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爆炒預製菜,“幹掉”千萬大廚?

資本爆炒預製菜,“幹掉”千萬大廚?

文 | 創頭條

在中國,有兩個新東方很出名,一個教英語,一個教炒菜。

教英語的新東方(9901.HK),受雙減政策影響,近期發佈盈利預警,2022財年中期(截至2021年11月30日)預計淨虧損8-9億美元。

教做飯的新東方,受新冠疫情影響學員大幅下降,母公司業績被拖累。2020年中國東方教育(0667.HK)結束業績四連漲,淨利潤下滑69.61%。

網校老師和飯店廚師可能是2021年最難受的兩個羣體,“被迫下崗”是他們的共同遭遇。

不同的是,網校老師姑且可體面退場,留給千萬廚師的時間卻不多了。

從連鎖快餐到中央廚房,從外賣到預製菜,被資本裹挾的廚師能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小。用一位投資人的話來説就是,“中餐有廚師的,我們不投。”

曾經“遇到新東方的廚師就嫁了吧”,如今也不香了。

01

寫下萬字雄文起訴證監會的吳厚剛,或許怎麼都想不到有朝一日獐子島(002069.SZ)不靠扇貝也能漲停。

2022年開年,中國資本市場風譎雲詭,預製菜率先發力,成為賽場上最靚的仔。

獐子島憑藉生產蒜蓉粉絲貝、裹粉魚排、黑椒三文魚、龍筋佛跳牆等預製品,登上了“預製菜概念股”的船。乘着“預製菜”的東風,1月14日獐子島喜提虎年第一個漲停板。

尤其是春節臨近,除了獐子島,還有一批“預製菜概念股”曾掀起一波漲停潮。

自1月14日以來,A股國聯水產(300094.SZ)、福成股份(600965.SZ)、得利斯(002330.SZ)、海欣食品 (002702.SZ)、西安飲食 (000721.SZ)等公司的股價就曾接連漲停。

在那短短一週內,國聯水產連續漲幅一度高達近70%,得利斯更是收穫7連板。就連北交所唯一的預製菜企業蓋世食品(836826.BJ)也跟隨行情漲了50%。

甚至不少公司因為股價異動而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

預製菜的風從去年就吹起來了。在剛過去的2021年,預製菜賽道跑出多個IPO。

2021年4月,味知香(605089.SH)在A股掛牌,成為“預製菜第一股”。一上市,便“祭出”10個漲停板,市值一度高達140億元;同年9月,“速凍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001215.SZ)登陸深交所,一週內7個漲停板;11月,水產品預製菜企業“鮮美來”也遞交招股書,謀求A股上市。

預製菜“香”氣了得,連賣點讀機的步步高(002251.SZ)也跨界推出大師菜(淨配菜),與聰廚、彭記坊等聯合生產預製菜。

風口之下,預製菜不止在二級市場被資本爆炒,一級市場裏的熱門選手也早被VC/PE盯上。

1月18日,新中式預製菜品牌——珍味小梅園拿到由百度風投領投的新一輪融資。加上去年10月獲得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億元融資款已落袋為安。

瑞幸咖啡前老闆陸正耀也來湊熱鬧。消息稱陸正耀正在孵化一個名為“舌尖工坊”的預製菜新項目。

創頭條(ID:ctoutiao)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以來,我國預製菜行業累計發生26起融資事件,包括鍋圈食匯、王家渡、尋味獅、麥子媽、本味鮮物、叮叮袋、輕烹烹、三餐有料、望家歡等10餘家公司,融資總額超50億元。

背後“金主”有創新工坊、零一創投等知名VC,還有IDG資本、源碼資本、美團龍珠、天圖投資、梅花創投等投資機構。

資本爆炒預製菜,“幹掉”千萬大廚?

預製菜賽道相關融資 圖片來源:創頭條

有券商研報顯示,目前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約為3000億元,到2025年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左右。若按每年20%的複合增長率估算,未來6-7年可成長至萬億元規模。

02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中國人對於“吃”的講究,深入骨髓。

“壇啓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就拿福建這道經典名菜“佛跳牆”來説,原材料有魚肚、海蔘、鮑魚等幾十種,製作過程繁瑣漫長,從備菜到成品少則幾日、多則十幾日。

普通人想吃這種“硬菜”,多半得去高檔餐廳或去新東方學一趟廚師。

然而,預製菜火了之後,一些名菜如四喜丸子、花椒雞等都已經變成可微波加熱、可煮、可燉的“快手菜”。

預製菜聽起來陌生,其實每個人都很熟悉。銀鷺八寶粥、泡腳鳳爪、速凍水餃、手抓餅等加熱即食的食品,都被劃歸預製菜家族。

不過,近期火出圈的預製菜,主要是指以農產品、畜、禽、水產品等為原料,配以各類輔料,用現代化標準集中生產,經過分切、攪拌、醃製、成型、調味等環節預加工完成,再採用急速冷凍技術或其他保鮮技術保存的成品或半成品。

