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季度規模暴增超40億的主動權益基金由誰執掌?葛蘭被“越跌越買”,劉暢暢的迷你基成了限購基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深圳,記者 周曉雅)訊,隨着三季報陸續披露完畢,各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規模也進一步更新。在市場資金熱捧下,既有基金經理因單隻產品規模大幅增長躋身百億基金經理行業,也有“迷你基”被知名基金經理接管後成限購基。

那麼,產品規模大幅增長的原因有哪些?通過梳理三季度規模增長40億元及以上的產品,財聯社記者發現,管理規模增幅居前的產品多與新能源有關,且多數產品三季度業績回報超10%,其中,三季度淨值增長率超過40%的產品有兩隻,李博和曾國富共同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精選三季度回報為48.23%,施成管理的國投瑞銀新能源的三季度淨值增長率為44.28%。

有意思的是,雖然三季度醫療賽道仍未見明顯起色,但明星基金經理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在三季度規模增長超百億元;另一知名基金經理劉暢暢在8月增聘成為華安安華靈活配置的基金經理後,該基金暫時走出“迷你基”困局,規模突破40億元。

新能源產品繼續受捧

截至三季末,市場上22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管理規模環比增長40億元以上,14只基金的管理規模環比增長了50億元以上,6只環比增長80億元以上,2只環比增長百億元以上。

整體來看,規模增加較多的產品多帶有“新能源”、“新興產業”、“新金融”、“綠色”等關鍵詞。

其中,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在三季度末規模為166.29億元,較二季度末的27.56億元增長了138.73億元,增幅達到503.34%,截至三季度末,該產品基金份額較季初增加40.86億份。

隨着前海開源公用事業的規模增長,崔宸龍也躋身百億規模基金經理行列,截至三季度末,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前海開源新經濟、與魏淳共同管理前海開源滬港深、與王霞共同管理的前海開源滬港深非週期等四隻產品合計規模達到232.79億元。

規模增幅顯著的背後,前海開源公用事業是年內的“翻倍基”之一。截至11月2日,該基金的年內回報達到103.73%。在三季度,該基金加大電力、熱力燃氣等行業的佈局,華潤電力新進成為第一大重倉股,持股數量為7061.6萬股,華能國際電力、中國電力、中廣核新能源、新天綠色能源也新進前十大重倉股行列;億緯鋰能獲增持,比亞迪股份、法拉電子、寧德時代、中科電氣遭減持。

對於三季度的持倉調整,崔宸龍認為,新能源運營商開始改善商業模式,中長期增長的確定性較高,相較於製造端滲透率更低,經營穩定性強,未來的發展空間大,會關注新能源運營企業的中長期投資機會,同時,希望投資者理性投資,堅持長期投資理念,避免不必要的虧損。

從三季度業績表現來看,李博和曾國富共同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精選三季度回報為48.23%,領跑上述主動權益類產品。施成管理的國投瑞銀新能源三季度回報為44.28%,產品規模也增長至48.28億元,較二季度末漲超9倍,三季度該基金淨申購份額為19.5億份。

作為擅長新能源賽道的基金經理之一,施成管理多隻產品的三季度業績位居市場前列,比如,國投瑞銀產業三季度淨值增長率為49.74%,位居三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增幅首位,國投瑞銀進寶三季度淨值增長率為46.59%,排名第三。

從持倉佈局來看,施成在三季度加大化工、電力設備等方面的佈局,在他看來,新能源方面依然看好電動汽車的銷量快速增長。新能源發電行業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在供應鏈價格,由於電力供應整體進入較長週期的緊平衡,因此快速進行發電建設勢在必行。

“我們預期新能源發電會出現一定的溢價,這會帶來更高的產品價格支付能力,整體新能源發電產業鏈會出現更好的盈利水平。我們看好新能源運營商、光伏上游量價齊升的環節,以及風電製造業(風電瓶頸較少)。”他認為,在光伏、風電以及電動車快速推廣的背景下,儲能和電力系統配套的需求也快速提升,這也是重點佈局方向之一。

資金不僅青睞績優基金

規模增長的不僅僅是業績表現居前的產品,比如,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在三季度的業績回報為負,但規模增長卻超過百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中歐醫療健康三季度的單位淨值增長率為-9.81%,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規模為634.4億元,較二季度末的504.98億元增長25.63%。從基金份額變動情況來看,該基金三季度淨申購份額達53.25億份,截至季末,該基金份額總額為173.78億份。

相比於二季度,中歐醫療健康的前十大重倉股在三季度變動不大,長春高新退出前十大重倉股,美迪西新進前十大重倉股。其餘的前十大重倉股多在三季度獲增持。其中,截至三季度末,藥明康德獲增持至4090.94萬股,為該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原本是二季度的第一大重倉股愛爾眼科也被增持至1.09億股,成為該基金的第二大重倉股。

葛蘭表示,三季度總體維持高倉位運作,在長期看好的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服務、高質量仿製藥的龍頭企業等方向進行了着重佈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劉暢暢接管後,華安安華的規模從二季度末的0.12億元增至40.83億元,成功從“迷你基”化身為限購的“香餑餑”。

作為備受關注的新生代基金經理,劉暢暢累計任職基金經理不到2年,但業績表現可圈可點,截至目前為止,任職期間的最佳基金回報為197.09%。在今年8月前,劉暢暢的在管基金僅為華安文體健康這一隻產品。彼時,該產品一度面臨投資標的與合約要求不符的爭議,不過產品短期的亮眼表現仍吸引市場資金買入。

今年8月10日,華安基金增聘劉暢暢為華安安華的基金經理,外界將此舉視為一場搶救“迷你基”作戰,接任20天后,華安安華即暫停大額申購,限購金額為50萬元。

從該基金三季報來看,報告期內華安安華的也表現超過業績基準。三季度的份額淨值增長率為5.3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3.58%。

三季度,該基金的配置結構趨向均衡化,降低了機械、軍工、部分週期行業的持倉,增加了醫藥、消費、文娛板塊的配置。具體來看,該基金股票倉位為81.42%,其中前十大重倉股票合計倉位為24.70%,石大勝華為該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持股數量為44.77萬股,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為3.32%。其餘的重倉股分別是蔚藍鋰芯、華能國際、華電國際、滄州明珠、兆易創新、中兵紅箭、四方達、鄂爾多斯、新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