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新增規模驟降,總體降幅超三成,場外期權降幅超四成。
近日,中證協發佈了2020年第11期場外業務開展情況報告,2020年10月,證券公司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新增初始名義本金4030.67億元,較上期減少2125.35億元,環比減少34.52%;場外期權業務新增初始名義本金2211.00億元,較上期減少1671.97億元,環比減少43.06%。
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排名也有顯著變化,9月份排名第三的中信建投,此次被擠出前五;國泰君安以場外衍生品本期新增341.15億元躋身行業前五,申萬宏源則由第五名跳升至第三名;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排名未變,仍分別位於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
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集中度趨勢止跌反彈,本期場外衍生品業務新增規模排名前五的證券公司新增初始名義本金佔本期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新增總量的77.59%,較上期即9月份提升4.15個百分點。
券商場外衍生品業務跳水,場外期權降超四成
場外期權業務新增初始名義本金2,211.00億元,較上期減少1,671.97億元,環比減少43.06%;截至本期末,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8,343.75億元,較上期減少178.35億元,環比減少2.09%。
收益互換業務新增初始名義本金1,819.67億元,較上期減少453.38億元,環比減少19.95%;截至本期末,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4,540.98元,較上期增長487.97億元,環比增長12.04%。
中信建投退出場外衍生品業務前五
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本期新增交易量排名顯示,前五名排名較上期有所變化,9月份排名第三的中信建投被擠出前五,國泰君安以場外衍生品本期新增341.15億元躋身第五名,申萬宏源則由第五名跳升至第三名,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排名無變化,仍分居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
具體來看,前五名分別為華泰證券(1,095.90億元)、中信證券(631.99)、申萬宏源(552.28)、中金公司(506.27)、國泰君安(341.15)。
分業務來看,期權本期新增業務前五名分別是申萬宏源(532.66億元)、華泰證券(298.73億元)、中信證券(282.81億元)、國泰君安(265.86億元)、海通證券(212.40億元)。
收益互換本期新增業務前五名分別是華泰證券(797.17億元)、中信證券(349.17億元)、中金公司(347.52億元)、國泰君安(75.29億元)、中信建投(65.68億元)。
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交易量本期環比變化排名與此前顯著不同,該業務排名靠後的券商本期增長較快,中泰證券、廣發證券、東興證券增長最快,合計名義本金環比分別增長86.25億元、54.63億元、9.06億元。合計交易量減少較快的分別是中信建投(-617.41億元)、華泰證券(-552.90億元)、中信證券(-277.38億元)。
截至本期末,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為12,884.74億元,較上期增長309.63億元,環比增長2.46%。
交易集中度提升超過4個百分點
從業務集中度來看,本期收益互換業務新增規模排名前五的證券公司新增初始名義本金共1,634.83億元,佔本期收益互換業務新增總量的89.84%;本期場外期權業務新增規模排名前五的證券公司新增初始名義本金為1,592.47億元,佔本期場外期權業務新增總量的72.03%,環比提升1.57個百分點。
合計來看,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集中度有所反彈,本期場外衍生品業務新增規模排名前五的證券公司新增初始名義本金共3127.59億元,佔本期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新增總量的77.59%,較上期即9月份提升4.15個百分點。
協會加大場外期權業務培訓力度
近三個月以來,伴隨着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加速推進以及管理新規落地,中證協及地方證券業協會均在大力做好相關培訓。
12月10日至11日,中證協於2020年12月10-11日在深圳舉辦了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培訓班,深圳證監局、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出席培訓班開班式並致辭,來自72家證券公司的157名高管和相關中層管理人員參加了培訓。
培訓期間,證監會機構部、中證協、上交所、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的相關業務負責人解讀了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的監管政策,介紹了相關數據報送、對沖監測等方面的要求。
華泰證券、中信證券、星展銀行和年利達律師事務所的有關業務專家就場外期權業務的風險防範分享了實踐經驗與做法。行業機構一致認為,證券公司應充分、合理的開展風險評估、壓力測試,建立掛鈎標的白名單和風險限額監控制度,加強與風控、合規部門的協同配合,有效防範場外期權業務的法律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
中證協秘書長張冀華在開班致辭中介紹,近年來中國證監會以防範系統風險為目標,不斷完善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的制度供給和監管要求。先後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參與場外衍生品交易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監管的通知》,明確了場外期權業務的風險管理定位,建立了交易商分層管理機制,提高了投資者准入門檻,加強了掛鈎標的管理,強化了數據監測監控。
近兩年來,行業場外期權業務整體趨於規範化發展,市場平穩運行且未出現重大風險事件,業務發展具備適當放寬統一硬性約束、交由證券公司自主強化風險管理、自主決定相關事項的條件。在此背景下,中證協於2020年9月發佈《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
張冀華表示,《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優化完善了相關業務標準和業務流程。主要包括靈活設置資質要求,支持有能力、有實力、有專業優勢的BBB級證券公司開展相關期權業務;適度擴大標的範圍,掛鈎個股標的範圍適度擴大至融資融券標的範圍;優化投資者適當性,將商品類場外期權交易對手適當性要求調整為專業機構投資者;穩定業務預期,對於因動態調整不再屬於交易商的證券公司設置一年過渡期;強化監測監控,實行電子化數據報送、新增負面客户管理平台、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全面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監管要求,有效防範業務風險。
而就在上述培訓會議舉辦一個月之前即11月12日,深圳市證券業協會組織證券經營機構開展“行穩致遠,專業賦能”第七期培訓—金融衍生品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