追溯歷史來看,預製菜應該算是“舶來品”。

上世紀20年代,美國人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凍機,延長了食品保存期。此後40餘年,冷凍加工業“一發不可收拾”。

其中,預製菜起源於上世紀40年代,80年代逐漸在日本、加拿大及部分歐洲國家風靡。經過數十年發展,目前美、日已培育出在全球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型預製菜企業,如Sysco、康尼格拉、泰森、日冷、神户物產等。

從市場成熟度來看,目前日本預製菜滲透率高達60%。2020年,日本預製菜市場規模約238.5億美元;美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為454億美元。

回看中國,上世紀90年代,隨着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的進入,國內才開始出現預製菜加工廠。早年間,預製菜的需求客户主要在B端。

從2014年開始,預製菜藉着“外賣”的東風, C端佈局也駛入快車道。2015年,我國預製菜企業首次突破4000家,2018年首次突破8000家。

受新冠疫情影響,行業在2020年迎來井噴,新註冊企業1.25萬家,行業規模達2422億元。天眼查顯示,目前我國已有7.2萬家預製菜企業。

在預製菜的江湖裏,不僅有各路資本爭相追逐,創業者的聞風而動,還有90後“懶宅經濟”等因素的催化。

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購買預製菜的消費者中一二線城市佔比超八成,其中消費者年齡在22-31歲的佔比超43%。也就是説,90後為預製菜貢獻了近一半的KPI。

“上班太忙了,沒有時間做飯,也不想總在外面吃。”這是996、007“打工人”的人間真實。

種種因素疊加之下,看起來比外賣健康、比生鮮方便的預製菜,才在20年後成了一門好生意。

03

有人説,中國菜的魅力就在於“鹽少許”“醬油少許”的捉摸不透,“大火爆炒”“小火慢燉”的神秘火候,以及“一千個廚師能炒出一千盤魚香肉絲”的變化萬千。

顯然,這與標準化的預製菜格格不入。

小説《白鹿原》裏有個叫鹿勺娃的人。當年,勺娃流落到飯館討生活,為了從掌勺那學本事,費盡心思溜鬚拍馬,天天捱打不説,還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勺娃學了五年,手藝青出於藍,後來成了村裏的首富。

擱以前,廚師是掌握餐廳命運的“核心科技”。然而,現在廚師可能已經被資本關進了小黑屋。有位投資人曾説,“中餐有廚師的,我們不投。”

2020年1月,內地餐飲企業九毛九(9922.HK)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大漲56.36%,成為那一週表現最強的新股。

起初,九毛九隻是一家普通中餐品牌,有100多道菜品。創始人管毅宏吐槽,做了10年餐飲才擴張5家店,每天還忙得焦頭爛額。

為了提高效率,簡化流程,在人力成本中佔比最高的廚師首當其衝。

2015年,管毅宏決定拋棄所有炒菜,只留一種單品,也就是後來的“太二酸菜魚”。正是這次改變,讓九毛九實現華麗轉身。2020年太二餐廳數達233家,預計2021年將保持100-120家的開店數。

與九毛九類似的還有黃記煌、江邊城外......無一不是在拋棄炒菜後得到投資人的青睞,接連拿到融資。

2018年曾有一份30名大廚集體求職的公開信在網上刷屏。這些大廚平均從業12年,擅長杭幫菜、粵菜、魯菜等多種菜系。其中還有不少人獲得過烹飪大賽金獎,但依舊找不到工作。

一些大廚感嘆,餐飲界整體走向快消連鎖模式,很多菜拿來都是半成品,派個小工都能幹。

有些廚師被迫離開後廚,轉行研究預製菜。還有一些廚師乾脆去抖音、快手做飯,成了一名網紅博主。

羅振宇在2022《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廚師學校拼命攔着畢業生,不讓他們去火鍋店、單品店、快餐店就業。因為他們認為,學生必須去正經八百的大飯店,才能學到真功夫。

被羅老師怒讚的廚師學校,正是“遇到就嫁了吧”的新東方烹飪學校。

2020年,新東方烹飪業務大幅下滑,參與廚師培訓的人次同比減少11.5%。收入也同比減少了8.6%。

疫情雖然是主要原因,但是廚師們就業難也是趨勢。從目前來看,中餐的連鎖率才10%,而全球餐飲的連鎖率平均在27%。

雞湯好喝,喝多了也會虛不受補。

隨着連鎖規模不斷擴張,可以預見的是即便“遇到新東方的廚師”,丈母孃也不會輕易讓嫁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91 字。

轉載請註明: 資本爆炒預製菜,“幹掉”千萬大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