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穩經濟33條 |“自主協商”“應延盡延”國務院再發金融助企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禮包”

由 湯生 發佈於 財經

北京商報訊(記者 宋亦桐)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微企業、個體商户的發展至關重要。5月31日,來自中國政府網發佈的信息顯示,國務院發佈《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相關主體“減負”。《通知》要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繼續按市場化原則與中小微企業(含中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户、貨車司機等自主協商,對其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努力做到應延盡延,本輪延期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不超過2022年底。

為紓解中小微企業困難,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提高金融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早在2020年,銀保監會、央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部門就曾聯合發佈通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此後,為緩解疫情對企業的衝擊,央行又出台了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並在2022年1月1日起對上述兩項直達工具進行接續轉換,對地方法人銀行實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予以一定激勵。

銀保監會2021年12月發佈的《中國銀行業保險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與經驗》披露,2020年,銀行業累計為中小微企業和外貿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6.6萬億元,涉及貸款户數239萬户。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指出,央行創設了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以此推動金融機構緩解中小微企業貸款還本付息壓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投放。未來,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在堅持商業可持續和風險總體可控的情況下,適當優化金融資源配置,適度調整信貸制度與流程,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需求,加大對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户的減費讓利、紓困解難力度。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此次國務院再次為相關主體“減負”是特殊時期,鼓勵銀行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個體工商、貨車司機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羣體加大金融保障力度,相關貸款應延盡延,幫助其渡過暫時難關;由於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鼓勵金融機構加大這些實體經濟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有助於穩定市場主體發展信心、穩定就業、穩定供應鏈、暢通物流運輸、暢通內循環,也有助於降低商業銀行的潛在不良貸款率。

除了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户貸款業務努力做到“應延盡延”之外,《通知》也要求中央汽車企業所屬金融子企業要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對2022年6月30日前發放的商用貨車消費貸款給予6個月延期還本付息支持。

個人貸款方面,《通知》要求,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受疫情影響隔離觀察或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羣,金融機構對其存續的個人住房、消費等貸款,靈活採取合理延後還款時間、延長貸款期限、延期還本等方式調整還款計劃。對延期貸款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單獨因疫情因素下調貸款風險分類,不影響徵信記錄,並免收罰息。

為了做好疫情之下金融支持的各項要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銀行採取行動,在零售層面針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因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因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人員等4類人羣制定了包括調整還款計劃、貸款展期等一系列延期方案,在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方面,推出減免費率、推出專項貸款產品等一系列紓困舉措。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梁楠分析稱,銀行應繼續提升線上金融服務便利化程度,同時做好個人及企業的金融支持。一方面對一些受影響較大的企業予以一定的貸款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保障員工工資的正常發放。另一方面,針對部分疫情期間還款逾期羣體,可綜合個人情況以及逾期程度對徵信進行適度調整,避免這些人羣因徵信問題而導致後續貸款等行為受限。