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新政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機遇

中國環保新政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機遇

中國環保新政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機遇

中國環保新政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機遇

中國環保新政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機遇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佈《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 本報記者

  近日,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發佈《關於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公告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禁止以任何方式進口固體廢物,禁止我國境外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這一舉措引起國際輿論熱議。

  為緩解工業原料不足,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但與之相伴而來的是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2017年國務院下發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過去三年,中國洋垃圾進口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方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的舉措推動了全球各國重新審視本國政策,提醒垃圾出口國改變過去推卸責任向海外輸送垃圾的做法,促其提高本國垃圾回收水平和處理能力,也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難得機遇。

  關注政策連貫性漸進性

  法新社等多家外媒關注到中國洋垃圾禁令相關政策的連貫性和漸進性。法新社在報道中列舉出具體數字,以證明數年來中國的固體廢物進口量逐年下降。法新社還就中國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評價稱,這標誌着三年來中國逐步停止接收境外垃圾的行動達到頂點。日本時事通信社的報道也認為,隨着明年起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中國逐步停止接收境外垃圾的行動勝利在望。

  斯里蘭卡前國會議員蘇里亞·佩魯馬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説:“我注意到中國執行這項政策並不是突然的,而是保持了政策的連貫性和漸進性,這是中國政府治理水平的一種體現。”

  在俄羅斯多家主流媒體圍繞中國向洋垃圾説“不”進行的分析報道中,俄《生意人報》的報道引發廣泛關注。俄《生意人報》網站在題為“中國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停止進口外國垃圾”的文章中重點報道了四部委發佈的公告內容。報道還關注到,自2017年以來,中國已經開始採取措施減少來自其他國家的垃圾進口,隨後還將24項固體廢物列入黑名單,包括未經分揀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俄《勞動報》今年9月曾刊文報道中國海關退運超過20噸洋垃圾的新聞。報道指出,考慮到公眾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和國家對綠色發展的渴望,中國此前就已禁止進口24種固體廢物。

  俄“Regnum”通訊社12月1日的文章不僅報道了中國將從明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還指出截至今年11月15日中國進口固體廢物比上年同期減少41%。該媒體分析認為,這一情況與2017年底以來的下降趨勢相一致。

  實際上,多家外媒都關注到,禁止洋垃圾入境是我國近年來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自2017年以來,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改革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底前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已勝利在望。日本TBS電視台在題為“SDGs”(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系列報道中關注到中國政府2017年以來逐步禁止洋垃圾入境的不懈努力。TBS電視台還報道稱,中方強調要“持之以恆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為發展中國家樹立榜樣

  一些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外國政界人士指出,長期以來,發達國家慣常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嫁廢棄物處理成本與環境污染,本國垃圾處理基礎設施投入嚴重不足。近年來,不少發展中國家越來越重視環保,中方禁止洋垃圾入境的舉措,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

  蘇里亞·佩魯馬對記者説:“中國全面禁止洋垃圾對發展中國家來説是大好事兒。”斯里蘭卡等國家近年來也開始對洋垃圾説“不”。他還認為,隨着全球範圍環保意識的提升,中國禁止洋垃圾可能會倒逼發達國家採取措施使用清潔環保的材料。

  斯里蘭卡中國問題專家尼蘭特説,東南亞和南亞國家也是西方國家轉嫁廢棄物處理成本與環境污染的目的地國。近年來大量未經分類的有毒有害垃圾從海上運抵亞洲,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安全。斯里蘭卡此前歷經數年的訴訟,才向英國退還有毒有害垃圾。尼蘭特稱讚中方禁止洋垃圾入境的舉措,並指出今後將會有更多的亞洲國家,特別是沿海國家,禁止進口洋垃圾。他還期待中國能夠提供一套有效、經濟的垃圾處理模式,並向其他亞洲國家分享寶貴經驗。

  俄羅斯衞星通訊社近日以“中國為何徹底對洋垃圾説‘不’”為題對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報道援引中國專家的話指出,進口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成為中國下決心禁止進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該媒體也認為,中方禁止洋垃圾入境舉措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同時也受到中國廣大人民羣眾的歡迎。

  推動各國重審本國政策

  國際輿論認為,中國的洋垃圾禁令,實際上也將推動全球各國重新審視本國政策,提醒一些垃圾出口國必須改變過去推卸責任向海外輸送垃圾的做法,通過投資新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本國垃圾回收水平與處理能力,從源頭解決垃圾問題。在倒逼垃圾出口國提升自身垃圾處理能力的同時,還將加快資源再生技術研發和利用。

  原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裏克·索爾海姆認為,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對於一些長期作為垃圾出口國的發達國家來説是一個信號,敦促它們提升自身垃圾處理能力。他舉例説,目前不少國家已經開始採取行動。

  不少外媒也關注到,隨着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禁止洋垃圾進口,有些垃圾出口國已經開始關注垃圾的減量化及回收、處理問題。例如,英國就計劃在2042年前根除所有不必要塑料垃圾的使用。

  《日本經濟新聞》在擔心日本塑料垃圾失去出口地之餘,也呼籲日本政府提高本國的垃圾回收水平和處理能力。

  中國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也招致某些國家的無理指責。對於這些聲音,德國《南德意志報》等媒體在感謝中國以往所作貢獻的同時也指出,中方舉措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難得機遇。世界各國應承擔起自己應負責任,通過國際合作提升固體廢物的處理與回收能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共同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參與採寫記者:陳潤澤 本報駐俄羅斯、日本、斯里蘭卡記者 張春友 冀勇 李亞洲君)

  圖①為2019年8月13日,浙江寧波舟山港金塘港區大浦口集裝箱碼頭,海關關員依法對裝有20.4噸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的集裝箱加施海關封條,並對裝有固廢的集裝箱實施裝船後離港退運,嚴密監管出境。 CFP供圖

  圖②③為2020年9月16日,海關關員對2920千克禁止進口固體廢物進行清點查驗,並對裝有固體廢物的集裝箱加施海關關封。據瞭解,該批固體廢物是現場查驗關員在某船舶公司以空箱名義從摩洛哥進境的集裝箱中查獲的。裝有固體廢物的集裝箱於次日凌晨在現場關員的監管下裝船,確保貨物實際退運出境。

  CFP供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7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環保新政為全球環境治理提供機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