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今日,由財聯社主辦的《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發展報告》發佈會暨“綠色賦能·永續發展”銀行業綠色金融論壇在京舉行。
會上,中央財經⼤學綠⾊金融國際研究院院⻓、中國⾦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王遙表示,“30·60”目標將給我國經濟生產方式帶來巨大改變,這不僅僅是我國對綠色產業的支持和發展,也對我國高碳行業如何轉型升級、能源體系的改革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同時也會帶來大量的資金需求。
據中財綠金院基於宏觀經濟學內生增長模型初步測算,我國實現“碳達峯”目標所需投資額約為14.2萬億元人民幣。
王遙表示,銀行應在戰略目標、體制建設、產品與服務、風險管理、ESG方面都應該有全面佈局,要把綠色理念融入到經營、技術管理、產品支持等等各個方面中去,一是要結合現實,把綠色、環境、氣候和環境因素,考量到整個體系架構當中;二是在產品方面,要結合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如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的建設,鄉村振興計劃,還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
在政策激勵方面,王遙表示,我國正在逐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來進行激勵和約束。當前我國已推出的激勵政策中,作用最大的是貼息政策。當然還有一些政策仍在討論中,希望後續還會有更多新的激勵政策出爐。
此外,王遙認為,要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目標,必然將有相應的政策大量出爐,這可能會帶來金融體系的風險。因此,當前人民銀行大力推動的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環境壓力測試等工作,預計未來這可能將會成為金融機構的一項強制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