新客户羣體,在新產品比如康檢幽(幽門螺桿菌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推廣方面,公司正在積極開拓醫院、體檢中心、家庭、互聯網平台等多個渠道,目前上述渠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不過,對於康檢幽上半年的銷售情況,康為世紀則並未披露。
據康為世紀介紹,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擴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達4181.51萬元,同比增長46.78%。報告期內,公司新獲取醫療器械產品備案3項,新獲取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11項。
截至報告期末,康為世紀研發團隊共有191人,較去年同期138人增加53人,同比增長38.41%,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有132人,佔比69.11%,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有172人,佔比90.05%。
銷售費用同比增26%
由於推廣新產品以及增加銷售人員等原因,康為世紀今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也出現了一定的增長。
數據顯示,康為世紀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約為3408.11萬元,而在去年同期公司銷售費用約為2700.16萬元,今年上半年銷售費用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了26.22%。
對於公司銷售費用增加的原因,康為世紀也表示,主要系公司為開拓市場,提升市場覆蓋率,同時加快新產品市場準入,大幅增加銷售人員數量所致。
從康為世紀的銷售費用明細項目來看,職工薪酬、業務宣傳費、會議及會務費分別約為2403.36萬元、224.68萬元、63.86萬元,均較去年同期出現增長,去年同期上述項目費用分別約為1966.86萬元、49.18萬元、0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反腐風暴席捲整個醫藥領域,其中的銷售費用就被市場廣泛關注,銷售費用因發生過程虛實難辨、費用產生存在複雜性和隱蔽性,成為上市藥企極有可能出現商業賄賂的“灰色地帶”。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表示,醫藥行業相對來説專業性較高,新品推出後的學術推廣,被視為藥企快速打開市場的關鍵。一般會通過學術會議、學術論壇等方式進行推廣活動,在這期間容易滋生腐敗。
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亦表示,企業可以加強內部管理,提高銷售團隊的專業素質和道德水平,加強對銷售行為的監督和檢查,確保銷售費用的合理性和合規性。同時,加強產品研發和品質提升,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減少過度依賴營銷手段的情況發生。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康為世紀董秘辦公室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對方並未回覆。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